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玩市场也是一片繁荣,古钱币作为古玩的一种,一直以来就是各收藏家关注的热点。在我国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货币形式,或多或少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在古代的皇帝专制统治下,每一任皇帝的更替都伴随着货币的改革,所以在研究古币的时候也是在认识和了解一段历史。
古钱币,是古代物品交易中的一种货币。有着固定货币特征,由于当时时局不稳定,因此几乎在全国的各个省都有专门的货币铸造厂。因此我们会发现那个时代的货币上都有鲜明的铸字,标明是哪个省的造币厂铸造的。
清朝末年,朝野上下发生了银元单位之争,币制未一致。北洋机器局更名北洋造币局,铸行较早脱离“两单位”的银币后,又于光绪二十五年始,铸行面值库平库平纪重的“光绪元宝”,在这类币的反面左侧阿拉伯数字表明该币为光绪X年版,常见有25、26、29、33、34等数种,流转全国。辅币比上币精美。
西方人根据大型银币通行几百年来所累积的经验,认为25~28克是比较合适的规格,较此更重的大银币,无论在制造、携带或行用上都不方便。在近代,西方列强所用的大型银币都差不多在25~28克,小型银币如英国一先令、德国一马克及法国一法郎,则在5~6克。清朝末年,国内最通行的大型银币是西班牙本洋及墨西哥鹰洋两种重约27克的外国银币,故中国新造银元仿其形制,将主币龙银的重量定在接近27克的库平七钱二分,结算时以“元”计价,俗称“一元”。至于“两”,是指清政府用银的重量标准“库平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库平两”每两重37.312 56克,一般简化为37.3克,各地方在实行上则稍有出入。
“光绪元宝户部一两”——龙银中的巨无霸
当各部的大臣在为本位币“计元计两”争论不休之际,庚子年爆发的义和团事件导致当时兼造银元的北洋机器局毁于战火。次年袁世凯接替故世的李鸿章为直隶总督,翌年奏准在河北西窑洼护卫营址(今天津大悲禅院旧址)设厂,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1902年12月15日)正式开制,命名“北洋铸造银元总局”随后,总局按照袁世凯指示,进行一两银币的生产,并委托日本正金银行代办模具。其洽询的日本大阪造币局认为,若以边缘凸起处为准,钱币的直径应为其14至15倍;如以钱币本身底板的厚度为准,则直径应在17至18倍。以这样的比例为标准,一两银币的直径应比七钱二分银币加大一成为宜。一则可防止新旧混淆,二则直径与厚度的比例大,轻敲时音脆,可避免声音混浊而不易分别良劣,造成百姓的误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户部一两光绪元宝试铸银币
北洋银元局依照此建议制作了坯饼,经试压证明薄者音清脆、厚者音沉闷。在袁世凯批准后试制了六七千枚,但没有发行,原因不明。以现在的存世量来看,绝大多数应被回炉改制,泉界习称此为“户部一两”。由日本大造币局的沿革年表中,亦有“1903年6月,清国委托货币模具25组制造完成”的记载,足证此一两的模具来自日本并由大眅造币局制作。“光绪元宝户部一两”的背面有英文年份29THYEAROFKUANGHSU,根据《造币总厂报告书》记载,光绪二十八年底正式开制前已委托雕刻模具及试制,预定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发行。
“户部一两”系列龙银有5种面额,分别为一两、五钱、二钱、一钱及五分;小洋的图案相同,只是尺寸缩小,面额不同。经实际测量,一两币的直径为43.4毫米,边缘高起处为3.1毫米,比例14 :1,确实在文献记载的范围之内。然而,其重量竟有36.2克、37克等多种,以贵金属币最大误差为千分之三的规定来说,与标准库平一两的37.3克差异颇大。
“户部一两”为中国最大的机制龙银,在筹划之际朝野都寄予厚望,譬如光绪二十八年海关报告书中即记载:“袁宫保急图整顿,即拟铸一两重之银元,实于北方不无裨益。从来洋元虽按两计,并无一两重者,若能照一两广铸行使,当有准则矣。”可惜清政府举棋不定,未能修成正果。“户部一两”可由“两”字笔法从“人”或从“入”分为两版。
丙午户部“中”字壹两大清银币
户部造币总厂的设备是天津瑞记洋行从美国常生厂引进的,总厂经两年的筹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开工,为舒缓钱荒先行试造铜币。然设厂之目的是整顿币制,故命名为“总厂”,在简明章程中清楚规定“所造三品之币,即文曰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通行天下以归一律”。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壹两样币
翌年岁次丙午(1906年),该厂以户部名义试制了币铭为“大清银币”的“两制”计重系列银币4种,面额分别为壹两、伍钱、贰钱及壹钱。此系列龙银设计新颖,正面中央有阴刻“中”字,泉界习称“中字壹两”。面额壹两者在币边外缘有水波纹饰,非常别致。试制时币制未定,“元两之争”的当事双方仍在角力中,所以成品也没有发行。此币以模具状态可分两种版式:一种地章表面平整无瑕,通称“原制”。另一种的地章表面有不规则粒状凸起,疑系钢模锈蚀后再使用,通称“后制”,亦有“痱子版”之戏称。但就纯技术上的观点而言,模具在制作过程中需经退火,早期在处理时使用炭粉,若操作不当会造成币模表面出现凹孔,惟事过境迁已无法查证。无论如何,前者因没有瑕疵,在观赏及收藏价值上均优于后行。
旧时泉界有云“过了丁未进中档,有了丙午上高档”,视之为收藏等级的门槛,跨越此门槛方称得上大家,可见丙午“中”字壹两的分量了。只是随着钱币收藏风气的普及,丁未在一般泉友眼中已是高档的了。
末代光绪银元——“丁未大清银币”
光绪三十三年三月,造币总厂试制通用银币一系列,面额计壹圆、伍角、贰角及壹角4种。主币的设计上,仅将丙午“中”字系列外圈的水波纹饰缩小,去除部分文字,改岁次为“丁未”及改单位为“壹圆”,此版数量稍多,根据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初九日(1907年8月17日)度支部尚书载泽等《进呈新铸通用银币及议定成色分量章程》奏折所记载,当时呈样币是400套,实际制成者当不止此数。
1907年丁未大清银币壹圆样币
惟此时主张“两制”的大臣如张之洞、袁世凯纷纷竭力反对。在各方意见不能统一的情况下,原本主币重量定在七钱二分的币制再度搁浅,基至出现了扭转的情势,光绪三十四年九月颁布上谕“着即定大银币一枚计重库平一两,又多铸库平五钱重银币,以便行使……”,然而,次月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双双驾崩,“丁未大清银币”成了光绪朝的末代银元。紧接着主张“两制”最积极的张之洞也在翌年(宣统元年)去世,一两银币的推动后继无人,拉锯多年的“元两之争”就悄悄地画上了休止符。
物以稀为贵落选才是宝
在钱币收藏上有个奇特而有趣的现象,就是样本制作出来而没有获选或批量生产后没有发行而销毁的品种,在若干年后都成了宝贝。也就是说,当初未得青睐的,后来都成为藏家追求的目标,麻雀只只变凤凰。“元两之争”自从端上台面后,在天子脚下的造币厂受到的影响自然最大,其间所试制的以上这几款龙银,都成了拍卖场上的宠儿,在物以稀为贵的通则下已是千金难求。
“元两之争”到宣统二年(1910年)终于在度支部奏定《币制则例》后尘埃落定:国币单位正式定名为“元”,但在此之前已制妥的“丁未”(1907年)与“宣统年造”(1910年)系列的“元制”银币却也未发行,当局的想法叫人摸不着头脑。待到正式发行新国币之时已是宣统三年,而且还是在武昌起义后为调兵镇压充当军饷之用而仓促拨付的,没有举行发行仪式或发布正式的公告,筹备多年的新制标准国币竞如此草草面市,甚至大清王朝的国祚也随之结束,抚今惜古,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