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话题:上周,纷纷攘攘的复旦大学投毒案落下帷幕。在毒死同学黄洋之后,林森浩也被执行死刑。两位少年才俊的陨落,带来两个家庭的悲剧,也留下很多警示。
林森浩因为琐事与黄洋积怨已久,终对同学下毒手。他的案例比较极端。但生活之中,很多孩子确实不知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很多男孩之间因为一点儿矛盾“大打出手”,伤人伤己。一些女孩子会因为看不惯某个同学,而拉拢其他人一起孤立这个同学,用“冷暴力”解决问题。
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应该是孩子重要的一课。如今的孩子心思更复杂,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处理好矛盾纠纷?如何让孩子做到有分寸地对待他人,成为一个温和而又懂得捍卫自己权益之人呢?
1、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孩子重要的一课。
青少年人际问题随着年龄增长,相较儿童时期显得更加复杂,同时也是孩子成长过渡时期重要的一个环节。青春期的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他们害怕来自外部的批评和否定,另一方面讲,他们又是渴望展现无所不能的自己,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与包容他人,就显得各位重要。
2、如今的孩子心思更复杂,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处理好矛盾纠纷?
每一个孩子都是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学习如何尊重,爱与表达,以及关系的建立。如今我国的教育方法可谓门类繁多,但我认为有着终身积极影响作用的,还是来自家庭的温暖与良好的尊重的亲子关系。
父母期待孩子能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行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给他看,让孩子“边看边学,边做边学”,父母需要意识到,每个孩子天生有着不同的个性,青年群体更是充满活力和个性飞扬的。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没有榜样可以消防,就可能采用更加谨慎的,更敏感的被动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的初步探索。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施展受挫,阻力重重,同时还可能感受到更多无意中的“伤害”,埋下痛苦与敌意的记忆棒。尤其是对于敏感特质的孩子,学校或家庭中的一点点的猜疑与不耐烦的眼神,都可能会触发他们内心冲突的升级,形成低自尊的,敌意的,嫉恨的性格特点。
3、如何让孩子做到有分寸地对待他人,成为一个温和而又懂得捍卫自己权益之人呢?
前面我们了解到,青年时期的大多数问题都是在童年时期播种下的,人际关系更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冲突发生后,如果引导孩子深入讨论冲突的积极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问题发生后,彼此的想法以及需要付出的代价有哪些?是否可以通过更智慧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在关系中求同存异,带来更好的体验?怎样才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以及如何保持下去?这些人性化的讨论,都可以激发同理心从而更好的理解他人的处境,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新的思路。
1、学会给情绪降温,把问题停留在有有限范围,避免冲突爆发
2、学习建设性的表达方式,避免负性情绪积压
3、学习多元化思考,消除误解,曾近理解
4、学习借“力”引导,让孩子在冲突中成长,蜕变,升华
文/资深青少年心理专家武自存(就职于存真国际心理教育咨询中心)已发表于《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