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为什么不被大众接受,文化断层?

《百鸟朝凤》大家还记得吧?2016年5月6日上映后,有着豆瓣8.4分的高口碑却只有每日1%左右的低排片,反映的就是该片不符合大众口味。从而引发了出品人下跪求关注的事件,一时间,无数媒体和自由人来解读该事件。下面小编从个人角度来分析一下唢呐现象表现出来的文化断层。

(电影《百鸟朝凤》海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中时,在追求伟大的社会主义途中,有幸学习一门叫《基本能力》的神奇课程,学会了好多纸上谈兵的东西,比如唢呐这个名词,虽然当时不知道长啥样,但作为一种我国伟大的吹奏乐器已经先在脑海中扎了根。直到后来才知道,儿时亲闻的“吹喇叭”就是唢呐。不知道是当时我没问“喇叭”是啥,或者它就是“喇叭”我干嘛要问“喇叭”是啥(“喇叭”就是能出声的玩意,咱们的音箱、扩音器等都是喇叭)。也不知道是大人人不说,或者他们也只知道它叫喇叭。这说明在文化在传播时就出了问题,名字哪里去啦?

(儿时所见吹“喇叭”如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者,儿时村里民俗过年请吹“喇叭”,村里正好有一班子。此班子到也是与时俱进,不像游家班(百鸟朝凤电影中一个班子)那样只吹唢呐,而是把西方的花筒、音箱、低俗的歌曲、舞蹈,“巧妙”的融合到那个行当里。一时间,即跳又蹦,好生热闹。怎地,这下子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比《百鸟朝凤》(儿时,丧事中常有收音机放《百鸟朝凤》,故而把该曲当做悲观情绪的代表而不去触及)还略强的反感,再也不去看与听唢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今看了吴天明导演的遗作,让我重新认识到了什么是唢呐。在老班主吹的喋血时,我想到我们村里学唢呐的另一个小伙某兵以前说的吹唢呐憋气憋的腮帮子和肺疼,也记得谁谁谁憋死咯,这难倒不是唢呐匠在用生命延续唢呐的生命麽?然而,他们的工资待遇,正如电影所描述如出一辙,前途昏暗。

(长唢呐,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就是这么个辉煌的唢呐文化,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遗弃呢?外来文化乐器的冲击?以及大家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具有的新鲜感从而对应的是旧事物的厌恶感?唢呐匠本身不思进取,一味的没有新意以及夜郎自大?想想咱们末期的大清帝国。还有,城镇化进程使得一些该有没了,不该有的却出现了

外部环境以及内外因素是导致该现象发生的原因,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成百上千年的传承说断就断,周遭人的文化水平不足以滋养唢呐,就会出现断层。总之,大家都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涵养水平,就可以滋润的不仅仅是唢呐。(文化断层,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些日子,北京这边民族文化宫给学生(大中专以及中小学都有涉及)发放各种剧的门票,目的就是为了能让新一代去接触能发现曲目的好,在文化上有延续性。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开始用录像来保存该遗产,说是防止后继无人而失传,难道不该为传播下功夫吗?这也正暴露了严峻的问题,再不引导,一些优秀文化又会出现文化断层无人问津,这样的一个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