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道为何旁落邻邦,成日本荣耀?

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在日本并称为三雅道。茶道协和,香道静心,花道养心。纸堆里寻禅,不若生活中寻禅。

用以装点生活的“三雅道”所代表的精神,才是日本禅意的活力所在。

从艺术和信仰的角度欣赏香料,并以此求得意境上的美和精神的寄托与享受的活动称作香道。

所谓香道,是一种以“乐香”为道艺的高雅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颖悟。

通过训练让内心澄明,至清无垢,不断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它可令人们追今抚古,思慕先贤,沉浸于美妙无比的寂静之中。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感悟人生的奥义。

“花道”“茶道”“香道”都与中国剪不断理还乱,日本将之化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

而在我国,由于传承和历史的原因旁落,令人遗憾,若寻访这些雅道还要到邻邦去。想改变现状,就要先知道。

流传历史

日本的香文化源于中国,鉴真东渡时就带有大量香料。在奈良时代,香主要用于佛教礼仪。

平安时代,香在贵族间流行,焚香熏衣,还有鉴别香的游戏。到了镰仓、室町时代,香的枯淡幽远的意境受到武士阶层的推崇。

贵族学者三条西实隆和将军近臣志野宗信的推动,香道最终成为东山文化中与茶道、花道并列的雅道。

香道流派

日本香道流派众多,但大致说来,主要是由三条西实隆开创的“御家流”以及志野宗信开创的“志野流”。

由创始人身份及审美所决定,“御家流”是贵族流派,香具豪华,程式繁烦,气氛风雅。

“志野流”是武士流派,香具简朴,程式简单,返璞归真,尤其注重香道中的精神修炼。

文化精神

中国北宋诗人黄庭坚曾写过一则短笺礼赞香木:感格鬼神、清净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障。

传到日本后,成为日本的“香十德”,被奉为香道的核心,是日本香道师入门时就需要学习的。

品香时,客人也会“香我两忘”,专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自然万物的气息。

香道器具

香道使用的器具繁多,香道工具以固定位置放在乱箱里,光割香工具就有锯、小刀、厚刃刀、槌、凿子等。

还有银叶挟、香筷、莺(别香包的别针)、羽帚、火筷、灰押、香木、银叶、香牌、牌筒、香包、闻香炉等等。香道程式严谨、器具繁多,日本家庭多用线香、香包等。

习练香道

据说习练香道,光是“闻香”就要练一年,第二年才练香灰造型,第三年进入综合练习,经过四年才给“初传”证书,晋级到师范“皆传”级需要15年,升到“奥传”一级则需要25年至30年。

长期枯燥的练习,主要是磨掉内心的焦躁,培育沉稳坚韧的心性,在修习中剔除急于求成、超胜他人,欲获取赞美,掩盖错误的种种心态。

在现代生活中体验香道,可调动心智之灵性、调和身心、怡情助兴,通过用香来消除工作上的精神压力、放松身心等。

习者从香烟缭绕升腾而消失于无形中,感悟世事的无常,通过闻香创造各自心中的景象,以求得精神的安宁。

中日香道

由于日本人的性格使然,他们常常让一些看似平常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日本香道只烧单品香,而在中国,香道以合香为主,单品香只是入门。

日本现在流行的香道形式,主要是借鉴了唐宋时期隔火熏香的方式和方法,但内在的追求和熏香的过程及香品的内涵是不同的,他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因为日本香道更多的追求是形式,重过程。而中国除了过去的“斗香”以外,更重视的还是身心的陶冶与养护,整个香道过程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深邃、委婉、含蓄,是一个天人合一的过程。

不提追回和重建

不提那些失落太久的事

静下心来焚一炉香

让脚步慢一点

将心事放一放

让心稍微柔软一点,松动一点

刘哥胡(壶)论

茶道也好,香道也罢,由于传承和历史的原因旁落邻邦,实为遗憾。但老刘认为中国人更讲究“味道”,在品茶闻香中“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

香道中至高境界不是用鼻子"嗅香",而是用心"闻香",就是要静下心来,全神贯注于香上。沉浸其中以期“香我两忘”,放空自己。

END

本期关键词:香道、茶道、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