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动物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是一样的
由于饮食习惯的问题,猪肉是多数人家中餐桌上的常客。其实,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鱼、鸡肉的营养比猪肉更好。虽然,鱼、鸡肉和猪肉都是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但是,鱼、鸡肉的蛋白质纤维较短、细滑,相对猪肉蛋白质更易于消化,而且鱼、鸡肉的脂肪含量较低。猪肉跟牛羊肉相比,即使是瘦猪肉,脂肪的含量也高于牛、羊肉,而蛋白质低于牛羊肉。因此,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家庭膳食中每周安排3-4次猪肉就可以了。其它时间可安排鸡、鸭、鱼、蛋、牛羊肉、豆制品等。
误区二:幼儿通常不喜欢吃肉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是不太喜欢吃肉的。因此,孩子的饮食中就常缺乏肉类,这极容易导致孩子的蛋白质营养不良。确实,生活在有不少孩子(特别是幼儿)不太爱吃肉类食物,但实际上,孩子不喜欢吃的多是那些难以咀嚼、多渣的肉类,如牛蛙、虾仁、黄蟮等,多数孩子则比较喜欢吃。
误区三:大豆和豆制品是蔬菜,营养一般
很多家庭的食谱安排不重视大豆及其豆制品。认为只有鸡、鸭、鱼、肉这些荤菜才能提供蛋白质。实际上,大豆及大豆制品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可与肉类相比,有的甚至超过动物类食品,如同样是100克的重量,瘦猪肉含蛋白质20.3克,香豆腐干的蛋白质含量也可达16.8克,而豆腐皮和腐竹则可达42至44克。另一方面,大豆和豆制品(尤其是经过加工的豆制品)的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也较好。因此,当孩子在膳食中缺少动物食品时,大豆和豆制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荤菜,尤其对于不爱吃肉的孩子,适当进食一些豆制品食物,是一个较好的补救方法。
误区四:孩子爱吃就行,食物种类无所谓
许多父母在给孩子选择食物时喜欢选择加工比较精细的米面,认为这些食物的口感好,质量也好,但是他们的孩子却面色苍白、四肢无力,主要原因是膳食调配不合理,尤其是植物性蛋白质,如果是单一品种,由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不全面,使得它们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效率不高。因此,为了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各种食物应该搭配食用,即食物的选择必须多样化。提倡粮食的粗细搭配,或者在每天的主食中配以豆类,都可使各种营养素(特别是氨基酸)相互补充,提高蛋白质的利用价值。
误区五:早餐吃牛奶和鸡蛋就可以了
牛奶和鸡蛋都是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品,因此许多家长认为,这样配出来的早餐也一定营养丰富。实际上,如果早餐没有谷类食品,例如面包、馒头、面条、稀饭等,牛奶和鸡蛋中的蛋白质就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和利用,最终容易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