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是“卖国”政府?

北洋政府是指1912—1928年由北洋系军阀控制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通称,这是相对于孙中山等国民党政府在南方成立的广州军政府的称呼。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3月10 日在北京就职,又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1925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革命政府,并且由蒋介石领军北伐,但北洋政府持续运作,直到1928年张学良同意加入国民政府之后正式结束。

(1926年的中华民国全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洋政府之所以被后世之人视为对外软弱,对内强硬的政府,一切还是和“五四”运动有关。一说起五四运动,人们立刻就会想到那个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年代,并且很快联想到五四运动的起因——巴黎和会。

其实,对于中国来,说巴黎和会的最终结局是什么?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之后,是否就像过去所说一样,如此行事的结果真的一场外交胜利?北洋政府是否自始至终都是“卖国”政府?

1917年4月,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驻美国大使顾维钧立即判断协约国必胜,力促北京向德奥宣战。同时设立专门小组搜集材料并予以分析,为在战后和平会议上争取废除不平等条约做准备。顾称:“自十九世纪中叶,中国与西欧列强开始交往以来,中国对外关系中始终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从那时起,中国一直受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约束。由于在对欧洲列强的战争中屡遭失败,被迫割让领土作为赔偿,中国的领土完整早已遭到损害,由于接受了强加于中国领事裁判权和其他各种特权,中国的主权早已被侵犯。”“现在正是时机,中国应该在即将召开的和会上向各国鸣不平,以争回某些失去的权利。中国所不满的不仅仅是欧洲列强的帝国主义政策,而且还有十九世纪后期使中国蒙受苦难的日本侵略者。日本侵略的最近事例便是日本提出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要求,以及于提出最后通牒后强迫中国缔结的中日条约。”

(顾维钧,字少川,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宣布对德奥宣战,利用有利的外交形势,收回了天津、汉口德租界,是中国政府第一次主动收回外国租界。接着北洋政府乘十月革命之机,派徐树铮率军开赴库伦(乌兰巴托),迫使外蒙古政府取消自治,废除《中俄蒙协约》。然后北洋政府期盼再继续利用战后瓜分胜利的机会继续取得进展。

就在对德宣战当日,北洋政府即发表了邮件检查令,宣布“所有我国及各国往来邮件,均应分别一律检查,以昭慎重”。尽管明确“除德奥以外各国,在我国所设邮局,由其自行派员检查”,但是,这当中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不仅是彻底收回了跟德、奥两国有关的邮权,而且由于是在“一律检查”前提下,对“除德奥以外各国”在中国的邮权的让渡程度就大大降低,性质规定为了由中国授权,并且中国有了进行检查的最终权利。就“除德奥以外各国”在中国的邮权实际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但性质变了。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中,邮权在1907年清政府成立邮传部收回主权行动后,又一次根本性的主权收回行动。

(徐世昌在“五四运功”时任北洋政府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的北洋政府,逐步收回曾经丧失的主权,为参与巴黎和会并取得外交成果做了长期的准备工作。

1918年12月,中国代表抵达巴黎。列强首先对于中国南北分裂状态提出置疑,要求南北方两个政府取得共识而且代表团同时有南北双方的代表。在这个压力之下,中国国内筹备南北议和大会;代表团也增加南方代表王正廷,其随员为郭泰祺、陈友仁。团长为北洋政府外长陆徵祥;另三位代表为顾维钧、魏宸组、施肇基。正式成员63人,连同以私人名义赴会的梁启超、叶恭绰等,中国代表团总计将近百人。这次和会所以如此隆重,盖因它是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首次亮相,而且因为美国总统的宣言,中国人对它的期望值很高。

(巴黎和会现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巴黎和会并没有令中国人如愿。列强从最初的口头上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转为支持日本继承山东的利益,4月30日,巴黎和会英、法、美三巨头竟公然承认日本霸占山东的要求,并且写入对德和约。这与北洋政治要求日本归还山东主权的外交主张南辕北辙。为此,北洋政府于1919年4月下旬电告中国代表团,要求代表团如不能保证山东交换中国,则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并声称“国人愿为后盾”。北洋政府这一命令实际上与五四运动时爱国学生的主张并无二致。至5月3日,北洋政府召开国务会议,商讨如何应对巴黎和会的变局;最后,会议决议不变初衷,并电告代表团坚持力争山东主权,“青岛问题失败勿签约”。

(巴黎和会“四巨头”。图片来源于网络)

1919年9月15日徐世昌总统宣布结束对德战争状态。1920年德国派遣使节卜尔熙到中国商谈恢复通商事宜。1921年5月21日中德两国签订《中德通商条约》(也称《中德协约》),并于7月1日正式交换正式文本及相关声明等文件。这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真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平等条约,德国声明文件第一句话即称:“德意志共和政府愿基于完全平等及真切相互之主义,合于普通国际法之条规者,以恢复中德之友谊,及通商关系。”

紧接着,北洋政府又颁令,与无约国谈判时坚持平等互惠不再给予特权,即使谈判不成,也不愿迁就;1919年12月,北洋政府与玻利维亚订约建交,开创完全平等互惠条约之先例。1917至1924年间,北洋政府与日美周旋,维护中东路区主权;驱逐旧俄势力,渐次收回中东铁路主权;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也与之交涉,最终以条约的法律形式规定主权。

(中国军队进入海参崴。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洋政府打破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惯例,甚至在北伐战争即将胜利,政府即将垮台之际,仍能“站好最后一班岗”,继续依据国际法准则坚决维护国家与民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