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清廷把所有的诟责都集中在李鸿章的身上,也把所有的好感都集中在袁世凯身上;李鸿章并不因此而对袁不好,相反地更赏识他,处处提携他,想把他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李鸿章遗疏有云:“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之右者。”
1901年,《辛丑各国和约》签订,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成为新任直隶总督兼充北洋大臣。
20世纪初,是北洋军猛烈扩张的时期。以段祺瑞、冯国璋和王士珍等军官为代表的门阀系统也在那时形成。野心勃勃的袁世凯开始收买皇亲国戚运作朝廷,以期达到成为整个帝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对满族高层:高额行贿
袁世凯选中的目标是庆亲王奕劻。
庆亲王奕劻时任大清帝国政府最高决策机构军机处的首领。
(奕劻(1838~1917 ),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孙,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时被封为庆亲王,1908年慈禧去世前获封清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喜欢银子的奕劻本来就不喜欢袁世凯,因为在他成为军机大臣之前,袁世凯敬献奉承的是军机首领荣禄。
待到荣禄病危,朝野内外刚刚传闻奕劻将代之入主军机,袁世凯的心腹幕僚杨士琦就走进了庆王府,都没顾上寒暄直接将一张银票捧给了奕劻。那时的奕劻,还处在对几千两银子都很痴迷的阶段,受贿金额达到万两就有些不知所措了。等到看清楚杨士琦捧上来的银票上的数额时,目瞪口呆:整整十万两!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奕劻在朝上不断对人称赞袁世凯的能干,让慈禧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对袁世凯深信不疑。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召见袁世凯,擢为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赏其在西苑门内骑马,并乘坐船只拖床。致使袁世凯在北洋新军中的亲信以及同党纷纷擢升要位,他掌管的兵力也从一镇扩为四镇、由四镇扩为六镇,最终形成了未来祸患中国的强大的北洋势力。而袁世凯自己也通过对奕劻的掌控足以遥制、把持朝政,成为大清帝国中权力最大、权势最重的人。
直到大清帝国即将灭亡之际,奕劻还在以近乎病态的贪欲聚敛着个人财富。武昌首义爆发后,奕劻这个大清皇室的后裔、执掌着大清中枢权力的重臣,居然在拿了袁世凯的300万两贿款后前去宫中充当逼宫的说客。大清帝国覆舟之际,这位王爷通过受贿索贿聚敛的家产折合白银亿两以上,而当时大清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8000多万两。在清廷苟延残喘需要财力支撑的时候,他却声称自己已经穷到了要卖房子的地步。
1899年冬,因义和团在山东的排外行为引起各国不满,清廷被迫撤换纵容拳民的山东巡抚毓贤,代之以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率领全部新军(时称“武卫右军”)前往济南,这是40岁的袁世凯首次出任封疆大员。袁世凯上任山东巡抚之初,济南府的西南部已经发生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杀死了英国传教士布鲁克斯。袁世凯已经预料到这种政策将导致的严重后果,所以他在山东全省打击义和团的势力,并保护外国人的生命安全。在山东的外国人要么逃离山东,要么被他保护起来。那些因为相信义和团“刀枪不入”的说法而变得狂躁凶狠、发誓要将大清帝国境内所有的外国人杀光的保守派,对他群起而攻之。愤怒的底层民众咒骂他是“混世魔王”,声称要“替天行道”除掉他,因此袁世凯承受的压力不小。
(袁世凯称帝。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受到袁世凯的沉重打击,山东义和团的首领们派出一名代表去游说袁世凯,这位代表告诉袁世凯,民间仇外排洋的情绪正在猛烈上升,他劝巡抚大人“顺应民意”铲除洋毛子。袁世凯心中有数,他定下日子,宴请山东义和团的这几位大师兄。席间,酒酣耳热之际,他故作不解之状,询问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功是否确有其事。这几个大师兄当然是拍着胸脯赌咒发誓说是绝对没问题。袁世凯再三确认后,一拍手叫来一群荷枪实弹的武卫右军士兵。几位大师兄正在惊愕间,袁说:既然如此,诸位不妨给大家验证表演一下。士兵们不由分说,把这几个大师兄拖到墙边。——这就没有退路了。袁世凯然后就让义和团的师兄施法,然后就让士兵开枪,然后这几位神功附体的师兄就死了。
对革命党人:既拉又打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摄政王载沣闻报,立命陆军大臣荫昌督率军队前往镇压。14日,又在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和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极力保荐与威胁下发布上谕,任命两年前被他罢官后定居在河南彰德(今安阳)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
隆裕太后质问为什么掌握有全部军队的内阁不采取军事行动镇压革命时,袁世凯等人总是说:“国库空虚,饷粮匮竭,兵马不发。”皇室不得不一再地拿出金银。隆裕太后几乎把大部分的积蓄都拿了出来。然而,袁世凯这边依然未见任何军事行动。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世凯东山再起,并不是真的为了革命。他痛恨载沣将其罢官,也不想再为清镇府卖命,唯一的目的就是先把军政大权抓到手,再打着维护天子的旗号打压南方革命政府,迫其就范;然后借革命力量威胁朝廷,逼它交出全部权力;最后取得全国政权,建立以自己为首的中央政府。
在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的那一天,他就决定给起义军一点颜色看看,密令北洋军猛攻汉口,经过三天激战,将其占领。而后他三次命人与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联系,要求和谈。这时,同盟会的二号领袖、湖北战时总司令黄兴写信告诉他,只要他学习华盛顿,推翻清王朝,全国人民就会拥戴他为大总统。11月11日,袁世凯正式派人带着他的亲笔信,与民军(当时清廷对革命军的称呼)议和。黎元洪等人驳斥了他的君主立宪主张,劝其赞成共和。袁世凯看到自己有当大总统的希望,甚为高兴,但革命党人拒绝和谈的强硬态度又使他怒不可遏,遂命冯国璋倾全力攻克汉阳。经过反复激战,北洋军终于占领汉阳。如果渡江强攻,武昌民军能否守得住,很成问题。但袁世凯的目的是压迫民军和谈,而不是荡平武昌,所以冯国璋几次请求乘胜进攻,他均未批准。
(清帝退位诏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1912年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同盟会一位领袖道:“袁功不在孙文之下,今为继任总统,宜也,非幸也。”黄兴本有望做总统,却说:“前次各省推举我为临时总统,我所以坚辞不受者,正虚此席以待项城耳。”
袁世凯逼宫时,本受皇族少壮派良弼等人阻挠。但是京津同盟会暗杀部成员彭家珍用炸弹刺杀了良弼,袁世凯的最后一道障碍被革命党扫除了。
京城童谣云:“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
(隆裕太后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隆裕死前曾对大臣世续说:“孤儿寡母,千古伤心,睹宫宇之荒凉,不知魂归何所。”又对溥仪说:“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而母死,茫然不知。吾别汝之期至矣,沟渎道途,听汝自为而已。”
对于袁世凯,隆裕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