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牛人袁世凯轶事 有造之士

开篇之时,我们来看一个和袁世凯有关的传说:袁世凯有每天午睡两小时的习惯,睡醒后必先喝茶,使用一只最心爱的玉制茶杯。

有一天小厮端茶时突见袁所睡的床上躺着一只大癞蛤蟆,这一惊,失手便把玉杯跌落地上,当然四分五裂。幸好没有惊醒袁世凯,小厮吓得哭了起来,慌忙把地上扫净,便去找袁世凯的一位老家人请教。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家人见小厮吓得哭哭啼啼,便动了恻隐之心,乃教他如此这般。待袁世凯午觉睡醒,小厮换了一个茶杯奉茶,袁接过来大为疑惑,便问道:“玉杯呢?”小厮战战兢兢地回答:“求大人开恩,小的打碎了。”袁大怒:“打碎了,这还了得。”小厮眼泪已流了出来,细声地说:“小的端茶进来时,看见床上睡的不是大人。”袁厉声问:“是什么?”小厮说:“是一条五爪金龙横躺在床上,小的吓了一大跳,一不小心便把玉杯跌碎了。”

袁的面色突然好转,声调也缓和下来说:“胡说,不许在外边讲,让我听见打断你的狗腿。”袁说完便在抽屉里拿出十块洋钱给小厮说:“这个赏给你。”小厮接了赏钱,欢天喜地而去,一场天大的祸事便如此这般化为乌有。

有关癞蛤蟆和袁世凯的附会传说很广,袁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南下洼”蛤蟆结队朝王,真的出现了一大群蛤蟆。民国3年袁大总统举行祀天大典,北方争传“蛤蟆祭天”。到了袁死时也离不开蛤蟆,因为中国俗语:“癞蛤蟆难过端午节”。袁死在民国5年6月6日,早一天袁已人事不知,6月5日正是旧历5月5日端午节。当时还有人说袁断气时,床下跳出一个大蛤蟆,怒目而视,不知所终。

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是这个家族的顶梁柱;他的生父是袁保中,为项城县的地主豪绅,捐了个同知官位。袁世凯系袁保中第四子,生母是袁保中之妾刘氏,他于1859年9月16日(清文宗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出生于大清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北之袁张营。袁世凯出生的那天,袁甲三恰好寄书到家,言与捻军作战得胜。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大喜过望,因此为这个新生的婴儿取名为“凯”,并按照家族“保世克家、企文绍武”的排行,给婴儿命名“世凯”。袁世凯被其婶母牛氏(袁保庆之妻)抚养长大,他本人也在1864年过继给无子的袁保庆为后嗣。

袁世凯自小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笑为“袁书呆”。 十三岁时袁世凯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这寥寥数字,充分体现了袁世凯的雄心。

袁世凯私塾老师很严格,引起袁的不满。袁便捉了很多萤火虫,揉搓成粉状,涂在脸上扮鬼,将老师吓得卧床数月。

袁世凯少时寄居南京,曾一时好奇,攀在围墙上偷窥西洋女子,被洋人扭住不放,要带回去处置。袁情急之下,将那洋人一拳打落在路旁积水之中,逃之夭夭。

当时的袁世凯整天与社会上的无赖少年混在一起,酗酒纵博,意气自豪,像个小恶霸,在课堂上时时和私塾老师为难,被老师骂他的文字庸劣肤浅,但当私塾老师写下“一两三点不成雨”一句而苦无下句时,袁世凯立出“东南西面皆有风”一句,令这位老师惊叹不已。

袁世凯十九岁时,一次外出游玩,碰巧路过一位算命先生,那算命先生一把拉住他,对袁端详很久,用极端严肃的口吻说:“公子天庭广阔,来自富贵之家,少年英发,出人头地,中年位跻公卿,50岁微有挫折,但正是以退为进,祸为福倚,此后有七年大运贵不可言。”袁世凯谢过走后,算命先生呆呆地望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此子不同凡人,如宿命论定,乃乱世之枭雄。”

袁世凯第二次名落孙山后,又不愿留在乡间做土财主,因此开始考虑在外闯荡。当时袁世凯曾作诗《感事》一首以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此诗被认为是他少年时代便有了远大志向。

袁世凯从军,一个原因是他在上海结识了名妓沈小姐,情感甚笃。沈小姐独具慧眼,献出了自己的百宝箱钱,鼓励袁从军建功。

当时淮军将领吴长庆与袁世凯的养父袁保庆“订兄弟之好”,所以袁世凯打算投奔吴长庆。吴长庆为了报答袁保庆的恩情,此时也写信给袁世凯,“招其往学军旅”。 因此袁世凯便于1881年10月前往山东登州投奔驻防当地的吴长庆。吴长庆幕府中囊括了张謇、周家禄等名士,袁世凯在他们的指导下砥砺磨练,纨绔之气逐渐消失,“谦抑自下,颇知向学”,并认为是“有造之士”,于是被破格任命为帮办营务处。

袁世凯在吴长庆军中时,吴命袁对张謇执弟子之礼,期间袁对张一直尊敬如师,每次写信给张都尊称“夫子大人”,后来袁做到北洋大臣,给张写信便改称“仁兄”,于是张给袁的回信调侃地说:“足下之官位愈高,则鄙人之称谓愈小矣”。

袁世凯虽然一度对科举厌倦,但他仍不甘心,在吴长庆幕府中继续读书,准备功名,他曾在1882年3月对其三哥袁世廉写信说:“弟不能博一秀才,死不瞑目”,1882年(壬午年)正好为乡试年,袁世凯本欲应举,但清朝属国朝鲜突发事变,改变了袁世凯的人生轨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