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了一部电影,是最近大热的《摔跤吧!爸爸》(Dangal),取材于印度知名女子摔跤选手巴比塔和吉塔两姐妹与父亲的励志故事。
其中父亲角色哈维亚(Mahavir)由“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出演。
片中他是一名极具天赋却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改行的摔跤手。
告别心爱的赛场之后,他寄希望于即将出生的“儿子”身上,盼望能实现自己未了的愿望。
然而事与愿违,妻子接连生下4个女儿,让哈维亚幻想破灭。
直到有一天,村里人跑来告状,抱怨两个儿子被他家两个闺女打得头破血流,父亲重燃希望,下决心要将女儿培养成为顶级摔跤手……
说实话,在观影前一部分,大多数观众都会反感片中的父亲角色。
他一意孤行地让女儿们减掉长发、换下纱丽,风雨无阻地进行严苛的训练,只为实现自己未竟的摔跤梦想。
这简直就是一个霸道独断、不近人情的自私父亲。
转变来自于女儿们参加了一场同龄女孩的婚礼。
当她们向新娘抱怨父亲的独裁主义时,14岁的新娘哭着对她们说道,
“我倒是希望能有这样的父亲,能为我的未来着想,而不是从小就只让我做家务和烧饭。
当我一满14岁就匆匆将我嫁给从未见过面的男人,仿佛我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接下来我就要过一辈子与扫帚炉灶相依为命的生活。”
一席话让女儿们醍醐灌顶,开始主动接受训练,一步步按照父亲的指导拿下全国冠军,最后赢得世界冠军。
这部电影拍了170分钟,内地上映版140分钟,删减了30分钟的片段。
客观上来说,为了更多地在中国排片,艺术选择向市场献身,可以理解。
但删减的片段其实更有助于让观众理解父亲这一角色。
比如白天父亲毫无留情地对女儿进行魔鬼训练,到了晚上女儿们入睡,他悄悄地来到床前,心疼地看着她们,轻轻地帮她们揉脚。
他告诉妻子,“我可以是父亲,也可以是教练,但我无法同时充当这两个角色。”
还有村民们的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在背后谴责父亲的“无耻”,认为让女人和男人有肢体接触是“罪大恶极”。
删减片段中也有在学校里,连女生都嘲笑她们是“男人婆”,完全没有女生该有的样子。
一系列质疑声下,连母亲都忍不住抱怨,“现在全村的人都在嘲笑你的女儿,以后谁还敢娶她们?”
父亲回应说,“我会把她们培养成伟大的女性,为什么要让男人挑选我的女儿们呢?那时候,她们也可以挑选男人。”
至此,父亲的形象开始高大了起来。
但还是充满争议。
为什么执意要让女儿背负自己的梦想呢?
这是否剥夺了女儿的自由意志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故事发生的大环境。
先看下这一组数据。
在1928年-1980年的52年时间里,印度总共获得过8枚金牌,均来自印度的国球曲棍球,地位类似于中国的乒乓球。
1980年以后,印度似乎与奥运金牌绝缘。自此36年时间内,只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一枚金牌,来自男子10米气步枪项目。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印度仅获得1银1铜,分别来自女子58公斤摔跤选手Sakshi Malik(铜牌),以及羽毛球选手P.V.Sindhu(银牌)。
在整个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中,印度仅获得20枚奖牌。
一个体育弱国的典型形象,这一切印度人知道该怪罪谁——腐败无能的政客和体育官员。
如同片中哈维亚求助体育官员被拒,现实中的哈维尔确实也没有得到来自政府的任何经济援助,他用筹来的钱为女儿们打造了一个专属的训练场所。
现实中的哈维亚与四个女儿
没有国家和政府的经济支持,在哈维亚的努力下,他为印度共培养出来了六位女性国际级角力选手,其中四名是自己女儿,另外两名则是他已故兄弟的女儿。
再来看一下电影取材地,故事发生在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的一个村庄。
哈里亚纳邦临近新德里,是印度著名的“男性霸权区”。
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几乎都由男性所组成的村委掌握着村里的制度,甚至时代相传阻碍男女平等、进步制度的相关禁令。
在一些严重性格歧视的地区,甚至会用“名誉杀人”的名义进行选择性的人工流产(留男不留女)。
而女子参加身穿短裤摔跤这项竞技,无疑会受到周围村民异样的眼光。
现实中的哈维亚曾透露,“有些村民会当面羞辱我,甚至想要跟我断绝关系。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连我的父母都会每天批评我。
我曾经因为听了太多的废话而感到无比愤怒,可后来我开始忽视这一切批评。
因为我知道自己必须证明大家错了,我必须向人们展示一些事情,即便是女性也能做到。”
女儿们在赛场上的成功,无疑成为改变人们看法的开端。
当影片的高潮来自于大女儿在竞技场上夺得当时不可能的5分,为印度摘下第一枚女子摔跤金牌时,我听到了身边观影的女生啜泣声。
现实中对战片段,2010年Geeta在大英国协运动会决赛以1-0、7-0的绝对优势大败对手
那一刻,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体谅这位自私的父亲。
从女儿角度来说,幼年时候的她们对于未来是充满迷茫的,需要父母去挖掘孩子身上的潜能,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即使一开始女儿们对父亲怨声载道,叫苦不迭,后来却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
当女儿第一次参加摔跤比赛失利,彻夜无眠,跑去问父亲,
“爸爸,我什么时候还能再比一次?”
这不仅意味着女儿已经继承了父亲的志愿,也意味着她开始具备“要与男子一争高下”的独立思想了。
如果说摔跤对出生农村、社会地位不平等的女性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契机,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
如果说没有父亲的魔鬼训练,就算女儿们天赋超群,但又能走多远呢?
乔布斯说“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然而大多数人没有那个本事,只能好好地做自己。
从父亲哈维亚角度来说,他想做好摔跤手,但迫于生计而放弃;他想当一名好父亲,但首先成为了一名魔鬼教练。
他完全可以“好好地”做一个典型印度父亲,让女儿到了15岁左右出嫁,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但他发现了女儿们身上隐藏的摔跤天赋,并决定带领女儿们走上一条完全与同龄女孩不同的人生道路。
年幼出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完全没见过的人,还是摔出一片天地、成为让国歌响彻赛场的巾帼英雄呢?
没有比较,就没有衬托。
相比站在个人思想高度上、去赋予你所认为的女儿们不幸,我更相信我看到了一个“有点自私但充满爱意”的父亲形象。
只有最初的改变,才会有未来无限的可能性。
正如影片中父亲的一句热血台词:“5分(摔跤最高得分)很难,但不是不可能!”,
它说的不仅是赛场上胜利微乎其微但不能放弃的竞技态度,更是与看似渺茫的命运搏击时,坚决不能放弃的任何一丝希望之光。
片中大女儿在决战前夕,询问父亲的应战策略,父亲的一番话感人肺腑:
“你如果赢了这场比赛,就能成为上百万女孩的榜样,告诉她们其实女性还有别的出路,打破所有对女性固有的偏见。”
他没法改变大环境,但至少坚持不被世俗所改变;他选择跟女儿们对抗这个不公的社会,而不是随波逐流视女子无才便是德。
用事实回击唱反调的人。坚持努力就会有改变,就会有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现实生活中哈维亚父女生活的村庄,是目前印度唯一一个允许女性参加摔跤的村庄。
现实中哈维亚坚持在家乡开设摔跤班,他被誉为“印度女子摔跤之父”
即使在印度其它地方,摔跤仍然被认为是男性专属运动项目。
就社会影响来说,哈维亚的做法已经具备了一种里程碑式意义。
他不仅破例训练自己的女儿成为金牌选手,还鼓励了更多女性为自己的命运而战,不再盲从家中安排,为印度这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带来了一场性别平权革命。
一个冠军的分量,在有些国家很轻,但在有些国家很重。
这是一个鼓励所有被告知不要妄想突破传统而尝试实现梦想,因为她们无法能与男性竞争的印度女性们挺身而出为自己奋斗的故事。
这也是一位“自私”父亲改变女儿们命运的动人故事。
冠军之路上,梦想的实践者尝尽苦难,但梦想的保驾护航者,他背负的沉重又为谁知呢。
当我们忍不住指责这位父亲的自私时,我想我们也需要反思——换作是你,我们能有他那不被人理解的孤勇吗?能无视身边所有人的否定仍坚持前行吗?能为自己的孩子做到他那样吗?
如果不能,就请为这位父亲鼓掌吧!
作者介绍:曾敏敏女士,新足迹游学创始人,哈佛大学亚洲奖学金委员会委员,新浪教育专栏作家,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致力于为中国家庭提供最专业的美国高中本科申请辅导,国际夏校夏令营项目推荐,以及对学生长期的教育规划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