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娶了大39岁的老婆,只是因为法国人浪漫?

前段时间,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大他39岁的老师,也是他的妻子。由此围绕法国人浪漫的说法,就此没有停过。

不过,真的是所有的法国人都这么浪漫吗?像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就一定是严肃的吗?还有热情奔放的巴西人,就一定是每个都很火辣吗?

几个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的刻板印象一直是许多新闻评论的基础,即便今天这个差异度和包容度大大提高的国际大环境里,某些国家的国民身上依然带着民族的标签。

刻板印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所瞩目的研究焦点之一,也是社会认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一术语是1992年Lipmann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普遍认为它与某些特征和行为相联系;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刻板印象可以定义为“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认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刻板印象通常以非常明显的自然特征区别不同的群体,如性别、种族等,把一系列特征归为某一群体的个体所有,并且某一群体的每一个群体都具有该群体所具有的全部特征;

(2)刻板印象是社会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一种固定的印象。刻板印象这个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是用来表示社会认知偏向性和凝固性的。因此,刻板现象一旦形成就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随现实条件的转变而发生改变,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刻板印象”?

大多数情况下刻板印象不是以直接经验或者事实材料为基础,而是偏见或者道听途说形成的,所以刻板印象往往是不准确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中要克服刻板印象。

其次,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一时的刻板印象影响了自己而作出判断,在处事和交友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自己和别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做出判断,时刻提醒自己要理智,不要被刻板印象所左右。

第三,在处事和交友过程中要摆脱旧有的思维习惯。每个人生活和工作都会形成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的瞬息万变让我们明白一些旧的思维习惯,往往就是坠落的开始。所以我们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时刻更新自己的思维习惯,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摆脱旧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