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锋刃,二战日军剑术为何能在热兵器时代独树一帜?

抗日战争是一场热兵器时代的战争,但是在这场战争的一些细节处,冷兵器的对抗也时有发生。战争双方对于冷兵器的重视,也超过同时期的其他战场。

尤其是日本陆军厉行节俭,再加上一些传统因素,自然对白刃战情有独钟。

重视白刃战的思想,甚至直接影响了日本热兵器的设计。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缩短长度是步枪的主流发展方向。然而,日军却一直到1939年才部分换装99式短步枪。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军看中长步枪在白刃战中的优势,也就是常说的“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本来个子就矮,枪不整长点,多吃亏。

三八式步枪定型于1905年,全长128厘米。使用的三零式刺刀,全长51厘米,刃长40厘米。该刺刀的手柄被设计成弧形,两边贴木,方便握持,加上其五十多厘米的全长,即使作为短刀单独使用,也极具杀伤力。早期三零式刺刀的护手下端还被设计成钩形,可以在白刃战中勾住敌人的武器。

三八式步枪配上刺刀后,全长已经接近170公分,简直如同一杆短矛,是当时所有步枪中最长的。日军将步枪拼刺技术称之为“铳剑术”,在20世纪初,日军的“铳剑术”便已经世界闻名了。

实际上,日军的“铳剑术”动作非常简单,大致可以分为六个基础动作:直突,脱突,下突,左防,右防,下防。战场上是毫厘之间便见生死,越是简单易学的动作,越适合在军中推广。

上图:铳剑术之直突,左为攻方,守方枪在攻方右侧。

上图:铳剑术之脱突,左为攻方,守方枪在攻方左侧下方。

上图:铳剑术之下突,左为攻方,守方枪在攻方左侧上方。

上图:铳剑术之右防,防攻方之直突。

上图:铳剑术之左防,防攻方之脱突

上图:铳剑术之下防,防攻方之下突

以上动作,配合使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比如说,在左防之后顺势下突,右防之后顺势直突等等。

除此之外,日军还强调,如果是拼刺时出现近身搏斗,可以在突刺基础上加入脚踢、踹等等动作,并且通过一些呼喊、虚招以对敌人进行干扰。

由此可以看出日军铳剑术和西方刺刀拼刺技术的一个不同之处:日本的铳剑术单纯强调突刺,不主张贴身之后用枪托进行钝击,而是用腿部动作作为弥补。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日本铳剑术传承自日本枪矛术,另一方面,枪托钝击目标多为敌人脖颈、面部,而当时日本军人平均身高只有154厘米,难以做到,所以还是腿部的踢踹动作更为隐蔽有效。

除了刺刀之外,日本当时也对军刀情有独钟。在明治维新时期,日军陆军积极向法国学习,故而也继承了法军重视军刀的传统。在二战日军中,即使是基层的步兵士官,都会配有军刀。

上图:法国1830式军刀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日军军刀式样多为西式,其中的典型便是32式军刀。这款军刀在1899年定型,主要供骑兵使用,所以也被称为三二式骑兵刀。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刀直接影响了新中国骑兵刀的设计,解放军的65式骑兵刀在设计时,便参考了三二式军刀。

上图:解放军65式骑兵军刀

既然器具是西式的,那么技术自然也是照搬西方的军刀技术。下图是1907年的日军《剑术教范》插图,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的军刀技术受西方影响颇深。而且在这方面日本军队紧跟世界潮流,和同时代的西方一样,强调军刀的刺击功能。当时认为,刺击带来的伤害更大,攻击速度也更快,对战中应当优先考虑刺击。

日本曾经在明治维新时期颁布法令,禁止佩戴武士刀。但是随后,为了宣传所谓“忠君爱国”等等军国主义思想,又把“武士道”给抬了出来。武士刀作为武士道的象征,更是堂而皇之的成为了日本近代军队的制式兵器之一,其刀术也成为日军的训练科目。1915颁布的新版《剑术教范》中,日本本土刀术就占了很大的篇幅。

到了1931年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日本细长的西式军刀在面对中国军队威猛的大刀时,显得力不从心。加上大战在即,日本借武士刀宣扬武士道精神的需求也更为旺盛。故而从1934年起,日军接连装备多款武士刀造型的军刀,比如94式尉官军刀,95式士官军刀,98式军刀等。其中装备量最大,实战中运用最多的,便是95式士官军刀。

九五式军刀因为是继承士官的装备,所以刀装可谓简陋至极,因此在日军中有“铁棒”的诨名。但是,这款军刀不仅采用了传统的武士刀造型,而且有意加厚,刀身两侧还各有一条血槽(作用是加强强度,减少重量),虽说像铁棒一样简陋,但是也像铁棒一样凶煞。

日军的军刀虽然采用了传统武士刀的造型,但是还是有一些显著的差别。比如说,军刀手柄和刀鞘连接处有现代军刀才有的锁闭装置,装具也更贴近现代。更为显著的差异是,军刀的柄相对于传统的日本刀要短一些,单手、双手都可以使用。在日军当时的《剑术教范》中,就有大量单手持刀的动作。毕竟在时不时需要卧倒、匍匐的现代战场上,单手持刀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日军对白刃战的偏执,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好处,反倒是给了中国更多机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经过多年的浴血抗战,胜利终究属于正义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