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在公元1世纪左右进入三国时代,分成高句丽(又称高丽)、新罗、百济三个国家。其中,半岛北面和唐朝接壤的高句丽实力最强,是骚扰中原王朝东北边境的常客。半岛南面的百济和新罗则国小势弱,基本看高句丽、唐朝和日本的脸色行事。
为抗衡中国,高句丽便与突厥、百济、以及与百济关系密切的日本结成同盟,而中国则与受到高句丽、百济威胁的新罗国结盟。
(御驾亲征高句丽的李世民。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在隋代,文帝杨坚和炀帝杨广曾四次兴兵征讨过高句丽,不过结局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唐太宗登基后,唐朝和高句丽的关系继续恶化,高句丽的权臣渊盖苏文对唐朝的外交态度强硬,经常纵兵扰乱边境。唐朝立国之初,因为主要威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所以无暇东顾。平定突厥后,成为北方各部落“天可汗”的李世民,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对付高句丽。
公元654年,李世民亲率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一路拔城奏凯,但在安市的攻城战中消耗过大,冬季的严寒最终迫使李世民撤军。正是这次御驾亲征,使得李世民染上了疾病直至病故。
攻打高句丽时,百济趁火打劫,抢占了新罗的十几个城池,日本也觉得是个瓜分新罗的好机会,所以加强了和百济的“通好”。
公元655年,唐高宗——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在位时期,高句丽从前次对唐作战的困境中脱身,也把矛头指向了新罗。亲唐的新罗,一下成了三个邻国的嘴边肥肉。新罗王金法敏紧急遣使到唐朝求援。
(唐灭百济之战。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仇旧怨加一起,李治决心要彻底解决朝鲜问题。
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统帅,率十三万唐军东渡讨伐百济。
但是苏定方并没有直接救援新罗,而是集中力量进攻高句丽的帮凶百济。百济同高句丽一样,“扶余别种也”,当时的国王是扶余义慈。
唐军从城山(今山东荣城)渡海,在熊津口大破百济军,又克真都城,击灭百济军主力,“斩首万余级,拨其城”。百济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苍惶遁走,逃入北鄙小城躲避,被苏定方唐军团团包围。
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主意大,趁父兄外逃,自立为王,率众固守百济城。扶余义慈的嫡孙扶余文思对左右人讲:“现在国王、太子均在,王叔自立为王,即使唐兵退去,我父子也会被王叔杀掉!”
情急之下,扶余文思率左右“随城而出”,城内人见王太孙如此,也纷纷跟随,扶余泰连杀数人也无法阻止。无奈,扶余泰也出降,百济都城告陷。
(在朝鲜驻扎的薛仁贵。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快,唐军又逮捕了百济王扶余义慈父子以及百济豪酋五十八人,全部押送长安。
苏定方留下刘仁愿率数千唐兵留守百济城,并派刘仁轨为熊津都督。
百济王扶余义慈的堂弟扶余福信本来已经降服唐军,待他看到唐军主力回国,贼心又起,暗中在周留城聚百济旧民造反。由于百济直系王族基本被擒送长安,扶余福信就想到了义慈数年前送往倭国(701年将国号从倭国改为日本)做人质的王子扶余丰。
当时朝鲜半岛各国以及倭国等小国常常交换王子为质子,如同春秋战国时的诸侯所为。
倭人看到有便宜,就派兵护送扶余丰回百济,准备帮百济“复国”,扩展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当时拍板下主意的倭王是齐明“天皇”,还是个女人。不久,这个女王就死掉了,其子继位,号为天智“天皇”。他也迫不急待,快马加鞭把扶余丰送回周留城。
有了扶余丰这个“幌子”,百济“西部皆应”,纷纷据城造反,支持扶余丰。众军相聚,反而把唐军刘仁愿的留守军团团包围于百济城。
当倭国出兵支援百济的消息传到中国后,唐高宗当即派右威卫大将军孙仁师率军增援和百济作战的刘仁轨、刘仁愿军。
公元663年8月17日,白江口海面上,两支舰队在武装对峙着。
唐日两军的实力对比为:唐军170艘战船,二万人(含新罗兵五千);倭国(701年将国号从倭国改为日本)军1000艘战船,三万二千人(含百济兵五千)。
倭寇在人数上占优,尤其战船几乎是唐军的六倍,但是隋唐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还是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倭寇的兵船与之相较,自然简陋寒酸。
当时倭寇技术方面落后得很,兵将甲胄质量又不好,唐军箭雨之下,倭军将士往往顶不住。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刘仁轨自然通晓“火烧赤壁”之事,倭奴当时还不像唐以后那样精通中华典故、兵书,四百多艘破木船蛆一样挤在一起,被唐军连发火箭,顺风投火,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烧死呛死外加弃船跳水淹死,一万多倭奴军全都沉到白江口水底。
(战后唐朝在朝鲜半岛的疆域。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上大败,百济、倭寇陆军也顶不住唐、新联军的进攻,被杀得四处逃窜。扶余丰脱身而逃,唐军最终是“获其宝剑”,这个“百济王”竟不知所之,人间蒸发了。周留城内拒守的百济王室扶余忠胜、扶余忠志兄弟知道大势已去,率城内守军、士女以及未被杀掉的倭奴兵将,“一时并降”。
白江口战役,日本大败。此后日本一直数百年间不断派使臣向唐朝拜师学艺,逐渐形成其一整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日本数百年间几乎就是唐朝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翻版模型。直到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近一千年间日本未敢轻易打中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