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queline |“井外”的世界:香港浸会的翻译路
访谈时间:2017年5月8日
Jacqueline大学本科是英语教育专业,之后去香港浸会大学(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念翻译专业的硕士。高考时,因为机缘巧合,一个本来梦想着要在化学方面做出点什么的理科生,却走上了学文的道路。
大二的暑假,预读大三专业课的时候,她发现了翻译学科和做翻译的乐趣。可能是从小受了爷爷的影响,对文字异常敏感,英语专业和这种敏感度的组合自然地把她推向了翻译的世界。
访谈实录:Jacqueline的故事
1
对我来说,选择香港的原因比较简单:一方面,它继承着英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历史因素);另一方面,它是我所考察的所有留学目的地中,性价比最高的。
确定去香港念书之后,我开始按照学校和专业,筛选提供翻译课程的大学和对应的申请条件,自己提交申请材料之后,拿到了浸会和城大(香港城市大学)的翻译专业offer。但是经过比较和询问前校友,最终我还是选择了香港浸会。
2
刚到香港,第一印象就是人多,其次是住宿条件比较艰苦。我租住的公寓是两室一厅,总共34平,四个女生一起住。我和室友的房间只能放得下一张高低床,一张1.2m的书桌和一个衣柜,而且因为桌子顶着衣柜门,只有一边门可以开。家具摆满之后,就没什么空间了。
安顿好了之后,就参加了系里的迎新活动。系主任和主要的教授都出席了,并简要地介绍了整个课程的设置和要求。迎新活动的时候,我真得被校园的构造吓到了。国内的大学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封闭的园区,在这个范围内,全部是大学校园。但是香港多数的大学都是开放式校园,学校和城市融合在一起的。从一栋教学楼到另外一栋,可能需要穿越好几条城市马路,唯一让你确定自己没有跑偏,依然在大学校园的提示,就是挂在路边的一个牌子而已。这种很混乱但又很自由的感觉,让我觉得很有趣,也很兴奋。
缆车俯瞰下的香港
3
香港浸会的翻译专业(授课型)有两个分支:实践型和研究型。针对不同的分支,选得课也不太一样,但是两种学习模式也有共同的必修课。学习的模式和要求跟国外大学基本一致:教授授课、课堂讨论或小组讨论、课堂展示和课后的大小论文等。毕业要求学生需要修满30个学分,每一门课是3个学分,最后论文或翻译项目占3个学分。
一般情况下,都可以顺利毕业,除非学生要求延迟毕业、课堂表现和作业非常差或者论文涉及抄袭。但是每个人的GPA差异可能会比较大。所以如果只是希望可以顺利拿到文凭,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但是如果想要拿到漂亮的GPA,需要额外付出很多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烟花绚烂的迪士尼
浸会翻译专业的主要课程都与中西方的翻译理论和技巧相关。比较特别的一门课(也是我最怕的一门)是欧阳教授的Master Classes。这门课对中国传统诗歌翻译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一学期结束之后,整个人被虐得很酸爽。除了课堂之外,香港浸会每周的翻译论坛(translation seminar)很有名,每期的嘉宾都是全世界的翻译或跨文化研究的大牛。这种跟大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光是在翻译专业,香港的多数大学在人文和科学交流方面做得特别好。我第一次见到王安忆、贾平凹和阎连科这种中国文学界的大牛,都是在浸会的人文活动现场。
浸会的翻译专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毕业论文模式:论文或翻译项目。论文就是一般性的毕业论文,自主提出观点,随后用理论支撑。而翻译项目是学生自主选择未被翻译过的书籍或文章,中译英或英译中都可,翻译实践结束后,可以附上翻译过程涉及到的技巧等。关于这个部分,学生一定要多跟自己的导师沟通和交流。
我当时属于脸皮比较厚的类型,常会“骚扰”我的导师,跟她约见面,把我的问题和新的想法跟她交流。有时候会聊很久,聊着聊着就聊到论文以外了。我的导师当时就有帮我分析留港工作的形势和是否继续读博的问题。对这点,我很感恩,毕竟教授们都很忙,能抽出这么多的时间解决我的问题,真得让我很感动。所以,我觉得跟导师的交流,一定不要太被动地等他找你,这样很不专业而且也可能让导师觉得你的积极性不高。
整个翻译项目的主题确定、内容修改和最终定稿,前后大概花了5-6个月的时间。而关于翻译内容和作者的选择,我比较倾向于现代的作家,书籍的内容首选个人经历或感悟,因为小说类的书籍,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内容缺失和文风不对等的问题。虽然翻译的成品,可能没有太多人会关注,但作为译者,这些问题需要提前设想。作者和内容选定之后,真正的翻译过程让人“痛不欲生”,对原文的理解问题不大,关键是怎样在尽可能保持作者习惯和文风的前提下,用英语最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意思。虽然一直学英语,但我对自己的英语写作一直都很不自信,所以翻译项目对我是很大的挑战。
但是熬过了那几个月之后,整个人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虽然英语依然有所不足,但是翻译时,对文章结构的把控和翻译技巧的应用,明显得心应手了。这点是在整个翻译项目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知自己的不足,但却可以很自信地表现自己的东西。
林峰的演唱会
4
到现在我还记得到香港第一天时的情形:出了机场,进了市区。我拉着两个大箱子,因为找不着有电梯的地铁口,正琢磨怎么办。突然有个人拍了拍我的背,用蹩脚的普通话对我说:“我帮你把箱子搬下去吧。”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已经搬着其中一个箱子走下去了。那一瞬间,我对香港的好印象简直是爆棚,我没想到在那个时候,会有这么暖的人出现帮我。虽然,2013年前后发生了挺多很有争议性的事件,但我还是更倾向于理性地去看待这些事儿。我所经历的香港社会和它每一个很小的地方和区域,都带给了我很大的包容性。
除了这个温情的事儿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儿,让我震惊得很。第一天我到了住的地方,安顿好之后,跟室友一起去家里附近的“街市”(传统的菜市场)买菜,准备做饭。我就用普通话问店主鸡蛋多少钱,然后她用粤语回了我,我没听明白,又用普通话问了一遍,然后她又用粤语回。那时候,我才发现,我高估了自己的粤语水平,也高估了香港同胞的普通话水平。最让我震惊的是,我们最后是用英文沟通的。那种震撼感,真地很难用语言来描述,说好像被雷劈到都不为过。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好好学粤语了,正好我的一个室友是广东人,她跟本地人说粤语的时候,我就在屁股后面听着学,遇到不会的词就问。学习语言这种东西,真的要厚脸皮才行,犯错越多,学得越快。甚至到现在,我还在学粤语,跟朋友在微信聊天的时候,就操着一口蹩脚的粤语,不会的词就先用普通话或者英文替代,说完之后,就问朋友正确的发音。这个过程,其实很有趣而且很有成就感。我现在已经可以听懂90%的粤语,能够相对比较流利表达我想说的话,但是还是有很多词的发音有问题。我会继续学下去,直到被人发现不了是个“外地人”为止。
5
其实去香港念书,学术上没有特别大的提高,毕竟时间比较短,但是新接触的想法和概念对我的帮助和改变很大。最庆幸的是认识了一群朋友,我们一起讨论课题,一起春游烧烤,一起在家里吃火锅,一起跨年。去之前,我一直担心,毕竟大家都成年人了,生活习惯和生活圈也相对固定,会不会比较难交到朋友。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多余了。毕业虽然有几年了,但是现在跟这些朋友还有联系。时不时地吐吐槽,讽刺下对方的现状,这感觉挺妙的。
我常跟朋友们开玩笑说,香港是让我开始好好生活的地方。没去之前,我的世界就像个井,我接触到的人和接触到的事情就那么多,时间久了不免会呆在舒适圈里,没了继续往前走的动力。虽然每年假期都会外出旅游,但是长时间地生活在一个地方,很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一个地方还是第一次。正因为是第一次,香港带给我的冲击和变化,大到我自己不知道怎么形容。原来世界可以是这样的,也可以是那样的,原来我各个方面的潜能,比我想象中要大得多。
本文为留学咖啡馆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