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再现:新中国14次国庆大阅兵?

据香港媒体报道,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今年将举行阅兵式并邀请外国首脑观阅。在此之前,新中国先后进行了14次国庆阅兵。一次次阅兵见证了人民军队的跨越发展,军制、军服和武器装备的不断变化;每一次阅兵式上中国军人坚毅的脸庞、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等也让我们心潮澎湃。今天,知道君为您展现历届国庆阅兵场景,共同回顾那令人难忘的画面。

1949年阅兵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下午3时,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人民军队,手持和操作着缴获的“万国牌”武器装备,以胜利之师风采,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受阅部队陆海空三军,由12个步兵师方队、12个骑兵师方队、8个炮兵师方队、3个团战车师方队以及6个空中编队组成,共16400余人。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阅兵司令员,华北军区司令员兼平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

受阅装备有轻重武器110多种,产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其中火炮119门(不含轻迫击炮)、坦克95辆、装甲车57辆、汽车222辆、飞机17架、军马2344匹。

“功臣号”是我军1945年从日军手中缴获的首辆坦克,1948年攻打锦州时步兵受阻,该坦克孤车作战摧毁一批火力点,为步兵开辟了通路,立下不朽战功。开国大典时曾作为领队坦克,首车通过天安门广场。

1950年阅兵

1950年国庆1周年阅兵,由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部队。分列式以军校学员为先导,依次为步兵、炮兵、战车摩托化步兵和骑兵部队,空中梯队的各种战机在步兵进入天安门广场时临空,形成了立体阅兵的场面,使人叹为观止。

1951年阅兵

1951年国庆阅兵体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一批身经百战的高级指挥员以解放军军事学院学员身份参加了阅兵式,并走在受阅部队最前面;二是参加阅兵式的各类专业军校学员数量增加,他们来自步兵学校、战车学校、炮兵学校、海军学校、航空学校等,体现出新中国对专业军事人才的培养进入一个新阶段。三是一些新兵种纷纷亮相,这其中包括伞兵部队、火箭炮部队、防空兵部队等;四是民兵大队第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他们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都是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

1952年阅兵

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艰苦战斗,这一年国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与地面部队形成了强大的立体阅兵阵容,展现了中国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其为抗击外来侵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1953年阅兵

1953年,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斗争胜利,并结束了经济恢复时期进入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当年的国庆阅兵,由副总参谋长张宗逊接替聂荣臻担任阅兵总指挥,仍由朱德总司令检阅部队。分列式仍是解放军军事学院队伍走在最前,接着是各军校学员方阵,然后是步兵、骑兵等方队以及空中编队。

1954年阅兵

1954年至1959年,是解放军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军队建设总方针总任务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全面开展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解放军实现了由单一陆军为主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主要武器装备初步实现国产化,新的国产武器装备在阅兵中逐年亮相。

1954年国庆阅兵,由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杨成武为阅兵总指挥,国防部长彭德怀检阅了部队。作为国庆5周年大阅兵,此次阅兵式受阅地面方队有38个,受阅部队共10384人。

开国大典时武器装备是“多国造”,国庆5周年阅兵基本是苏式,标志着解放军武器装备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国大典受阅部队主要由陆军组成,海军和空军只是象征,国庆5周年受阅部队由陆海空诸军兵种编成,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国庆阅兵,是骑兵部队作为兵种最后一次参加阅兵式。骑兵部队诞生于红军时期,在革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人数最多时达到12个骑兵师、10万多人。随着解放军陆军摩托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骑兵部队逐渐压缩。

1955年阅兵

1955年国庆阅兵是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受阅部队指战员身穿55式军服,佩戴肩章、领章,军容严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

55式军服设置了礼服、常服、工作服3个系列,军官佩戴军衔肩章、兵种勤务符号领章和帽徽;士兵佩戴帽徽和军衔领章;男军官夏季戴大檐帽,女军官戴无檐帽,陆、空军士兵戴船形帽。

1956年阅兵

1956年的国庆阅兵式在滂沱大雨中进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庆阅兵中唯一一次雨中阅兵。毛泽东等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阅兵式,受阅官兵的军装湿透,精神却越发饱满,踏着水花前进。

受阅部队还乘坐第一批出厂的国产解放牌汽车接受检阅。因为雨天原因,原定参加阅兵式的国产喷气式飞机未能参加受阅。

1957年阅兵

1957年1月,中央军委通过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军事建设反映在阅兵上,最大的变化是受阅总人数比往年少,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中最少的一次。不过这次阅兵国外来宾空前的多,应邀来中国访问的50多个国家的外宾、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在华外国专家等观看了阅兵式。

在1957年的国庆阅兵上,中国自行生产的伊尔—28型喷气式轰炸机、歼5型歼击机首次参加国庆阅兵。

1958年阅兵

1958年国庆阅兵最大特点是民兵队伍规模空前,由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众多民兵方队出现在受阅队伍中。基干民兵方队由来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据地的民兵战斗英雄组成,他们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用土枪、土炮打击敌人。

1959年阅兵

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由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任阅兵总指挥,新任国防部长林彪检阅了部队。这次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中国自行制造的59式主战坦克和“红旗”检阅车等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式。

1984年阅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方针对国庆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因“文革”影响等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时,恢复了国庆阅兵。

1984年国庆阅兵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次大阅兵,由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任阅兵总指挥,军委主席邓小平检阅了部队。受阅部队由46个方(梯)队组成,其中空中梯队4个,地面方队42个,共10370人。

受阅的地面方队包括1个仪仗队,6个军事院校方队,5个步兵方队,水兵、空降兵、女卫生兵、武装警察各1个方队,2个反坦克导弹方队,7个炮兵方队,1个火箭布雷车方队,1个轮式装甲车方队,3个履带装甲车方队,6个坦克方队,1个海军导弹方队,2个地空导弹方队,1个战略导弹方队,男、女民兵各1个方队。

受阅的各种飞机117架,导弹189枚,坦克、装甲车205辆,火炮126门,火箭布雷车18辆。轻武器6429支(挺),汽车2216辆。受阅武器装备共28种,全部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其中19种是新装备,充分展现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新水平。

35周年国庆阅兵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好的一次,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和人民解放军的精神风貌,壮了国威,显示了军威。

1999年阅兵

199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了50华诞,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也被称为“世纪大阅兵”。此次阅兵由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任阅兵总指挥,军委主席江泽民检阅了受阅部队。

参加国庆阅兵的共有42个方队,其中地面有17个徒步方队,25个车辆方队。改革开放新时期诞生的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特警和预备役部队等首次参加受阅。

在武器装备方面,此次受阅的42种装备,90%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的主战武器。

1984年阅兵中首次亮相的中国战略核导弹,体型庞大,需要巨型牵引车分级搭载。15年后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的远程核导弹,身材、个头儿变小了。国外武器专家评论:“这次大阅兵展现的战略核导弹,外形比预期的还要小,显示出中国核导弹小型化的革命性突破。”

2009年阅兵

2009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甲子华诞的阅兵盛典,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成就。

此次国庆阅兵的共有56个方队,其中地面徒步方队14个,车辆方队30个,空中梯队12个。参加受阅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共8000多人。

与1999年国庆阅兵相比,此次阅兵减少了徒步方队,增加了装备方队;减少了陆军方队,增加了海军、空军、二炮等军兵种方队;减少了参阅兵力总体规模,增加了高技术和特种兵方队。体现了解放军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这次阅兵展示了52型主要装备,全部是国产装备,大部分是首次参阅,其中包括巡航导弹、预警机、战略核导弹、新一代战车、新型雷达、无人机和卫星通信等先进的信息化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