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为何欠黎元洪七万大洋不还

20年代中期,天津《益世报》以“黎元洪段祺瑞债务纠葛”为题做了多篇花边新闻。大意是说:段祺瑞在1918年曾向黎元洪借大洋七万元,由陈宧经手,并未立有字据。段祺瑞没及时还,黎元洪也没好意思催。过了一段时间,黎元洪向段祺瑞讨要欠款,段祺瑞告诉黎元洪两个字——没钱。两人先后寓居天津,黎再要,段还是以没钱为由不还。黎元洪干脆请律师韩玉辰向天津地方审判厅起诉。至于结果如何,报纸只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结果——段执政家中已无米下锅了!

这一案情中除了黎元洪和段祺瑞,还牵扯到两个人,一个是陈宧,他做过黎元洪的幕僚、袁世凯的智囊;另一个是韩玉辰,是黎元洪的秘书。其实都是黎元洪的人,相比而已,段祺瑞就显得孤家寡人了。

官司虽然打得热闹,但其实知情者都心知肚明,黎段两人曾因“府院之争”闹得水火不相容,黎元洪只不过是找个借口出出气罢了。

段祺瑞


被告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生于合肥。年轻时进入天津武备学堂。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陆军,段祺瑞被调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左翼炮队第三营统带,自此成为袁世凯最得力的干将。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武汉黄陂人。14岁随父移居天津塘沽北塘,19岁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编练自强军,黎元洪到南京投奔效劳,自此开始追随张之洞。

黎元洪


原告黎元洪

1916年6月5日,袁世凯离世,按照袁世凯生前制定的“新约法”,由现任总统提名三位总统继承人。也就是说,袁世凯早就拟定了总统继承人的名单,藏在“金匮石室”中。有人把金匮打开,发现名单上依次是: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以这种方式担任了新总统。段祺瑞仍为国务总理。

在四川作战的张敬尧等将领致电表示,愿推举段祺瑞为总统,被段拒绝。段之所以这样做,不是认同黎元洪,而是敬畏袁世凯。而实际上,段素来刚愎自用,又自恃为北洋勋宿,掌握军政大权,从内心深处对黎元洪抱轻视态度,和黎绝少交往;黎元洪则外柔而内刚,虽不足威慑别人,却自有不屈意志。

其实黎元洪与段祺瑞还有点亲戚关系。1901年,段祺瑞娶了袁世凯的义女张佩蘅。1913年进京后,黎元洪的二女儿许配给了袁世凯的儿子袁克玖。也就是说,段祺瑞是袁世凯的姑爷,黎元洪是袁世凯的亲家。黎元洪

但这种亲戚关系也没什么用。双方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发生争执,徐世昌出面调解。接着,又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问题上产生分歧。

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找到黎元洪,答应提供军费,希望中国也对德宣战,黎元洪同意了美国的要求。此时,日本支持段祺瑞对德宣战,答应借款给段祺瑞。段祺瑞掌握着军权,日本支持段祺瑞,意味着中国若参战必然会和日本结盟,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国掉过头来,要求黎元洪不要参战,黎元洪又同意了,竭力反对宣战。

段祺瑞主战。他把手下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压,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无奈,勉强在文件上盖章。

就在此时,英文《京报》披露中日秘密签订了一亿元的军事借款,段祺瑞与日本人私相授受被曝光。黎元洪趁机下令撤销了段祺瑞的总理和陆军总长的职务。段祺瑞去了天津。但他并不甘心,公开表示:“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所以不承认黎的罢免令。”旋即组织脱离北京政府的各省督军在天津成立“军务总参谋处”。

黎元洪在段祺瑞的压力下,请督军团团长张勋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却趁机拥立宣统皇帝溥仪复辟。段祺瑞终于等到机会,率兵镇压张勋。黎元洪铸成大错,只好辞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

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近代史上被称为第一次府院之争。也让段祺瑞和黎元洪接下了梁子。

黎元洪与段祺瑞确实是一对欢喜冤家。两人下野后又都寓居在天津。不过两人的境况又各不相同。

黎元洪天津旧居今昔

黎元洪善于经营理财。他投资了七十多家银行、工厂、煤矿,任中兴煤矿董事长,黄陂商业银行总董事,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董事,创办中国远洋货船公司。他在天津有两所别墅。一处在英租界盛茂道(今河北路219号),院内有东楼、中楼、西楼、戏楼与花园、网球场;另一处在德租界威廉路(今解放南路256号),院内有一幢西式三层洋楼,即容安别墅。

而段祺瑞就不太一样了。退居天津日租界后,他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平时在家粗茶淡饭,出门也是普普通通的一件正装,穿西装时,领带都会打歪。他被称为“六不总理”,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个人资产确实无法同黎元洪相提并论。

段祺瑞打台球

所以,当黎元洪想起旧日恩怨,吵吵闹闹非让段祺瑞还钱时,段祺瑞一方面不想还这笔钱,另外也是手头确实不够宽裕。黎元洪不缺七万块钱,这对斗了半辈子的老相识,也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黎元洪于1928年离世,段祺瑞前往灵堂吊唁。面对老对手,段祺瑞三鞠躬毕喟然长叹,似无限感慨。

黎元洪的遗言写道:“毋忘数千年立国之根本精神。”数年之后段祺瑞去世,他的墓碑也有一句:“勿信过激言行而自摇邦本。”两句遗言实质相同,可见二人并非完全对立。【文:王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