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在文艺作品或影视作品里听过一件奇门冷兵器——独脚铜人。这是一件重型打击钝器。外观多为熟铜铸成的光头裸男形象,其一手往上前伸指,能够夹住宝剑、砍刀的刀刃劈砍并能捅刺点穴;一手亮掌护胸或横胸形成重心外端,打砸能够将着力点作用于这一端上面。操作者通常紧握独脚铜人的腿部以下一端,用力打砸或格档;也可以当成长剑点刺敌人的要害处。
▲武侠小说中的独脚铜人形象
▲小人书连环画中出现的独脚铜人
设定里,这种武器适合力大无比的猛男壮汉使用。按照一些小说的描述,为了增强独脚铜人牢固度和柔性,也有以精锻钢铁为芯材,外表铸以熟铜通过模具浇铸成型。总体上,这种武器的基本设定是总长度多为一米左右,重量多为几十斤左右。
▲1971年张鑫炎导演的香港电影《侠骨丹心》里面反派手持独脚铜人出场形象
▲香港电影《侠骨丹心》反派手举独脚铜人格挡宝剑的砍削
独脚铜人的出场,尤其以梁羽生武侠小说最为显著。民国时代民间出现的《少林兵器总谱秘本》则记载了明代一个叫玄魁法师的少林武僧也持有这种独脚铜人的记录。
▲《少林兵器总谱》里出现的少林独腿铜人,具体重量不详,无实物出土
但实际上,历史上并没有真实的独脚铜人打击杂兵实物出土于人世间。而且这种武器明显不适合实战。
▲从实战来讲,页锤、骨朵、瓜锤的重心在最前端,更利于抛物线发力挥砸打击破甲,而独脚铜人体形几近圆柱形,重心在中端,不太利于发力挥砸打击破甲,要打还不如使用熟铜短棍实用
试想,如果要打击破甲,独脚铜人不如锏鞭、骨朵、页锤轻便够用;如果格挡敌人的攻击,不如实体盾牌或穿上盔甲实用;如果捅刺敌人,不如矛枪、匕首等利器。而要论打击和格挡,它都实在太重了;要论捅刺效果,只靠重量撞击出浅坑,无法刺穿!也就是说,这种武器其实没有实战能力,应该是武侠小说作者杜撰捏造出来的。那这种小说里的武器有没有历史原型呢?
显然,艺术创作肯定是来源于生活的,而如果没有真实原型,自清末民初以来的各种武侠小说、评书也不能都有这种特殊的武器。其实根据前面那个《少林兵器总谱》记载的线索,其实这种武器的原型很可能跟佛家有关系!
▲佛家护法天尊韦驮双臂横放金刚杵护法
笔者认为,独腿铜人的原型应该是来自佛家的打击钝器—金刚杵。在佛家寺庙的天王殿,往往能看到大肚弥勒佛身后立着一个威风凛凛的护法天尊韦驮菩萨。他身穿甲胃、合掌而立,金刚杵横放在臂上。
金刚杵原为古印度传往中国西藏出现的打击钝器。由于其质地坚固,能击破各种物质和魔障,故称为金刚杵,在佛教护法又将金刚杵称为降魔杵或宝杵,能摧毁一切,成为不灭的象征,故佛家弟子常将金刚杵作为护法降魔武器。
重要的是,来源于古印度传到西藏密宗的金刚杵法器上,多雕有恐怖骷髅头像或狰狞人头,以恐吓心魔或魔障。佛法上,它含有愤怒,降伏的意思,使其杵身坚固如金刚,诸障不能侵入。而这也是武器上雕有人像最早的起源之一。显然,独脚铜人就是密宗金刚杵中的一个影子衍射反映。
▲中式宝剑护柄上也常刻有龙生九子之一睚眦形象,用于增加武器自身的强大威力。用猛兽或神兽形象来用来镇宅避邪,增强法力和战斗力,这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寄托期望,在金刚杵雕上独脚铜人也就是这意思
▲影视作品《神雕侠侣》金轮法王弟子达尔巴手持黄金铸造的金刚杵出场形象
那么,金刚杵为何被小说家转化为人型的独脚铜人?显然,是当时的小说家们见识过了外形狰狞的密宗金刚杵,以至于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将其编入小说中。这也是为什么在小说里,使用独脚铜人的大都不是善类的原因之一。但由于当时信息的闭塞,小说家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密宗金刚杵到独脚铜人,虽然保留了凶悍威猛的武器属性,以及带有人头的最大特征,但却把金刚杵的真实攻击部分——杵尖,当成了手持部分——独脚。结果生造出来了一个非常不实用的重型打击钝器。
▲也有人认为独脚铜人即单雄信的金顶枣阳槊原型加工改造的独脚铜人槊,即长柄狼牙棒+马槊混合体,这打击钝器又可当长矛使用,事实上独脚铜人非槊也
而且大家也能理解为什么有的小说中,喜欢把独脚铜人称为“独脚铜人槊”了。因为“槊”的本质其实是长矛,而金刚杵的杵尖外形非常接近矛头!所以说独脚铜人这种现实中不太“实用”的重型打击钝器,虽然是武侠小说家杜撰想像出来的奇门冷兵器,但其真正源头其实是来自于西藏密宗的金刚杵。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黄药师,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