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名校却不从事本专业工作,真的很浪费吗?

进入大学前,我们总是很迷茫,想法很多,对未来充满期待,觉着自己可以主宰世界,进入大学后发现学的东西并不能让自己主宰世界,毕业后果断转行,于是出现了很多出身名校却不从事本专业的人。

北大学子出来卖猪肉;清华妹子出来做游戏主播;武汉才女出来做厨师;哥大毕业生街头卖煎饼......我们听了好多类似这样的新闻。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脑袋里面反应往往是:他们疯了吗?真浪费!有个性!然后,为什么呢?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我们都很好奇这样具有神转折的职业选择背后都有些什么故事。

这些年,这样的故事更多了,哦,不,应该是真人真事!

上海交大机械系,从本科读到博士,现在在说相声。

哈工大给水排水工程本科,诺丁汉大学工程测量和空间信息研究所读研,现在在英国从事电影视觉特效。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现在是歌手的李健。

同济大学建筑系本科,东京大学建筑系硕士,现在在互联网公司做产品。

清华土著,2007年入航天航空学院,本科专业“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2011年保研本院,专业为“力学”,流体力学方向。2014年毕业,成为码农,专职Web前端开发。

清华本科,北大硕士,现在是斗鱼女主播。

清华建筑系,后来申请出国拿了14所名校offer,耶鲁大学设计研究生,毕业拿了几个国际top建筑事务所offer。现在是一家游戏公司的CEO。

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本科。现在从事成人教育行业,一边创业,一边给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做培训和咨询。出版了三本书,其中一本要第六次印刷了(每刷一万本),并出了韩文版。

同济大学软件工程本科,复旦大学金融工程硕士。现在是在线教育科技公司CEO——也就是我们UniCareer的CEO大大。

武汉大学编辑出版专业,现在是一名厨子。

暨南大学,本科学的是应用数学,软件工程方向,刚毕业在摆地摊卖拖鞋。

本科是北大的国际关系。专业第一但是放弃保研。拿着牛津的全奖去读social policy。毕业后先去了一家国际NGO,非盈利机构。回国后去创新工场做投资人,三年做总监。现在,我在卖衣服。

牛津外交专业毕业。现在从事家庭主妇。

本科华南理工,勉强算个中游985,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现在的工作是纹身师,以扎人为乐。

复旦电工系,当年和室友搞技术以外走红网络,上过CCTV、日本NHK,天天向上,获得中国大学生年度任务,现在职业旅行,是Lonely Planet中文作者,穷游锦囊作者、携程签约摄影师。

他们后来的职业中,你可能看到了游戏主播、厨子、家庭主妇、纹身师等等,总感觉这些职业代名词跟北大清华、985高校、硕士博士这些个人背景有深深的违和感。

他们中有些人可能已经转型成功事业蒸蒸日上,有些人可能还在转型的路上打拼,有的人可能“一事无成”,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至少截止目前没后悔过当初的选择。


进大学前,有人对专业不了解,凭感觉选了一个,学完后发现跟当初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有人当初入校选专业都是父母一手操办,学完后,发现自己完全不喜欢也不想从事那种工作;有人入校的时候没有明确的专业喜好,学到中途发现了自己的真爱,毕业后也就投奔“真爱”去了;不从事本专业真的很奇怪吗?

其实,某些你们知道的知名人物中也有不少是名校出身却不从事本专业的,而且他们都具有海外名校背景比如:

王力宏(歌手)马萨诸塞州威廉姆斯学院 Williams college pre-med,大二下半年转 入音乐系;
李玟(歌手):美国UC IRVINE 生物系生物科学和生物化学;


黄西(脱口秀演员,主持人): 德克萨斯州莱斯大学生化博士;

徐勇(百度): 北京大学生物学士、硕士,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博后;

方舟子/方是民 (作家): 中科大生物学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化博士

.............

看到这样的例子,你们是不是又觉得没那么替他们浪费的名校专业惋惜了,甚至有点赞赏他们的跨界选择呢?因为他们做出了成绩,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那那些现在还没做出成绩,也做出了这种选择的人,你为什么就怀疑他们的选择呢?

出身名校却不从事本专业真的很浪费么?

名校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机会,更是教会我们从事任何工作的学习能力、适应力,以及适用于任何工作的基本素质或者说软实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我驱动力等等,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越是好学校设置的通识课越多,因为通识课承担着传授你从事任何工作的基本能力的功能。很多人进名校不只是为了学习专业。

之前很多人讨论为什么哈佛大学要设置那么多人文、哲学、艺术类的通识课,美国的文理学院也以“博雅”教育著称,他们都不会过早的让学生一进入大学就接触专业课的学习,因为专业课更多的是学习知识,而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名校更大的意义也许是给你未来跨界的能力。

我们对一个人认可往往都是基于他们最后做出的成就,跟他们选择做什么好像没什么关系,跟他们毕业于什么名校、选择的什么专业好像关系也不大。

在《思想者》这本书里,作者查尔斯·汉迪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

“成功的人生并不是在行动之前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恰恰相反,只有行动、实践、质疑、再次行动,你才能发现自己是谁。我的经历就是这样。我的个性一部分来自遗传,一部分来自早年的经历,但直到我探索了更多的可能性之后,它才最终成型。”

“我现在觉得,人生,就是对自己性格的探索。要是一个人,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擅长做什么,那是何等的悲哀啊。人生之旅就像是攀登一种个性的阶梯,在此过程中逐渐证明自己、发现自己。”

所以评判一个选择的对错,不是看选择本身,而是看将这个选择执行到最后的结果。开始,谁都无法判断他的好坏,至少结果出来前你没后悔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