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豹移动CEO傅盛,将人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处于第一个阶段,自认为自己知道,而我为了警醒自己,把《三体》中的那句话,“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016年被视为知识付费的爆发,同时也反映出一类人的焦虑,而这类人大多则是傅盛认为的第二类,知道自己不知道,我恰好属于其中。我们突然发现原来有这么好的文章,这么好的公众号,这么好的书,此前居然不知道,然后开始疯狂的订阅关注购买,去学习;突然转头发现,想学的实在太多,而感觉近段时间已经学了很多,却无丝毫沉淀,不禁更加的焦虑起来。
抓住核心
今天我朋友来家里找我的时候,看到我在学数据爬虫的课,觉得非常奇怪,问我学这个干嘛,我突然反应过来我去学这个东西,真的很鸡肋,因为我即使学会了,也不需要自己用啊,找个产品运营的同学就可以解决了。而我应该将时间花在更加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从事的校园市场做更加深入的分析,而不是浮在表面。
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花了很多时间学的技能,其实很多时候并无必要,我们只需把专业上的事情做深就好。网上有很多好的内容,以及各类付费订阅的栏目,我们只需找到,当下对于我们最为需要的,其他一切与我们无关。比如我喜欢的得到app,上面有些栏目是关于给小孩子的自然科学课,那讲的不管多好,也不适合当下的我。
学习这件事情就跟减肥一样,极其的反人性,另外还有个共同点,则是无法立刻看到效果。我一个好朋友对我不断的减肥失败无法理解,认为我每天写文章这件事都能坚持下来,为何减肥不行。其实很关键一点则是写作有立刻带来的成就感,文章一写完,一经发布,立刻可以看到阅读、点赞、评论;而减肥一天运动后,则看不出体重有任何变化,无法带来立刻的快感,自然难以坚持。
而在职业技能上的学习,则往往可以让我们直接感受到变化,于是学起来相对更易于坚持。比如学PPT这件事,很多大学生都不以为然,只是会简单操作,就敢在简历里写熟练运用各项办公软件,可是真的进入职场后,却开始自己的做的实在太差,于是去报班学习PPT,学了一节课后做出来的东西,立刻就不同了,于是对PPT的学习激情满满。
连“学习”这件反人性的事情,都可以如此。可见我们一定要找到当下自身最为需要的,这样做起来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和耐力。
树立格局
我喜欢看鸡汤的文章,并且看完后真的会那样去做,虽然我知道无法像鸡汤文里的人那样,最后如何如何,可当一段时间后回头看看自己,真的变化还是不小的,毕竟成功的具有偶然性的,而努力只是把偶然性提升。看透这点,我也就不会再纠结短期内必定带来的变化。
回到现实,我认识很多农村的大学生,真的不是他们不努力,但人的意识很大程度上是由物质决定的,不是穷人不思考、不努力,而是生活的窘迫让他们自顾不暇。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大学生还是少做点兼职吧,可真的是有些学生,不做兼职,可能明年就没有钱来交学费,这就是现实。我之前在广州创业的时候,住在城中村里,晚上看到各类加班回来的人,他们难道不想诗和远方吗?可现实是下个月又要交房租了,一次交三个月可是不少钱呢。
由此阶层固化其实并不恐怖,真正恐怖的是内心的绝望和无力感。可谈到固化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超过美国的,并且欧美有诸多两三百年的大家族,但美国每年仍有18%的大学生冲出牢笼,打入中产阶级的城堡。可见每个人都有着改变命运的机会,为何那个人不能是你我。
我曾看过一个故事,妈妈带着几岁的女儿逛街,回来后女儿画了幅画《陪妈妈逛街》,妈妈一看傻眼了,女儿的画上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只有一个又一根奇怪的柱子。看了半天,妈妈才醒悟过来,女儿画的,原来是一条条人腿。因为女儿矮,看不到商厦车流,只看到无数成年人的大腿遮挡住了视线。可见不同认知高度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另外昨天的文章里,提到的是百度前副总裁李明远的分享,其年纪轻轻就能达到高位,而有些同龄人却只能不断做着重复性的工作,这一切都是格局不同。不管眼前多么的艰难,请努力让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格局上,看待所做的事物,或许当下的一些困惑,就不再是困惑。
我正在看的《穷查理宝典》中有一句话,“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当我们想要升职加薪的时候,不妨先看看想要的那个职位,需要做到哪些事情,自己是否能胜任。而大学生不妨提前看看,心仪的职位,需要做哪些事情,而自己是否已经学会。不管当下如何,一定让自己的格局超越目前处于的层次,这样不仅避免了焦虑,以后的发展也水到渠成。
破除迷茫和焦虑,快速奏效治标的方法,找到当下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事,努力做好这件事;而治本的方法,一定是让不断提高自己的格局和认知。
作者孙凌,资深校园市场专家,青年成长导师,关注创新与创业,每日分享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