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毒驾、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故意行为,交强险到底赔偿不
酒驾、毒驾、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故意行为,交强险到底赔偿不,许多人对于这些是否赔偿,搞不清楚,有说赔偿的,有说不赔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知识陈旧,或者知识不全面,理解不全面导致的。
这里主要涉及新法旧法规定不一致的问题。旧法,这些属于交强险拒赔的范围,保险公司只能在交强险限度内垫付抢救费用,而且可以事后向侵权人追偿。
新法是这些情况,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度内要先行赔偿,事后再向侵权人追偿。
交通肇事逃逸,旧法中不属于交强险拒赔的情形,新法中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交强险限度内赔偿,不追偿;无交强险的,救助基金垫付丧葬、抢救费用和事后向侵权人追偿。
旧法:
根据由国务院于2006年3月21日发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令第618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酒驾、毒驾、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故意行为,交强险到底赔偿不(以下简称《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交强险法定除外责任有四种情形,即:
⑴驾驶人未依法取得驾驶资格;
⑵驾驶人醉酒驾车;
⑶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
⑷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
发生以上四种情形的,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赔偿责任。但根据《交强险条例》规定,保险公司依法负有垫付抢救费用的义务,同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
结合《交强险条款》第九条规定,除此之外,“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垫付和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四种除外责任,属法定免责条款,保险公司无需履行《保险法》第十八条有关“约定责任免除条款”的明确说明义务。只要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以上四种情形,保险公司均可无条件作拒赔处理。
新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2〕1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2年9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2月2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2年11月27日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第三人人身损害,当事人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二)醉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驾驶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
保险公司在赔偿范围内向侵权人主张追偿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保险公司实际赔偿之日起计算。
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侵权责任法》酒驾、毒驾、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故意行为,交强险到底赔偿不第53条规定:
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或者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