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的骑兵破甲武器:追溯鞭与锏的来历

鞭与锏可以说是兵器史上的小字辈。无论是刀剑、斧钺还是戈戟或者钩锤,其历史基本都可以追述至上古,或至少也可以追述到三代末期。鞭与锏则不同,在上古时代的兵器中并没有他们的原型,甚至在上古时期,其名字中的词也并不是专指兵器。如“鞭”,其本意指的是皮质的鞭子,《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有:“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之语。而“锏”则是在当时车轴上的铁条,以减少轴与毂之间的摩擦。《吴子·治兵》中:“膏鐧有馀,则车轻人”之语。可见在当时以上两种名称并非专指武器。

就两种兵器而言,我们现在所谓的“鞭”其实算作硬鞭,与之相对的也有皮质马鞭衍生而来的长鞭,但本文不作讨论。铁鞭的来历,笔者认为其最早发源于鞭笞的刑具中的“笞”而非“鞭”,所谓笞,便是竹条或者荆条。现代我们看到的流传下来的铁鞭形如竹节,便是因此而来。现知最早鞭的记录诞生于五代,据《新五代史·安重荣传》,五代时后晋的将领安重荣曾制大铁鞭,他并诡称那大铁鞭有神,指人,人辄死,当时人称“铁鞭郎君”。

有记载的五代时铁鞭被发现的记录,则有清代冯云鹏、冯云鹓两兄弟所著《金石索》中载有一副五代后梁招讨使王彦章铁鞭的图像,并标注此鞭长汉尺六尺二寸强(约140厘米),重清秤十五斤(约9公斤),凡十九节,每节以铜条束之,柄饰木而束以铜,柄端如锤,四面环列“赤心报国”四字,字色绿,似融铜铸就者。因此这柄铁鞭亦名赤心报国鞭。旧在汶上西门外梁王太师庙中,清道光时,移贮汶上县库中。(《周纬:中国兵器史稿》图版五十九)王彦章武勇流传后世,甚至《水浒传》中的好汉也拿其作为衡量武勇的标准。

▲五代后梁招讨使王彦章所用“赤心报国鞭”

同时,“鞭”这个词在唐代词义曾发生过变化,原本竹竿或者竹条被称作“笞”,但是在唐代末期其也开始指代竹子,如唐代末期诗人张蠙所作《新竹》诗中言:“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不是他山少,无如此地生。垂梢丛上出,柔叶箨间成。何用高唐峡,风枝扫月明。”可见当时其实已经将竹子的枝节称为鞭,并以此指代竹子本身。因此笔者认为铁鞭的形制就是参考了当时用作刑具或者马具的竹鞭并因此而得名,铁鞭早期其实是作为威慑之物而用,后期才逐渐用于战阵。到北宋时,关于鞭的记载多了起来,并在《武经总要》中留下了相关记录,并绘有图像。

鞭的形制较为复杂一般分多节,《武经总要》中绘有13节,同时尖端若锥,可以突刺。

▲宋《武经总要》中的铁鞭木刻图形

锏便是从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锏就如前文所说,古指保护车轴和轮辐的铁条。也有其他解释也称其同“简”,是以竹简形状命名。

锏同样在《武经总要》中留下了相关记录,并绘有图像。锏形制成长条形、有四棱、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与鞭截然不同。宋代官造铁锏,现代亦有传世。

▲宋《武经总要》中鞭锏及链枷木刻图形

1985年6月29日,福建省博物馆收到收藏家林忠干捐献的一把铁锏,系北宋尚书右丞,抗金名将李纲监造,制作精良。锏身全长94.2厘米,重3.6公斤,柄长20.1厘米,棱身前细后粗,长74.1厘米。锏柄呈瓜锤状,茎套花梨木,近首处穿孔,以便系索悬挂于腰间。锏柄与棱之间横隔四瓣状格板,直径7厘米,厚0.4厘米。棱身靠近格板处,阴刻篆文“靖康元年李纲制”7字,字体镶嵌金饰,至今清晰可辩。

▲宋·李纲监造铁锏。收藏家林忠干1985年6月29日捐献给福建省博物馆

▲宋·李纲监造铁锏。锏柄呈瓜锤状,茎套花梨木,近首处穿孔,以便系索悬挂于腰间

▲宋·李纲监造铁锏。棱身靠近格板处,阴刻篆文“靖康元年李纲制”7字,字体镶嵌金饰,至今清晰可辩

需要说明的是,鞭、锏形制均无定制,可视使用人体能、用途而改变,因此并非制式的军队武装,而是个人配备的兵器。宋《武经总要》记载:“铁鞭、铁锏二色,鞭,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有人作四棱者,谓之铁锏,谓方棱似形,皆鞭类也。”明《武备志》亦同。清《兵仗记》中有:“与剑相类者为铁锏,无刃起四棱,言方棱似也;有与为类者为铁鞭,纯铁为之,状如竹根节也。鞭、锏大小长短,各随力所胜用之。”鞭锏步骑兵均可使用,是非常灵活的钝击打击武器。不仅宋朝军队使用,在西夏、辽及金国的军队中也有使用。

▲《清会典图?武备》中所绘铁鞭及杂兵器

▲《清会典图?武备》中所绘双锏

明清也继承宋代鞭锏的形制,如《清会典图·武备》中便绘有锐健营所用的铁鞭,长约74厘米。还有绿营所用双锏,形似剑,前有尖锐,长约86厘米,各重仅0.82公斤。可见其形制和重量上是十分灵活的,是对士兵尤其是骑兵卫体兵器的极好补充。宋代骑兵或将领上阵,也一般多喜欢在马上携带数种兵器,以防损坏和丢失。同时这两种武器其实算得上是我国特有的骑兵武器,同时代西方骑兵的钝击兵器多用战锤,而非这种类似于剑的打击类兵器。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SUIT。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