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为了改善生活,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农村。今年67岁的刘大爷,是大别山脚下的留守老人之一,自从老伴去世后,一个人在这已经生活了10年。
老人说,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他自己种点地,种点菜,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他喜欢农村,也离不开这祖祖辈辈生活之地。
刘大爷的儿子已经在城里面定居,买了一个120平的大房子。请刘大爷去住,刘大爷总是说住不习惯,老人也不愿给儿孙添乱,每次待了几天又回到这大山脚下。后来儿子也就不勉强刘大爷,偶尔过来看望老人一下。平时陪伴刘大爷的是一只猫,也这就是说,刘大爷养猫就不那么寂寞了。
对于“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身心健康如何解决?
1、发展经济。针对当地经济落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象,政府在考虑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要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着力点,大力实施“以城带乡”战略,增强财政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在经济布局上应尽可能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充分发挥本地非农产业务工成本低以及打工和务农可以兼顾的优势,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2、精神抚慰。针对留守老人生活单调、精神孤独问题,要着重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建立农村老年人休闲中心、互助协会、交流中心等,让老人重新找到幸福感,消除孤独感。在老年人的组织内部,实施老年人互助机制,就是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人义务服务,等将来自己需要时,就可以免费享用所积累的义务服务。对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建议由其子女出资,使其搬进托养所,进行社会化养老,使其个别留守老人无人看管问题的解决。
3、亲情关怀。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敬老爱老方面做得较好的年轻人给予及时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年轻人给予引导,使其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留守老给”的子女要经常和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送物品,架起亲情的桥梁,家中大事要征求父母的意见,以此加强彼此的沟通。
4社会保障。要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并尽快在全国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就医报销比例,根据留守老人不同的家庭情况制定报销标准。
5、社会帮助。建立农村老人志愿服务队,诸如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义工等,为留守老人做些日常琐事,陪他们聊聊天、谈谈心,保持不间断的联系。
关爱“留守老人”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未来,政府社会各界更多的人关注、关心留守老人,留守老人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幸福,充满激情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