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财产品恐成影子银行是大隐患

这一轮以银监会为“轴心”的旨在去杠杆、防风险的金融产品整顿正在如火如荼,一浪高过一浪,一波紧过一波。金融业去杠杆力度加大;去金融机构之间层层套嵌,在金融机构中间相互倒腾、打转、层层剥离就是不到实体经济去的问题;严打利用理财资金疯狂加杠杆、酿风险;彻底铲除银行与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的通道业务;特别要重拳打击银行之间线下、地下的相互拆借行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出拳再重都不为过。

      中国金融这几年用乱象丛生一点也不为过。疯狂放水货币,导致房价飞天,金融风险凸显。对连发达国家都难以理解的所为各类理财产品放任自流,以致于膨胀到金融风险增大,实体经济被金融边缘化,金融脱实向虚达到几乎让人瞠目结舌之地步了。

      理财产品等金融乱象吹大金融泡沫,酿造金融风险外,把整个社会实干兴邦的社会观念与价值观彻底搞乱了。整个社会弥漫、笼罩着人人都想一夜暴富,一觉醒来成为富翁的极坏社会氛围。这种金融业态基本是历史上最差的。

        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发达国家媒体的瞩目并且其感到吃惊与不解。《日本经济新闻》2017年4月17日报道说,中国的理财产品类似于在银行销售的投资信托。有时指的是面向个人的投资商品整体,为加以区别,很多时候被称为“银行理财”。中国发明的理财产品让发达国家都难以理解,而且正规金融教科书里根本就找不到一些五花八门的产品名称。因为,有些银行理财产品是“领导”在流动性紧张时拍脑袋决定发行的。把其称为理财产品是为了逃避监管的目的。

       这类理财产品的最大危害性是或最终变为“影子银行”。如果银行不愿看到不良贷款增加,将劣质融资归入理财产品,这实际上就成了影子银行。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存在阴影,所谓的理财产品实际是银行藏污纳垢、隐瞒真实信贷资金风险的地方。

       这几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膨胀到令人惊叹的地步。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的理财产品金额达到29万亿元,是日本投资信托市场的4倍。信托产品达到18万亿元,主要由证券公司销售的基金达到26万亿元。

        另一个领域或许更会让人惊讶。那就是银行之间、在shibor之外的线下地下同业资金拆借。规模已经大到令人吃惊之地步。这些资金从甲银行拆给乙银行,乙银行再拆给丙银行。最终丙银行通过信托通道流入房地产行业,将房价推高,或流到股市打新。这些资金在银行已经流转几个环节了,在层层剥利情况下,成本已经畸高,只有进入房地产牟取暴利。

       这么大规模的资金都流入到信贷业务之外,都在金融机构之间倒腾,在股市楼市转悠,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岂能不发生融资难融资贵呢?如果不下决心进行整顿,这种金融生态非把中国经济送入不归路不可。

        现阶段金融乱象丛生主要表现在监管笼子以内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发牌的理财财务公司等。民间金融、除了P2P之外的互联网金融已经真正在发挥普惠金融的作用。

       近期股市出现了不小跌幅,有一股声音把责任推在了这次金融整顿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时股市出现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这也是一个挤干股市水份与泡沫的过程。在理财资金疯狂入市、举牌时,其实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过程,大资金吞噬的普通股民在市场的血汗钱。这个道理必须清醒与明白。

      整顿金融乱象对于股市来说是长期利好,是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连续几天的大跌不排除股市里既得利益者砸盘逼宫的情况,通过砸盘造成股市大跌,倒逼监管部门停止整顿或降低整顿力度。绝不能上此当,一定要不理不睬、义无反顾地整顿下去,彻底净化金融的良好环境,把金融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