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诞生的美食——午餐肉的前世今生

二战是个辛苦的年代,因为战争几乎所有的参战国军民都是食不果腹衣不鄯体,不仅仅是战争的破坏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社会生活物资十分短缺,还和战前的经济大萧条有关,失业的人群随处可见,就连最富裕的美国政府都是力不从心,无力救济源源不断地饥民,但是经济萧条也催生出了独具特色的食品,比如今天我们常见的“午餐肉”。

美国的食品制造商们嗅到了大萧条时代的商机——如果能够研发出一款足够美味,同时价格便宜的食品,那肯定会成为危机时代的抢手货。这里不得不感叹自由市场与政府管制经济的敏感性真是天差地别,就在经济危机刚爆发不久的1929年,一家叫做荷美尔食品公司就开始琢磨,既然老百姓吃不起高价肉,那就将那些相对便宜的肉加工一下,使之更加美味,以满足老百姓的口味追求和经济实力的差距,将美国人传统上不怎么吃,也就价格低廉的猪肩肉加工成廉价罐头出售(今天美国人不吃鲤鱼,但是美洲鲤鱼泛滥,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商机),并把这种罐头取名为“荷美尔五香火腿”,在研发成功后马上将其投入市场。

但是,接受新鲜事物总需要时的,人民大众尤其如此,市场很冷淡完全看不到想象中的火爆,荷梅尔公司还是有办法的,第一就是在罐头中加入大量淀粉,减少猪肉含量,减小成本压低价格,此时的荷梅尔五香火腿罐头340克仅卖40美分;第二就是加入了亚硝酸盐,不仅延长了保质期,还让罐头肉保持新鲜的颜色,今天都知道亚硝酸盐是致癌物,但在那个时代没有人知道;最后就是重新取名为SPAM,也就是猪肩肉加火腿罐头,这次由于价格更低,还满足大众爱吃新鲜肉的喜好,终于开始热销。荷美公司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食品加工厂。

此后低廉的午餐肉随着租借法案漂洋过海到达了地球每一个战乱的角落。不仅美国国内当做战时配给,就连前线的的将军和士兵也将其当做主食,出来英美收到午餐肉最多的就是“苏联”。战时 苏联红军的一路败退,不仅丢掉了乌克兰大粮仓,战前储备的粮食不是被德军夺走,就是被自己烧毁。尽管战时严厉的经济政策将农民们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征发并优先配给给军队,但苏联依然难以满足进队的需要,而美国的援助缓解了这种危机,最受苏联红军欢迎的是猪肉罐头和午餐肉罐头,午餐肉罐头属于美大兵实在没招才吃的东西,但在苏联红就是千金难买的美味。可以说苏联人就是靠着这种罐头撑过了艰难的卫国战争。

午餐肉也受到德日军队的欢迎,不仅自己仿制,还大量扣押国际红十字会输送给盟国战俘的午餐肉作为自己的军粮,这种无耻的行为高等教育普及的德国还很少见,但是品质差到基因里的小日本就不行了,战后美国战俘反映,从来都没有见过任何物资,战后的韩国尤其记忆深刻,韩国衣食无着的老百姓就用美军的救济食品发明那道无限回味的美食——“部队锅”其实就是方便面 午餐肉 蔬菜 辣油煮的火锅。

中国人接触午餐肉的时间并不短,最早进入中国的午餐肉是经济危机时代的进口物资,但是到大战爆发时,中国进口的午餐肉就更多了,一般都是当做军粮配发给前线部队,此外中国人也开始自己仿制(中国仿制的本领不止在武器领域,食品上也是如此强悍),解放战争后中国的午餐肉也没有消失,因社会贫穷而生的午餐肉会出现在每一个贫穷的角落,而中国至今都没有完全摆脱贫穷,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中国需要午餐肉维持营养,中期由于苏联和美帝的威胁,中国需要时刻备战,午餐肉作为战略物资被大量储备。自当时绝对是一种奢侈品,

今天我们熟知的午餐肉是贫穷的产物和象征,也是二战的回忆,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吃“午餐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