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秦斗士陈胜有三句话流传千古:“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三句话被后人引用转载不可胜数。
其实仔细推究陈胜发家历史,这只是一个绝妙的讽刺,陈胜败就败在这三句话上。
(图)陈胜雕像。陈胜,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
陈胜少有大志,异于常人。
未起事前,陈胜给地主家帮工。
有一次,陈胜和几个帮工坐在地头休息。陈胜一夜暴富的YY念头发作了,跟身边的人说道:“要是哪天咱们有人发达了,千万不要忘了其他人啊。”
给地主帮工的人能有多大见识,嘲笑陈胜:“你就一个帮工的,哪来的富贵?”
陈胜长叹一口气,说道:“哎,燕雀哪里会知道鸿鹄的志向。”
有理想的男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公元前209年7月,秦政府征集900人到渔阳(北京密云)戍边,陈胜和他的好兄弟吴广也在征发名单上,而且还当了屯长这样的领导岗位。
结果,半路上,遇到大雨,耽误了期限。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秦法规定,“失期,当斩”。
不过从出土的秦朝文献看,根本就没这回事,耽误行期,顶多就罚点财物,没有杀头那么严重。
至于是司马迁给陈胜找台阶下,还是陈胜借此忽悠不明真相的群众,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陈胜借这件事,煽动他人造反,而且造反的理由相当充分:“横竖都是死,不如拼死一搏。王侯将相,难道就是天生的吗?”
不得不承认,陈胜这一把赌对了。
当时,秦王朝阶级矛盾尖锐,一触即发。
陈胜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各地豪杰纷纷揭竿而起,犹如星火燎原,秦王朝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陈胜的英明领导下,起义部队不断壮大,一举攻下蕲(安徽宿州),而后势如破竹占领了陈县(淮阳,故楚国首都)。
陈胜以陈县为根据地,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自己称王,封吴广为假王(副职)。
派出三支队伍打击秦国:
一路由吴广率领,西攻关中;
一路由武臣率领,北伐赵地;
一路由邓宗率领,南下九江。
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可是出了点小差错。
还记得某年某月河南地头上那几个帮工同事吗?
你陈胜不是说“苟富贵,勿相忘”吗,现在你富贵了,我没忘。这几个哥们一听说陈胜发达了,连铺盖卷都不要,扔下锄头就来陈县投靠陈胜。
到了淮阳陈胜王宫,敲门大喊,我们要见陈胜。
王宫当前,哪容撒野。
宫卫把这几个人绑起来,准备赶走。正巧碰到陈胜出宫,他们挣脱宫卫,拦住道路,大喊:“陈胜,你还记得河南地头上的谁谁吗?”陈胜定眼一看,熟人!大喜。招这几个同事上车,带领他们参观王宫,这几个小燕雀哪见过这么高的宫殿,这么多的楼宇、这么多的美女,窘态百出。
安顿下来,还经常和陈胜大臣追忆以前穷苦时光,不时爆爆猛料,让陈胜很难堪。
有大臣向陈胜建议道:“您这几个客人太俗了,还大舌头,有损您的威望。”
陈胜觉得很有道理,琢磨道,把他们赶走,显得我不讲情分,还得搭上财物。这样吧,直接杀了,省事。
陈胜一发威,其他老朋友彻底明白“苟富贵,勿相忘”的意思了。
人家陈胜是在说,你们要是富贵了,不要忘记我,主语是“你们”。
还有一件事,也出了点差错。
陈胜的好兄弟吴广率军进攻荥阳(关中门户)。荥阳是秦国军事重地,城高池深,兵精粮足。
起义部队主要作战装备是木棍、竹竿,或者几根铁棍,要打下荥阳,难度有点大。
拿不下荥阳,进攻关中就没跳板。不过这好像也不重要,打仗嘛,就应该灵活点。
陈胜做到了,派周文帅军绕过荥阳,打进函谷关,在临潼休整准备拿下咸阳。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王朝,灭亡的时候依然很强大,像秦朝、汉朝、隋朝。
陈胜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出生的太早,完全没有历史经验可参考,对秦国国力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估计,以为咸阳城很好打,覆灭秦国旨在眼前。
血淋淋的现实地告诉陈胜,他错了。
秦末名将章邯整合了一只由骊山囚徒组建的杂牌军,横扫周文部队,赶出函谷关,周文兵败自杀。
章邯出关,吓坏了围困荥阳的吴广部队,本来打荥阳就困难,这下秦国援军又到了,形势相当不利。
吴广部将田臧是个明白人,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围城打援。
灭了章邯军,荥阳可不战而下。
可这里有个困难——吴广。
吴广本来一介草民,没有多高的修养,也没有多高的文化,骤然富贵,骄傲了。
田臧觉得,跟吴广搭伙肯定不能成事,自己早晚还会受连累,不如杀了。
吴广被杀,作为好兄弟的陈胜能忍吗?
能,陈胜为了大局,不但忍了下来,还任命田臧为西路军统帅,姑且不说田臧最后也战败被杀。
仅陈胜不追究吴广被杀这事,就已经埋下了起义政权离心瓦解的危险。
“苟富贵,勿相忘”,真的可能就是陈胜一句言不由衷的感叹。
陈胜忘了初心,直接导致降低了起义部队的凝聚力,一切有实权的头目也把目标转向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打算跟陈胜干了。
前面讲到,陈胜派出了一只北伐军,由武臣担任统领,其作战目的,就是打下山西、河北南部的赵国故土。
这武臣也是一个果断的人,刚打下邯郸,立即翻脸,称赵王。
陈胜听了很生气,准备诛杀武臣家属。
有人建议道,现在秦国还没灭亡,不能跟赵国交恶,不如顺势立他为赵王。
于是陈胜立武臣为赵王,并把家属送了过去。
赵王武臣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陈胜立我为王并非本意,他如果灭了秦国,肯定会攻打我。
所以,现在不能打秦国,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收复燕国故土,向北扩大势力,坐山观虎斗,闷声发大财。
赵王武臣派韩广攻打河北北部、辽东。
这韩广是一位完美的复制者,占领燕地后,也称王了,直接将了武臣一军。更让武臣郁闷的是,武臣还不得不像陈胜一样,封了韩广为燕王,把家属也送了过去。
没办法,“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你陈胜可以称王,我武臣为何不可?
你武臣可以称王,我韩广自然也可以。
这完全符合起义时陈胜提出的指导思想。
?
陈胜的确不是一位合格的领导者,欠缺管理部下的手段,也没有像张良萧何一样超一流谋士辅佐,结果起义部队越打越散。
但凡有点兵权的人,就想着自立为王,客观上给了秦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公元前209年的那个冬天,章邯军攻破了起义部队的根据地陈县,陈胜被迫转战城父县(安徽蒙城),大势已去,人心思变,现在整个起义部队中,能换来富贵的也许就是陈胜的项上人头。
果不其然,陈胜的车夫庄贾为了保命,杀了陈胜降秦。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看了陈胜的传记,才了解,“志”在陈胜眼里也仅是“富贵”二字。
没有深厚的学识做支撑,没有博大的胸襟为依托,再有理想的人,再有志向的人,也不过是一个目光短浅投机者。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 文:寒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