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英国首相制的确立居然是因为一说德语的国王

近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突然向外宣布将于今年6月8日提前举行大选,而原定的大选时间是2020年。从英国的政治制度看,“宣布重新大选”确实是英国宪法赋予首相的权力。特雷莎·梅以及英国之前的首相也许都应该感谢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国王,正是在这位国王执政时期,首相的权力才开始逐步扩大,对英国首相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了解这段历史之前,我们得先知道英国的王位传承制度。1701年实施的《王位继承法》规定了长子继承权,很像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但英国人考虑得更全面,他们把国王的子女以及与皇室有血缘关系的王族都算作合法继承人。那时候欧洲各国王室经常通婚,所以就造成了他国君主和王族(有血缘关系)也有权继承英国王位的奇特政治景观。

1714年,当时的英国国王安妮女王去世,她死后没有子嗣,按照《王位继承法》确立的原则,英国议会就选中了乔治·路德维格,史称乔治一世。这乔治一世本来是外国的军侯(汉诺威),但他的母亲是英国国王的孙女儿。乔治一世就任王位的时候已经54岁了,是英国历史上最年长的继位者。大老远的从德国跑到英国,老头儿还有点埋怨。据说,乔治一世讨厌英国的潮湿气候和地域文化,他对人说如果不是因为王位是不会离开汉诺威的。

乔治一世

因为自小就在德国长大,乔治一世并不精通英语,准确的说是不会用英语沟通。一位英国的国王不懂英语,国家事务还怎么处理呢?乔治一世本来还想着用当时欧洲通行的法语和部下进行交流,怎料英国的政府大臣们就没几个会法语的!语言交流不畅确实让这位老国王褪去了管理国家事务的兴趣,尤其还是面对他不怎么感兴趣的英国政治。于是,乔治一世慢慢就退出了英国的内阁议会,甚至在国王需要签发一些重要文书的时候,他是“只签不问”,估计也看不懂。

当时的大臣评价说,乔治一世完全活在汉诺威的狭窄范围里,而英国太大了。历史确实也差不多如此,不习惯英国政治生活的乔治一世曾先后7次返回汉诺威,连他最后去世也是在去汉诺威避暑的路上。

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位水土不服的国王,无意之中改变了英国历史。1714年以前,英国的内阁主持者还是国王,因为乔治一世经常不出席会议,内阁就自动形成一个主持讨论和收集意见的领袖。乔治一世乐得做一个甩手掌柜,他任命罗伯特·沃波尔为内阁领袖,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相因此产生。

罗伯特·沃波尔

如果从横向比较,乔治一世在位期间大致相当于中国清朝的康雍两代。在中国封建君主的专制权力到达顶峰时,英国人民却又“何其有幸”偶遇了主动放权的乔治一世,两国此时政治的不同境遇大概也预示了日后鸦片战争的胜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