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8月里的一天。
客居天津的溥仪,打开了《国强报》,没想差点被一篇文章噎住——《溥仪妃子离婚》。
有句话特别刺眼:“这真是数千年来皇帝老爷公馆破题第一遭的妃子起革命。”
溥仪好气哦,七年前被革命党人革了命,这会又是妃子闹革命。
打脸归打脸,但,离婚这件事自古就不稀奇。
西汉《礼记·檀弓》就说过:“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
朕翻译下:
两人不爱就分开,分开就分开,我们才不搞自欺欺人那一套!
这话对溥仪很适用,对某些隐瞒离婚、装恩爱捞金的明星夫妇,比如白百合,也很适用。
古人们敢爱敢恨,一言不合就离婚,比起现代人潇洒多了。
不说不知道,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包括他在内的家中三代男丁,都离过婚。
朕在鬼扯?敲黑板,这里有个段子——孔氏三世出妻。
《礼记·檀弓篇》记载,孔子妻子死时,儿子孔鲤哭了,结果就被当面批评不合礼,孔鲤赶紧收声。
因为孔子离婚了,双方已不是一家人。
到了第三代孔伋,妻子死时也不让儿子守丧,理由雷同,她(被休后)不再是自己妻子了,还立下家规:不许为离异的母亲守丧。
“孔家三代是离婚专业户”的说法,得到司马光、朱熹等人的支持,但也被不少人质疑。
不过有件事肯定没错:孔子生活的周朝,离婚已经很普遍。
当时有完善的离婚制度,“七出,三不去”。
七出,指的是: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者,妒者,有恶疾者,多言者,窃盗者。
只要找到/抓住以上任何一个理由,男人就可以休妻。(类似现在的七天无理由退货?)
孔子的弟子曾子,一次因为妻子蒸梨没蒸熟,想借故甩掉黄脸婆。不料被反驳:“妇有七出,不蒸亦预乎?”
意思是,在可以提离婚的“七出”条文里,我这没蒸熟梨,算是哪一出啊?
“七出”与其说是离婚条例,不如说男人休妻条例。
连圣人No.2的孟子都被惯坏了,一次瞥到妻子坐姿不雅,就嚷嚷要休妻。
但孟子从小就是个妈宝,最终被因三迁而闻名的孟母劝住了。
好在,有离婚补充条例——“三不去”。三种情况不能休妻:
“有所取无所归”,妻子无娘家可归的。
“与更三年丧”,妻子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
“前贫贱后富贵”,指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
妻子符合这三种情况的,都不能被休。
总算封住了一些人的邪门歪路。
比如,汉光武帝想把离异的湖阳公主,推销给以清廉正直著称的宋弘,居然瞎说出“贵易交,富易妻”的大实话。
可是违背了“七出,三不去”原则啊,逼得宋弘十动然拒,飙出了千古金句:
“糟糠之妻不下堂。”
到了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政府不但鼓励男女自由恋爱,还一条龙照顾到离婚。
领导们把约定俗成了几百年的离婚准则“七出,三不去”,写入《唐律》,作为法律被固定下来。
与前代不同的,是针对家暴,增加了法律保障——“义绝”。
又称强制离婚:夫妻间/夫妻双方亲属间/夫妻一方对对方亲属,如有殴、骂、杀、伤、奸等行为,就视为夫妻恩断义绝,不论双方是否同意,都由官府审断、强制离异。
唐朝人离婚很稀松平常。在引领时尚的贵族阶层,肃宗之前的公主们,离过婚的有23位,离过两次婚的也有4位。
文艺界离婚的也大有人在。写出《黄鹤楼》的才子崔颢,就被《新唐书》爆料:“娶妻惟择美者,俄又齐之,凡四五娶。”
朕翻译一下:渣。
相比之下,以下这桩离婚案例就堪称美谈。
在敦煌石窟发现的《放妻书》(离婚协议书),执笔的男方说:“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宫之主。”
爱侣相分,不口出恶言,还能送上如此美好的祝福。要是唐朝有朋友圈,这杠杠的离婚协议模版,绝对是10W+。
这就是唐朝新的离婚类型:和离(协议离婚)。
《唐律·户婚》:“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
宋代婚姻更自由,女性可以自由提出离婚,并有权带走全部奁产。“婚前财产”证明,就是定亲时的“定帖”。
前不久,朕说过的彪悍女子李清照,她的离婚案就很有名。
赵明诚死后,李清照在战乱中嫁给张汝舟,但这人只是贪图她收藏的珍贵文物,被识穿后,还恼羞成怒实行家暴。
懂得及时跳车(弃夫)的女子,运气都不会太差。
李清照当即向官府告发这个大忽悠,申请判定强制离婚,重获自由。
可惜到了明清,中国人的婚姻观就开始变得保守,从过去的离合随心,变成离个婚(尤其女性)都是奇耻大辱。
别的不说,贞节牌坊就多到吓人,丈夫死了女人再嫁都是丑闻,更别提离婚了。
法律上也不支持离婚,女性的婚前财产会被剥夺,寡妇改嫁则需由公婆作主。
《大明律·户令》:“凡妇人夫亡无子……改嫁者,夫家财产及原有嫁妆并听前夫之家为主。”
最后为“古人离婚”案例扳回一城的,还是开头提到的“封建余孽”、史上第一个敢于抛弃皇帝的女人——文绣。
1931年,这位“末代皇妃”通过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溥仪为了顾全面子,不愿闹上法院,最后经律师交涉协议离婚,这在社会上很轰动。
我能肿么样,我也很绝望啊——朕觉得文绣的OS是这样的。
离,终生遗憾;不离,遗憾终生。
有义则合、无义则去,总比虚伪地在一起“演戏”好。夫妻如此,世间种种关系莫不如此。
关于离婚这事,前人可是比今人想得通透多啦。
今天多少人还自欺欺人,为了面子为了票子,明明貌合神离还是保持微笑,真不见得比古人先进多少。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源:朕说】
朕说:做最有趣的历史。历史也可以不端着,换种方式让更多人喜欢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