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免疫周】关于疫苗的9条流言与真相

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是“世界免疫周”,而每年的4月25日,也是我国的“全国计划免疫宣传日”。今年世界免疫周的主题是“接种疫苗,利于防病”。


免疫接种是公认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从人类文明诞生直到距今一百多年前,传染病一直是人类死亡原因之首,人类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而疫苗的发明和发展,改变了这一状况。如今,人类已经成功研制并大规模投入使用的疫苗,可以预防26种可致死的严重传染病。每年,全世界因为接种疫苗而免于死亡的人数约为200~300万。

接种疫苗,不仅保护了接种者本身,还能保护那些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接种疫苗的人。传染病不可能凭空降临在某人身上,传染病的传播依赖于三要素——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消毒可以杀灭病原体,隔离可以切断传播途径,而疫苗则是使人变得不再容易感染特定疾病。对于尚未接种大多数疫苗的婴儿、因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不全的病人、免疫系统已逐渐衰退的老人等易感人群而言,只要他们周围的人全都接种了针对某种疾病的疫苗,那么这种病魔就很难穿过这堵“人墙”,去侵害他们,这就是“群体免疫”。

疫苗还能通过预防疾病,来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病原体的产生和传播,这同样也能在无形中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

自1988年至今的近30年来,全世界的脊髓灰质炎病例数已经减少了99%以上,曾经这是一种席卷全球的恐怖疾病,如今只在阿富汗、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这3个国家仍存在地方性传播。2015年,全世界约有1.16亿婴儿接受了白百破三联疫苗接种,约有85%的婴儿在一岁以内接种了麻疹疫苗。这些疾病一度令人闻风丧胆,让无数孩子夭折,但随着计划免疫在全球的推行,现在已逐渐走向销声匿迹。

从2008年9月起,我国实施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将15种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儿童通过计划免疫接种11种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含麻疹疫苗成分的疫苗),可获得对12种传染病(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保护。必要时还会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包括成人)进行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或者钩端螺旋体病疫苗的应急免疫。

疫苗就像一把隐形的保护伞,无声无息地保护着每一个人。或许是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要接种疫苗,所以每次有关于疫苗的负面新闻时,舆论总是闹得沸沸扬扬;又或许是因为人们得到疫苗的保护时总是不知不觉,所以人们常常忘了它的好,一来二去,关于疫苗的很多不实传言便甚嚣尘上。

下面,就整理了9条最常见的关于疫苗的流言,以及各自相应的真相,快来看看吧!

流言1:疫苗不良反应很常见。

真相:只有少数人接种疫苗后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反应为一般反应(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短期低烧、乏力等),水痘和麻疹疫苗可能会引起轻微的水泡状或斑点状皮疹,一些疫苗可能会引起儿童发热,但并不会造成长期的健康损害或后遗症。只有极少数反应为异常反应,其中严重异常反应更少。在严重异常反应的发生者中,还有相当部分先天免疫功能缺陷者,即使不接种疫苗,他们也容易因为过敏、疾病而出现严重的症状。

流言2:麻疹(或其他疾病)已经消失了,即使不打预防针也没事。

真相:到目前为止,天花是唯一被疫苗根除的疾病。很多疾病的病原体仍然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只不过因为人群普遍接种了疫苗,才呈现出“已经消失”的现状。目前我国麻疹的发病率相比上世纪50年代,已经下降了99.8%,确实可以说几近消失,但其实麻疹并没有被人类完全攻克。在英国“疫苗导致自闭症”的文章发表后,许多家长拒绝给孩子接种麻疹疫苗,即使那篇文章后来被杂志撤销、被多方否定,造成的社会影响却无法挽回,疫苗接种率大大降低,结果麻疹的感染率随之陡增20倍。可见,即使一种疾病仿佛已成为历史,仍不能掉以轻心。

流言3:国产疫苗不安全,要打进口的。

真相:中国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疫苗生产大国,我国疫苗产品的批签发制度堪称全球最严,多年来的监测结果也显示,我国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并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范围。举例来说,我国生产的乙脑减毒活疫苗,投入使用几十年来,已出口多个国家,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出现一例疫苗导致乙脑等严重不良反应的确诊病例。我国的乙脑减毒活疫苗按规程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0%以上,且保护时间长,而进口乙脑灭活疫苗的保护率在60%~90%之间,还因为免疫原性弱,必须每3~5年复种一次,随接种次数增加,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增加。我国的乙脑减毒活疫苗保持着严重不良反应为零的好成绩,而进口乙脑灭活疫苗有多次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进口乙脑灭活疫苗的生产国日本,由于日本国家疫苗不良事件咨询委员会审查了接种乙脑疫苗后出现的一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病例,认为不能排除病例与疫苗间存在因果关系,于2005年5月30日颁发文件,在本国的常规免疫中暂停使用乙脑灭活疫苗。

(日本政府暂停使用乙脑灭活疫苗的文件地址 https://www.mhlw.go.jp/topics/2005/05/dl/tp0530-1a.pdf)

流言4:减毒活疫苗里面含有活的病原体,很危险,应该选择灭活疫苗。

真相:虽然理论上确实是灭活疫苗更“万无一失”,但减毒活疫苗由于引起的人体免疫反应更接近天然病原体感染,往往产生保护的效果更好,持续时间也更长,且接种次数较少,更少发生不良反应。灭活疫苗一般需接种2~3次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保护效果,保护持续时间短,由于多次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高。因此,在具体接种时,哪种更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流言5:疫苗就是用病原体做的,好端端的人本来不会生病的,接种疫苗后反而会生病。

真相:在推广疫苗接种后,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均出现大幅度降低,足以反驳这一条流言。疫苗的工作原理并不是“导致患病”,事实上,疫苗含有的是多次传代减毒或已灭活的病原体,甚至并不含有完整的病原体,而只有病原体的“零部件”。传染病都有潜伏期,如果已经感染疾病,在潜伏期内接种疫苗,就可造成“接种疫苗后反而生病”的假象。若同一批次疫苗只有极个别接种者患病,绝大多数接种者正常,就可以证明患病并不是疫苗的原因。

流言6: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效果比疫苗好。

真相:自然感染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例如脊髓灰质炎会导致不可逆瘫痪,麻疹可导致脑炎和眼盲,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导致认知障碍,先天性风疹感染会引起出生缺陷。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极有可能付出高昂的代价。

流言7:不能同时接种多种疫苗。

真相:两种含有活病毒的注射剂型疫苗,必须间隔满1个月,以免影响后一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只影响效果,不影响安全性)。技术上,2种灭活疫苗、1种灭活疫苗与1种减毒活疫苗在同时接种时,一般不会产生免疫干扰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同时或间隔任何时间进行接种(注射于不同部位)。在儿童免疫计划中同时接种的不同疫苗,其联用的安全性都经过深入研究,使用前也经过充分评估,并不会影响效果或安全性,反而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还可减少疫苗接种后的不适。

流言8:打过疫苗,结果还是生病了,说明疫苗根本没用。

真相:首先,疫苗并不能产生100%的保护率,大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在80%~95%之间,少数人接种疫苗后体内并不会产生足够多的抗体。但只要接种疫苗的人达到一定比例,疫病就无法在人群中扩散开来,即使是体内没有产生抗体的人,也同样得到了保护。其次,疫苗并不都是终生有效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出生时都接种了乙肝疫苗,上学后还要再补种。疫苗的保护时间依疫苗种类而定。麻疹、风疹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完成一次完整接种可常年有效,流感、脑膜炎球菌、百日咳和白喉以及破伤风疫苗需要在青少年接种,成年后加强。

流言9:孕妇不能打疫苗。

真相:确实有一部分疫苗是应该避免在孕期接种的,但并非所有疫苗都不行。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并在医生指导下接种。另外,感染风疹病毒的孕妇有85%几率生出严重缺陷的小孩,因此,建议计划怀孕的女性在怀孕前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