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说,学校老师把学生分三种,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其中平民组又分好几个等级,而麻将组往下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据悉,班主任是按每一单元考试来划分,女儿是在平民组2号。“我想麻将组的小朋友心里阴影面积有多大呢?我还想知道,老师有权这样做吗……”有人说这很正常,成绩排名一直存在,竞争从小学开始,没毛病;可也有人说成绩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如此“分级设等”伤害了部分学生的尊严,是歧视。
求学生涯中,老师是教育引导、陪伴孩子的榜样和标杆,孩子人生的5分之一时间要在学校中度过,老师的所作所为会成为影响孩子性格成长中药因素。也许我们都没在意,觉得这种方式仅仅是为了激发孩子的竞争力,都可以拿出来谈论一笑了然。也许有可能我们所有人都没意识到,当老师随意把一种标签烙印在孩子身上,这样的标签有可能会让孩子背负一生。当老师把某某某成绩不好或某某某是个不听话的坏孩子压在孩子身上时,周围的同学会不自觉带上有色眼镜审视般的远离。现在是小学二年级,可能孩子还在懵懂,不理解这份标签的含义,然而当孩子逐渐长大,从小学进入中学,这份标签继续压在身上,被另一个老师激化时,有的想争一口气挣脱这样一份标签,有的自暴自弃,孩子将会变得叛逆,在另外一条路上渐行渐远。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设级分等本身,我想说的是老师这两个字的含义,老师更应该努力引导好班上每一个孩子,破除成绩观念,争取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