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顺潮医生、梁晓莹博士
本文由【眼界】特约林顺潮教授授权发布
现时科技日新月异,「手机」和「计算机」被巧妙地整合成「智能手机」,为世界带来一场革新,受到全球范围热烈追捧。
智能手机自 2007 年开始流行,各种机型更新迭次,现今基本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大街上、地铁里、餐厅内随处可见大家机不离手的使用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确实为现代人生活带来不少便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藉助一个小小手机了解天下事,享受各种乐趣,但福祸相依,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也引发不少问题,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现已初露端倪,近年亦逐渐成为社会公共卫生的关注热点。
过度使用手机引发的问题中,眼部问题尤其突出。眼睛作为主要接收信息的器官,每天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因此而致的眼睛伤害越来越凸显,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当使用手机可致眼疾
在 2014 年进行的一次针对学生及普通民众的调查显示,近半受访者平均每天盯着屏幕的时间超过 6 小时,他们中有 67%在长时间使用手机后出现眼部不适。
大部分人表示在没手机的情况下,会变得焦虑不安,七成受访者无法忍受一天没有手机。
而另一项面向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51.7%的学生拥有手机,而且手机使用者年龄趋于低龄化。不少学龄前儿童是手机频繁使用者。
一项国外调查发现,25 岁以下人群中有 43%的人如果不能随时在他们希望的时间查看手机,就会怒火中烧,或是变得抓狂。
调查同时发现,25 岁以下人群有 55%的人在使智能手机和计算机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看屏幕导致他们的眼部出现不适,例如干眼症和视疲劳等。
更有甚者,在不当使用手机后出现短暂性失明,近年不乏相关报道。其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 2016 年报道了两例因使用智能手机而导致短暂性失明的病例。
文中两位患者(一位 22 岁女性和一位 40 岁女性)在黑暗的房间内侧卧浏览智能手机,其中一个眼睛出现复发性短暂失明。
眼睛作为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长期暴露在智能手机的屏幕前,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引致的眼部问题,已不容忽视。
致疾成因探讨,呼吁引起重视
因过度使用手机引起的问题包括:
1. 视疲劳
2. 干眼症
3. 引发青少年近视出现和加深
4. 可致短暂性失明
除之前提到的报道外,2017 年最新在国际著名杂志《神经病学》中也有新的病例。
智能手机的屏幕更小、浏览距离更近、屏幕图文对比图相对印刷件较低,而且手机屏幕光线强,由手机发射的光线未经充分散射就直接进入眼睛。
如果直视手机时间过长,强光将可能引发眼睛疲劳。出现包括一些眼睛局部和全身的不适,如眼周痛感或酸胀感,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眼皮沉重,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眼红、眼睛灼热感、流泪水、怕光、头痛、颈痛,重影等。
而长时间过度用眼、长期近距离学习、阅读姿势不良、手机屏幕亮度不合适、周围环境光线太暗或太亮等都是可能引起视疲劳的原因。
使用手机还需注意周围环境的光暗,室外使用手机时,手机本身光源需要强些,到室内/较暗环境时,手机光源便需要稍作调整,避免过强光线直接进入眼睛,避免发生潜在的黄斑损伤。
此外,目前计算机、电视、手机等众多电子产品的屏幕多属 LED照明。而LED在使用时光源时理论上会产生较多蓝光,若长期及过量使用可能引起眼睛损伤,有见及此,LED 光源所产生的有害光线是否对于眼健康影响目前正备受关注。
虽然有关 LED 光源伤眼的争议,目前仍难以做出定论,但应该引起关注,同时应作出密切的监测,使用者不需过分担心,亦不应对此轻视。
不少人长期聚精会神使用手机,以致眨眼次数减少甚至忘记眨眼,令眼睛表面长期得不到泪水的滋润,导致干眼问题,干眼严重时还可出现角膜表皮破损,引起视物模糊、眼痛、眼红、流泪、怕光等症状。
现时青少年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由此也引出相关的近视发生或者近视加深问题。青少年眼球正处于发育时期,相对阅读距离较成人更短(幼儿手臂短)若在此时期长期近距离浏览手机,可使得眼睛的发育出现问题,发生近视或者使得原有的近视加深。另外,过近距离可增加光缐对黄斑产生损伤。
因此年龄低于 3 岁的儿童,不建议使用手机。因为低龄儿童正处于眼球发育关键期,若过多使用手机,日后发展为高度近视(即近视度数超过六百度),则会影响眼球结构,增加患上致盲性并发症的机会。
有调查估计现时中国的近视患者已经占人口总数超过 50%,当中超过 5%是高度近视患者。更让人担忧的是,高度近视患者,包括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数量还在持续增加,预计到 2050 年,高度近视将超过 10%。近视人数增加及趋于低龄化,加重近视防治压力,需要得到更多社会关注及投入。
谨记护眼常识,善用智能手机
虽然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问题,但我们亦不必畏之如洪水猛兽。
科技始于人性,只要善加利用智能手机,减低其可能带来的伤害,日常生活中大家应掌握护眼常识,并加以实践,智能手机便能发挥其应有角色,大家便能尽享科技带来的乐趣。
使用手机时五大护眼守则
(1) 眼睛与手机距离最少 40 厘米
浏览手机距离越近,对眼睛负荷越大,越容易引起视疲劳;强光进入眼睛产生黄斑伤害机会也越大。眼睛应与手机保持最少 40 厘米。
(2) 不要在黑暗中看手机
在黑暗中侧卧看手机可引起短暂失明。另外,在黑暗中,眼睛瞳孔放大,增加光线进入眼睛和对黄班损害的机会。
(3) 手机屏幕亮度调到最低
手机屏幕亮度越高,对黄班损害的机会越大。所以,把手机屏幕亮度尽量调低,但仍然保持看得清楚和舒适为最隹。另外,从室外走进室内时,记紧要调整手机屏幕光源强度。
(4) 给眼睛看远处定期小休
定期小休,看远处比闭目养神好!近距离用眼持续 10 分钟,应让眼睛望 3 米或以外的远景 10 秒钟;每近距离用眼 1 小时,让眼睛最小休息 1 分钟。减少因长时间使用手机引至的视疲劳;非必要时,也尽量不用手机。
(5) 多眨眼睛,减少干眼情况
定神用眼看手机,眼睛睁得较大,泪水挥犮较多,容易导致干眼情况,注意多眨眼睛,可保持眼睛湿润。若患上干眼症,需要及时治疗,以缓解症状。
现代人生活紧张,工作繁重,近年视疲劳、干眼症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低龄化的趋势。虽然视疲劳多不致严重影响视力,但若不注意,会令眼睛十分不适,甚至可能导致青少年近视发生或度数加深,有些时候视疲劳也是一些眼疾的表现,因此这一问题亦是不容忽视。而这个问题的治疗并不复杂,只要平时注意正确护眼,视疲劳及干眼的症状多可“不药而愈”。
智能手机在提高经济收益、收集公共数据、实现全球化等多个方面带来益处,作为高科技发展的新媒介,手机是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有利补充。
然而,社会在面对每一项开创性技术带来进步同时也需要有准备面对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智能手机也不例外。
人类创造的手机新文化和新科技渐渐暴露出问题和缺陷,甚至对人们形成约束。所幸我们已经发现并认识到这些问题,也针对这些智能手机带来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初步方案。
相信国家乃至全球在对问题和缺陷不断修正改进的过程中,将推进人类优秀文化不断向前的发展。
总体而言,预防胜于治疗。手机使用者应充分了解智能手机对眼睛所存在的损害风险以及护眼知识的普及对预防智能手机对眼睛的损害至关重要。透过学校及公众科普教育和宣传,做到预防胜于治疗,减少不当手机使用,避免造成眼睛损害。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7
版权所有
说明:APJO 拥有本页的版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作商业用途。本页或会载有由第三者提供的资料或连接至外界网站。這不构成 APJO 与第三者的任何合作或联系。本页所提供的资料只供参考。APJO 可能会会随时修改本页的内容。因使用、误用或依据此页的资讯而导致的损失或破坏,APJO 概不承担任何法律、义务或责任。
林顺潮教授: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亚太眼科学会前任主席、世界青光眼学会理事会理事、亚太眼科医学杂志总编辑、国际矫视手术学会国际委员、亚太视网膜黄斑学会秘书长、亮睛工程慈善基金创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