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功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为啥封不了侯还以自刎谢幕?

一生戎马倥偬,无奈自刎谢幕。

飞将军李广,从军四十载,大小七十战,却不得封侯,横刀自刎后更是为史学家所叹惋。

这位令敌人匈奴闻风丧胆的飞将军,为何一生如此悲剧?坐拥赫赫军功,封个侯就那么难吗?

· 能力不足·

应该说,李广个人的功夫还是很强的。

前129年汉武帝遣李广等四人出击匈奴。李广兵败被俘,匈奴骑兵将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的网兜里拖行。李广装死,看准机会纵身跳上旁边匈奴少年的马,推下少年,夺弓而去,向南飞驰数十里找到残部。匈奴骑兵来追,李广以弓射杀追兵,得以逃脱。

李广武艺高强,但他是带兵打仗的指挥官,相比之下,自己的武力值反而其次,白袍将军陈庆之就不擅弓马照样横扫北魏。

作为将军,指挥更必需。

而李广的指挥…

指挥是一门艺术,韩信敢对刘邦夸口多多益善,一是他本人极度自信,二就是他引以为傲的指挥能力。

将军常有,而战神不常有。

而在军事指挥上,部队的军容和协同能力对战争的胜败太过重要。在那个通讯很不发达的时代,想达到千万人如一的境界太不容易,所以汉朝行军打仗有专门的幕府文书,相当于战地笔记,包括士兵的个人特质,如姓名相貌,患病情况,伤亡情况等,可谓不厌其烦。

这虽然费事,但保证了将领能详细了解军中情况,一旦开战能够指挥得得心应手。

而李广身为大老粗,感觉文书太过束缚,所以弃之不用,军中条令能简则简,这导致了李广不能根据军中情况制定合适的战略,军容什么的更不要指望。

而一旦李广调离或者阵亡,后继将领对这支部队基本是一脸懵逼的。这样的条件下常打胜仗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李广的老同僚程不识评价说:“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

(图)李广,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

李广个人武力很强,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正是由于武力强,加上过度自信,每逢交战,李广都喜欢把匈奴骑兵放近了打。如果自身兵力占优,或者士兵素质可以以一当十,取胜是妥妥的。

但事实是,匈奴靠近时,由于平时治军不严,李广能临危不乱,而士兵就难以指望了。

紧张状态下不会爆发,只能爆裂。

且匈奴以骑兵见长,来去如风破坏巨大,不狙杀于百步外,对方就马上冲过来白刃。

在李广的职业生涯里,白刃是常事。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消耗战下的胜利,焉能服众?

而且,因为接敌距离过近,李广经常被包围,甚至被敌人俘虏,这样的作战方式,皇帝怎能放心置于高位,号令三军?

两国交兵,根本是拼实力,而主要还是拼战略战术。

汉武帝作为最高领导,制定的是战略,而李广却不是一个好的执行者。

匈奴入侵时,身为一郡镇守带部队离开驻地追逐三个射雕者。虽然最终消灭了这支战斗小组,却留下了细思极恐的漏洞:若射雕者是调虎离山,李广离开后对方赶在夜里来偷袭,那李广可就不是封不了侯那么简单了。

没有大局意识,不能充分领会领导的意图,这也不能怪领导“有眼无珠”了。

《史记》记载,在汉朝,封侯需要达到以下标准:

①捕斩敌军王、相、将军、阏氏等;

②斩敌千级以上;

③在战斗中立有大功;

④父亲在战斗中立大功并壮烈牺牲,儿子可封侯。

而李广的作战方式常常让自己深陷重围,这种情况下,保命都费劲,还谈什么立大功?

而且,军功是凭敌人首级来证明的,李广每逢大战,部队都是基本打光,谁给你拎首级回来?

综合看来,当时的条件下,客观上,李广离封侯条件,还是差那么一丢丢。

(图)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 情商不足·

应该说,在硬件难以达标时,来一点“投机取巧”还是可以“瞒天过海”的,比如毛遂的三寸不烂之舌,比如勾践给夫差尝粪…都取得了巨大的收益。

但这需要一个高情商,而李广…

01

木讷少言。姑且叫做实在吧,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手下有一个“大树将军”冯异,这位将军从不主动表现自己,只是默默干活。

但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好领导,刘秀就是想要这种少说话多办事的好下属。而李广所在的汉武帝时代,可谓异彩纷呈。像东方朔、贾谊等都是能言善辩之人。

《史记》载:“广讷口少言”。在那个沉默未必是金的时代,你不说话,皇帝大人每天日理万机,是很难发现李广这颗明珠的。而且在那个科举尚未出现的时代,世卿世禄是将领和官僚上位的基本前提,最好配合着宫中有亲戚。

卫青虽然年轻时候是骑奴,但是架不住他有个好姐姐啊。伴着姐姐的关系,卫青被皇帝器重,一步步成为大将军,而李广缺少这样的后台,这就很被动了。

常言道“朝中有人好办事”,李广没有这一层关系。有功了没人捧,有罪了没人求情,这是李广仕途不顺的因素之一。

02

心胸狭隘。李广没有一个好定力,一次李广和随从外出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因霸陵尉酒醉,禁止通过并扣留了李广,李广对此事怀恨在心。

适逢匈奴进犯,前线兵败,李广被任命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请求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

这件事将李广睚眦必报的性格彰显得淋漓尽致。

我们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是对待仇人的最高境界是成吉思汗那样的,敌人都能为自己死心塌地卖命。

而李广逞一时之快,让他的名声大打折扣。你不容人,安得人容你?

03

目中无人。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特别是在那个将星如云的时代。

李广的军事能力在同时代的同僚中并不十分突出,正是需要谦虚低调的时候。

而李广从军四十余载,大小战役七十余次,你要让他不倚老卖老,实在有点难,所以这就造就了李广的悲剧。

而且每次皇帝统筹出击匈奴部署,作为偏师的李广,在服从命令上执行的不够到位。

这不仅影响自己的升迁,更会打乱大军的整体作战部署,可能导致反击战的功亏一篑。

而李广的我行我素,让主将如卫青等,比较为难。这种不默契的配合要想得到同僚上司的认可,很难。

从这里也能得出结论:在爬上金字塔顶前,最好还是低调一点,不到位极人臣或者天下共主,嚣张只能让自己死得更快。

(图)卫青。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

· 运气不足·

这是一个不公平的社会,投入和收获往往不成正比。很多人的成功,运气很重要,我们说:“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而李广…

史学大家司马迁在整理记录了李广的事迹后,得出了“飞将数奇”的感慨,间接承认了“命苦不能怨政府”的悲惨事实。

纵观李广的一生,简直就是倒霉的一生,悲剧的一生。

因为李广名气太大,基本每次出击,匈奴都不敢怠慢,结果就是每次都能遭遇匈奴主力。如果这是一种运气的话,那么李广应该笑哭了。

而汉朝方面见李广有这么神奇的功力,索性出战时将精锐交给李广,这下李广中奖的几率更高了。

而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由于李广对匈奴的有力牵制,得以远距离穿插,取得一个又一个千里奔袭的好戏。

这一点上,李广确实为很多将领的上位当了垫脚石。

这也就算了,李广名气在外,但是他的长处还是防守。

这种战法在汉文帝、汉景帝韬光养晦时比较适用。而汉武帝是个不安分的领导,他的梦想就是深入漠北,扫荡匈奴报大汉百年国仇。

进攻是李广的短板,这注定了李广无法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名垂千古。

而且由于汉朝的有力打击,匈奴远遁,与汉朝脱离接触,这让镇守边关的李广没有了打仗的机会,还谈什么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这位老将搭上了大汉扬眉吐气的末班车,可惜他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本应该是“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的壮志,李广却只能“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图)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听过一个笑话,说1800年之前和2050年之后,中国都是最强大的国家,而我们却是生活在中间的250,这句话用在李广身上再合适不过。

当年汉文帝说:“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而汉武帝反击匈奴穷兵黩武后,汉朝再次进入休养生息的安定阶段,这也是李广的用武之地。

可惜,天不假年。

皇帝的眼光很独特。汉武帝作为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立志彻底消灭匈奴,为汉朝赢得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他大胆起用卫青、霍去病等年轻将领,特别是霍去病,年少英武,战功赫赫,深受武帝喜爱。

而李广,作为一个三朝老将,在汉武帝眼里,缺少了进取的精神。因此武帝和李广,一直擦不出热烈的火花来。

而且每当武帝想要趁机擢升一些将领时,李广表现总不尽人意,以至于终于有人捧李广了,武帝都将信将疑。

因此,武帝对李广并不太感冒。

面对着掌握最高权力的天子,李广只能认命。

(图)《盟誓》:据《汉书.匈奴传》:元帝初,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曾与呼韩邪单于盟誓曰:自金以来,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如敢先背约者,受天不祥!作品将盟誓场面,以艺术呈现,作为两个民族悠久情谊的见证。

如果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年迈的李广已经不适合武帝时代的豪情壮志,那为什么,长期坚持在前线,为守护大汉而鞠躬尽瘁时,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是皇帝不识货,还是李广能力差?

每逢看到这里,我都涌上一股莫名的悲伤感。

这个世上,说不好的事情太多,李广的故事,相信也不是个例,我们只能期盼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至始至终,李广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军功和遭遇成为后世热议不衰的话题。

相比于王维《老将行》中:“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的叹惋,我们更倾向王昌龄的《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

正是由于这位老将提剑卫朝无怨无悔,才有了我们对他的鸣不平,以及对他的由衷敬佩。

“世界上的幸福都是一样的,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幸。”这大概就是李广式不幸吧。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 文:涩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