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帅影院剧透社原创!
杨洁导演去世了。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在北影节刷片。
波米给我发了一个六小龄童老师的微博,这天的北京又盖上了层散不去的阴霾。
六小龄童还发出了若干张自己和杨洁导演的合影。
杨洁导演是1929年生人,就在前几天,还刚度过了自己88岁的生日,没想到如今就已经天人两隔,世事无常。
由杨洁导演,六小龄童等人主演的86版《西游记》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我想很少有人没看过,甚至都不止一遍的看过。
尤其是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西游记》就是成长年代的重要陪伴。
趁此机会,我们回顾一下这部收视率曾达到89.4%,被重播超过3000多次的经典:央视86版西游记。
据说这部电视剧的拍摄动机,是1978年日本拍了一部《西游记》,急坏了当时的国人——我们国家的古典名著,怎么让邻居给先拍了?
所以,当时中央台拍《西游记》,可以说是领着“政治任务”的,而临危受命的,就是导演杨洁。
(1978年日版西游记)
可命令有了,装备却没跟上。
从开拍到杀青,西游剧组一直都只有一台老式的300P摄影机,种种原因造成这个问题从没得到解决。
那时候可没什么升降机,滑轨这种东西,想要拍从上而下的俯拍镜头,只能把摄影师绑在椅子上,慢慢用绳子吊下来。
还记得在《三打白骨精》的段落里,有个情节是孙悟空被唐僧念紧箍咒,捂着头原地打转。
拍摄的时候,杨洁导演让六小龄童顺时针转,摄像师扛着机器逆时针转,从而拍出了晕眩的效果。
后来杨洁导演回忆:
她带着拍完的西游记去日本考察,日本同行问她,看你们的《西游记》机位有很多角度,你们一共有多少台摄影机呢?
在得到只有一台的答复后,日本同行根本不敢相信。
而经费不足、条件艰苦,当然不止体现在摄影机上。
《西游记》是个幻想题材,需要大量“腾云驾雾”和特效处理。
为此,剧组派了导演杨洁和摄像师王崇秋到香港学习怎么吊威亚。
因为时间有限,他们只简单地看了几天,就回来照猫画虎,边实践边自己琢磨和完善技术。
因为经费有限,吊威亚的钢丝长期使用磨损严重也舍不得换,结果就很容易发生意外。
有一次,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在吊威亚时钢丝断裂,直接砸到了在下面仰拍的摄影师王崇秋身上,王崇秋当场昏死过去。
而吊威亚最多的六小龄童老师也没逃过此劫,以至于剧组里只要吊威亚没出过事的演员都得“好好庆祝”一番。
还有那些孙悟空闪转腾挪的变化法术,又是怎么拍的呢?
当年,央视从美国进口了一台当时最先进的“蓝幕抠图”特效机,ADO。
《西游记》里“除妖乌鸡国”段落孙悟空变成小猴子的戏份就是它的功劳。
可剧组发现,特效机出来的角色都和纸片一样,不是立体的,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和特效机配套的,有一款软件,他们没买。这款软件要5万美元,这对缺少经费的剧组来说,无疑是天价了。
所以最终《西游记》留给我们的,就是这些现在看起来极为粗糙,但在回忆中依然神奇的“纸片人”。
拍摄中的困难,几乎让每个成员都吃尽了苦头。
我们熟悉的片尾曲中出现的那个瀑布场景,唐僧师徒四人在拍摄时差点从那滑下去。
因为只有一台摄像机,所以剧组的进度非常缓慢。
碰到夏天,带着一身道具的孙悟空或猪八戒,汗流浃背,却不能把道具脱下。
唐僧的坐骑是白龙马,但剧组找不到白马,只能用一匹黑马刷上一层白漆代替。
结果,白龙马每次到水里,不是蛟龙入海,而是由白返黑——从河里站起来,又是一匹黑马。
就这样,工作人员“战胜自我”,艰难挺过了前15集的拍摄。
这时候却发生了很大的意外,央视觉得拍这么多就足够了,于是要求剧组结束拍摄,直接收尾。
为了能完成自己的作品,杨洁导演反复与央视领导争取,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如果你们能自己争取到贷款继续拍可以,但钱,你们自己想办法。
(西游剧组与央视的关系,就像这几根小小的细线,互相牵扯,复杂多变)
这时候,《西游记》剧组的制片副主任李鸿昌找来铁道部十一工程局帮忙,争取来了300万元拍摄资金,让这部作品得以延续。
杨洁导演为了表彰李鸿昌的贡献,让他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蜈蚣精。
多才多艺的李鸿昌,只是当时诸多德才兼备好演员中的一个。在那个艰苦环境下,大家都贡献了自己最大的能量。
《西游记》是个“群戏”非常多的故事,可上哪去找那么多演员呢?
演员好找,可给不起那么多钱。
没办法,剧组几乎每个演员都得“身兼数职”,一会扮神仙,一会又成了牛鬼蛇神。
唐僧的扮演者之一徐少华,算是其中演的角色比较少的,一共三个:唐僧,唐僧的爸爸陈光蕊,东海龙王。
另一个唐僧的扮演者迟重瑞,演过四个角色:唐僧,井龙王、天庭文臣、沙僧(《传艺玉华洲》)。
饰演沙僧的闫怀礼老师则更是学会了“七十二变绝技”一般,一口气扮演了太上老君,千里眼,西海龙王等近十个角色。
还有马德华老师,就像那个会三十六变的猪八戒,一人分饰包括天蓬元帅,强盗,高昌国使臣等14个角色。
至于大师兄,“齐天大圣”六小龄童就更厉害了,包括长安茶客,总钻风,白无常以及道士等17个角色都是他演的。
这么拼命,演员们岂不是能赚不少钱么?
当时的剧组可不像现在。
没有助理,没有保姆车,更不会有什么特别优待,“耍大牌”这种事还是个科幻用语。
就算是“神通广大”的孙大圣,六小龄童,在完成拍摄后,也得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把几车皮的设备工具搬回仓库。
剧组每顿饭的标准是5毛钱。到广州这些改革开放前沿地区拍戏,一碗饺子2块5,才6个,男生根本吃不饱,导演自己掏钱给工作人员吃饭。
当时六小龄童作为当之无愧的头号男主,演一集的报酬是80元。
在“傻白甜”和“小鲜肉”充斥的屏幕,在用替身甚至抠图就能“主演”一部电视剧并轻松拿下亿元片酬的年代——
也许已经很难想象从1982到1986,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些人拍完了一部作品了吧。
2013年,导演杨洁出了一本回忆录,叫《敢问路在何方》。
书里有这样一段话:
“时间久了,一切都在前进。现在的事物变化太大,大得我都觉得跟不上它了。电视特技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电视剧的资金投入,成千上万元。
现在的价值观也完全不同了——金钱至上,名利第一。引导人们积极性的是金钱。
在如今人们的眼里,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也许都是‘傻帽’。除去几位主演得到了他们辛苦付出后的回报以外,其他人虽辛勤劳动,却默默无闻。”
她说,时隔30年之后,她之所以愿意把拍摄《西游记》的艰苦经历写下来,就是希望告诉人们,曾经有那样一些人,是这样工作的。
“你认真演戏,观众们就会认真对你。”
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还在纪念杨洁老师,继续讲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那个《西游记》台前幕后故事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