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守槃:神机妙算的导弹怪杰

导弹发射失败,而且是连续三次失败,该怎么办呢?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把发射导轨锯掉1.2米即可,你一定会觉得他是个痴人说梦的怪人。然而,锯导轨的事儿还真的在“航天四老”之一的梁守槃身上发生过。

梁守槃(来源:光明网)

1966年底的一天,导弹发射场万里无云,好天气给科研人员们带来了好心情。我国研制的海防导弹“海鹰1号”被装上发射架,整装待发。随着一声令下,导弹在轰鸣声中如离弦之箭一样飞了出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它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打中目标。

“再来一枚吧!”大家都说道,毕竟失败是常有的事儿,说不定第二枚就成功了呢。可经过仔细检查和调试后,第二枚导弹再次玩起了捉迷藏。这下人群开始骚动起来,一番讨论后大家都认为是由于气温太低,雷达受到了影响。

既然如此,那就来年天气转暖再战吧。可到了来年五月,第三枚导弹发射还是失败了。尽管人们头上是蓝天白云,但心里却乌云密布:明明是严格按照苏联人的导弹仿制的,咋到了中国就水土不服了呢?当众人纳闷之际,一辆军用吉普车疾驰而来。从车上走出一位长者,他眼睛明亮,身板敦厚,虽是一副工人老师傅的模样,但没人不认识他,他正是闻名遐迩的导弹技术专家梁守槃。

“海鹰1甲”飞航导弹(来源:环球网军事)

只见梁守槃走到发射架前,先是绕着发射架走了几圈,然后转身问问身边的技术人员,又拿起笔算了算。没多久他便对大家说:“你们把发射导轨锯短1.2米就行了!”很多人对梁守槃的回答将信将疑: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解决了高大上的导弹难题?梁守槃看出了众人的疑惑,继续说:“试一下不就行了吗?”于是发射导轨被截掉1.2米,导弹再次上架,瞄准目标,成了!

原来,导弹发射架也是仿制苏联的,梁守槃计算发现,由于发射架过长,在发射时会产生剧烈振动,导致雷达撞击弹体造成损坏,如此一来,导弹发射出去后就像一个盲人,自然打不到目标。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但却只有独具慧眼的梁守槃在第一时间找到了问题症结并给出了最巧妙的解决方法。

梁守槃领导研制的“海鹰2甲”飞航导弹(来源:环球网军事)

其实,在此之前梁守槃便有了“导弹怪杰”的尊号,他在科研上表现出来的种种奇思妙想总能令人击节赞叹。

1960年,苏联从中国撤走了专家,还在襁褓中的中国航天事业开始自力更生,但整个研究团队中除了钱学森几乎没人见过导弹,想自力更生谈何容易。当时担任火箭发动机研究所所长的梁守槃也面临一个重大难题:发动机贮存燃料的容器需要耐高压抗腐蚀,可国内压根儿就生产不出制造这种容器的特殊材料。发动机所里人人都在想办法,方案倒是提了不少,却都被逐一否定了。作为所长,梁守槃也是夜不能寐,毕竟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不解决好发动机的问题,火箭上天完全就是妄想。

一天,冥思苦想中的梁守槃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叫喊声,他走近窗边,看到一群人在踢球。梁守槃凝视着在人群间穿梭的足球,顿时来了灵感:足球之所以既耐磨又有弹性,原因在于它里面是一个有弹性的内囊,而外面则是一层柔软耐磨的皮革,既然找不到既耐高压又抗腐蚀的材料,何不像足球一样采用双层结构呢?

在梁守槃和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双层结构的容器很快就造了出来,其里层采用抗腐蚀性能好的铝材,外层则采用了强度高、耐高压的钢材。经过试验,双层结构的容器完全符合要求!

抱着足球的火箭:多亏了足球,我才能上天啊(网络图)

足球和火箭发动机,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事物,却在梁守槃的“异想天开”中有了联系,顺利解决了制造燃料容器的难题,从而大大加快了我国研制火箭和导弹的进程。

类似上面的事儿在“导弹怪杰”梁守槃身上不胜枚举,神机妙算的他还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比如大胆提出了离心泵并联和使用偏二甲肼作燃料的设想,使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进入实用阶段,后来他还成功研制出技术先进的超低空超音速导弹,被外媒称赞为“最令人惊讶的导弹”。梁守槃就像一位技艺超群的钢琴大师,他长于巧思、勇于独创的演奏,让导弹研发中每一个难处理的音符都发出动人的旋律。

梁守槃领导研制的“鹰击8号”超音速反舰导弹(网络图)

同梁守槃一样,《黄纬禄:不惧失败的“导弹医生”》面对失败,也从不畏惧逃避,总能勇担责任,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收获最终的成功。

--------------------------------------------------

人物小档案:

梁守槃(1916.4.13 – 2009.9.5),“航天四老”之一,导弹技术和发动机技术专家,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中科院、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有《发动机动力学》、《飞机发动机设计》、《内燃机》等教科书,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20世纪50年代起从航空转向航天,参与创建了我国的导弹与航天技术事业,领导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海防导弹,被誉为“中国海防导弹之父”。

名言:

我们中国的科技人员脑子绝不比外国人差,解决问题只要不盲目迷信,善于运用理论、敢于创新,经过严格试验的验证,办法总能找到。

参考文献:

[1] 胡士弘.航天英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杨小林.梁守槃对中国导弹事业的贡献[J].科学学研究,1994,12(4):76-79.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