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几天我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徒步,没有条件写文,所以发下个人近期的学习思考。
三月最后一周,我参与了地心引力工场的新媒体学习,谈到新媒体让我想起了2014年毕业之前的一份工作就是在良品铺子做新媒体运营,当时从0到1搭建微信商城,也尝试了一把运营百万微信大号的感觉,还在武汉参与组建了汉派自媒体联盟。
而关于新媒体的学习我认为重点还是在思维方式上,关于基础的技能手法,一月的实战基本都能掌握的七七八八了。记得我的互联网创业之路,是从微博校园开始的,当时成立工作室,运营了二十多所高校的非官方微博,后来是做校园微信公众号。13年的时候,一个身份证还只能注册两个公众号,于是为了这批帐号,想办法弄了一堆家人朋友的身份证。而当下新媒体领域无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载体也变成了两微一端。
首先关于新媒体,从名字上很好理解,在互联网新技术手段下的媒体,而非传统的电视、广播媒体。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自媒体,是指以各种新媒体为载体的个人媒体的统称。新旧媒体最大的区别为信息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是向受众传播新闻,是自上而下的“广播”模式;而新媒体是点对点的模式,传播者和受众者身份界限逐渐模糊,为一种互播模式。接下来我分享下几位新媒体人的课后心得。
大象公会黄章晋
深度长文如何在社交媒体传播
课后心得
大象公会的文章一般都较长,这点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很难做到,而其却巧妙的运用了人们的分享与炫耀心理。早期门户网站上阅读量高的文章,一般都是带有三俗、噱头和一些热点性的内容;而如今的朋友圈却不是如此,因为朋友圈分享是一种个人展示,展示个人在熟人社会中建立的物质和精神面貌。人们在朋友圈中表现的往往比真实生活更文明、更富有、更高尚。
因此我还有些朋友,专门去学习微商从业者如何发朋友圈的,合适的文字、图片搭配能让曝光效果大大提高。而朋友圈内有很多转发罗辑思维、咪蒙或者马云等名人的文章,无疑是在彰显自身的思维和态度;同样的像昨天发白百何相关信息的小伙伴,除了表达个人态度外,也在显示自身的消息敏锐度。
因此大象公会的长文很符合一类人的转发需求,彰显自己的学识。另外关于文章内容除了深度思考外,还需抓住用户的几个心理需求点,分别是:恐惧、激动、新奇和困惑。并且作为长文,需要不断设置悬念,以留住用户,推动整体的阅读。
iH5刘文中
社交媒体营销那些事
课后心得
关于H5的应用这两年引来了爆发,回想三年前,H5更多的应用只是一个活动报名工具。而当下做社交媒体上的营销需要注意的是将创意和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出有效的决策。
上月朋友圈被薛之谦的H5刷过一波屏,而第一次被H5惊艳到的是在2015年吴亦凡的一个H5,没想到创意+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社交营销玩成这样。而我由于2016年的插座学院的开学大课,我开始关注胡辛束的观众号,在2016年12月其推出的“口红猜色号”H5也比较经典,与阿芙合作推出50个颜色的口红,H5游戏参与度相当火爆。
而这些好的传播营销,都有着大致的路径,那就是人群分析-创意策划-投放计划-数据分析四个基本步骤。类似我上面提到的,薛之谦、吴亦凡等KOL为点的精准营销,需要对粉丝群体进行分析,并做AB测试,通过数据反馈来不断优化。
而像胡辛束与阿芙合作的这次营销,很好的把握了用户心理,体现在了有趣(新、奇、特、异、宅、贱、基),有用(干货、案例、报告、素材),有热点(娱乐、影视、IP、人民),有利益(红包、优惠券、荣誉体系、会员系统),有共鸣(从众、虚荣、好色、贪婪)五个点上,值得我们借鉴。
深夜发媸 徐妍
从新媒体小编到百万粉丝那些坑
课后心得
徐老师的课已经听过好几次了,但本次讲的更多的则是其复盘个人经历,从实习生开始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单纯分享自己写的文章,后来赶上一波微信红利,不断的转换帐号方向,关注数据增长,帐号粉丝越来越多,后自己创业全心投入自媒体圈。
关于自媒体从业者而言,帐号的定位,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有利于传播的,且有足够多素材,可以长时间输出的。其在15年时写的那些小黄文,有利于传播,被很多用户熟知而关注,可是这个并不可做到长期输出,因此整个号,在定位上发生了两次改变,从文艺到情感,又从情感到时尚。并且深夜发媸 发展至今,已从单帐号变成了矩阵,商业模式从广告开始向矩阵转型。
谈到做新媒体遇到的坑,徐老师将其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有据泡沫,平台多到泛滥等;而内部则是盲从风口,瞎追热点等。
当新媒体被企业看重,开始商业化后,相应的阅读量等指标被重视起来,于是出现了大量刷量的公司,导致数据层面出现严重泡沫,影响运营者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另外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始做内容分发,吸引运营者入驻,导致浪费大量无效时间。在选择分发平台方面,徐老师给出三点建议,1.平台用户量足够多;2.用户可以关注订阅,实现沉淀;3.平台定位与所写文章较为匹配。
而关于内部遇到的坑,徐老师建议找到自己擅长的,深入进行,进行沉淀,并非所有的风口都需要追。
新钱 左志坚
论网红的自我修养
课后心得
记得之前周星驰的一部电影《喜剧之王》中,提到了一本书《论演员的自我修养》,而当下自媒体的爆发,给了很多人一个机会,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想成为网红。据QQ浏览器之前的调查数据,95后群体中,过半数人想成为网红,让人大跌眼镜。
这节分享课,详细的介绍了网红的优势及塑造路线,网红其实是一个较为大的概念,除了通俗所指的网络红人外,也指一个细分领域中的KOL。当下随着外部信息分发流量的崛起,很多微信大号的阅读量都出现腰斩,但是网红号则少受影响。
想要成为网红,需要做到基础的三点,有料、有趣和价值观。有料是指有专业的知识、独立的分析框架和逻辑,并有前瞻的预见力。而有趣则是语言简洁、幽默,能够将复杂的事物形象化,并且能够通晓文化,引用网络热点。关于价值观,需要贯穿始终的体现,对热门事件有鲜明的态度,非常鲜明的价值立场。
想要做网红的小伙伴,可以想办法训练自身的这三项能力,不过首先要放弃自己将网红就视为网络女主播的狭义理解,以个人经历而说,把自己打造成KOL,很有利于职业发展和资源积累,但需要长期的思考和输出,非一日之功。
CMO训练营 班丽婵
付费社群的变现路径
课后心得
2015年社群一词开始火热,2016年随着知识付费的浪潮,被视为社群经济的元年,但做社群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做一个好的社群需要大量资源的积累与长期不断的运营。而当下有大量所谓的社群,由于创办者一开始就缺乏清晰或正确的规划,导致沦为广告党充斥的存在。
我们先复盘下,营销1.0时代用户的行为是知道-了解-购买,先有知名度,让用户知道了解产品,再培养其对产品的美誉度,最终形成一定的忠诚度。而营销2.0时代,用户的行为是互动-粉丝-传播,变成了先拥有忠诚度,再辅助进行传播。可见在工业时代和移动社群时代,品牌的传播路径是相反的。
于是,当下不少企业正在尝试将内容、社群、商业进行有效的融合,内容是媒体属性,作为流量的入口;社群是关系属性,做流量沉淀;而商业是交易属性,将流量进行变现,产生价值。
关于社群如何去做,每个好的社群都有不同的策略,而共同点还是马云最近反复提到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群内是什么样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做什么?具体的社群运营方面,本节课老师提出了,1.一对一沟通为核心,每个用户都重要;2.百闻不如一见,建立线下强关系和中关系;3.把关系放在心里,而不是在数据库里。
作者孙凌,互联从业者,资深校园市场专家,时间管理达人,坚持终身学习,每日分享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