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式20mm反坦克步枪为何在诺门坎不起作用

相比于臭名昭著的“神风特攻队”等残忍战术,二战期间日军的装甲和反装甲武器却几乎无人知晓。毕竟这个国家在整个二战期间也只生产了5300余辆坦克和2800多辆装甲车,其中产量最多的九七式中型战车加上改型也只生产了2207辆,根本不及美苏等国的零头。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当20mm级别的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PVG M/42、芬兰的拉蒂L39、瑞士的索罗通S18-100/1000以及德国仿制版S18-1100这些反坦克步枪名誉世界的时候,日本的九七式20mm反坦克步枪却始终默默无闻。

平心而论,当时世界上20mm级别的反坦克步枪并不多,而日本却在1935年6月开始着手研制新型反坦克步枪时就将口径定到20mm这样的极限级别,着实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原来是当时的日军情报出现了问题,他们误以为苏联的新反坦克步枪使用了20mm口径,所以专门研制20×124mm新弹药,而事实上苏联最终使用了14.5×115mm弹药,并成为后世的高射机枪弹。

于是新的反坦克样枪在1936年3月就由小仓兵工厂试制完成,但技术指标直到1937年7月才确定,该枪最终于1938年2月被定名为九七式并量产。九七式反坦克步枪战斗全重59kg、全长125cm、表尺射程1km、射速7-12发/分、由双排双进7发直弹匣供弹、最大初速870m/s,可在350m距离上击穿30mm镍铬合金钢装甲板。其弹药种类包括九七式穿甲曳光弹、九八式高爆曳光榴弹、一〇〇式穿甲曳光弹、一〇〇式高爆自炸曳光榴弹等。

此外该枪还配有类似九二式重机枪的携行架,标准的战斗分队由9人构成,4人携行、4人背负弹药箱、1人负责自卫。但是由于采用了扁圆鸟笼状制退消焰器这样的复杂设计,一挺九七式的造价竟达6400日元,相当于80支三八式步枪,导致该枪截止停产也只生产了400挺。这就不难理解当1939年8月20日苏军在诺门坎发动总攻时,这种性能并不弱的反坦克武器不能发挥作用,因为它数量稀少而苏军却在当日投入524辆BT和T-26坦克,而且在开阔草原地形上九七式根本没有很多的开火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