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历代地质学家、学者的观点,较一致的认为湖北绿松石矿多为次生淋滤型矿床。从理论综述,大概有以下成因。
(一)成矿物质来源与种类
绿松石是铜和铝的一种碱性磷酸盐矿物,其形成一定要有铜、铝和磷三个必要元素。绿松石形成地区的岩石中一定要含有上述三种矿元素,特别是磷比较稀有,而且是可溶性的。符合这些条件的岩石可能是一些酸性的火山喷出岩和含福矿物磷灰石的花岗岩,也可能是含磷的沉积岩变质岩。在我国绿松石形成的鄂豫陕交界地区,在大量含碳、泥硅质板岩和硅质板岩中,含有较多的磷结核,被认为是绿松石的含矿母岩,可以为绿松石提供物质来源。
(二)风化作用
风化就是地表附近的富含成矿物质的岩石,经过温度变化、水、植物的影响,变得疏松、多裂隙、多孔隙的过程。含铜的母岩中由于过去的地质作用节理裂隙发育,更加速了风化过程。含矿母岩风化后多孔、多裂隙,其成矿物质才能被林滤出来。
(三)林滤作用
没有溶液,成矿物质不能从岩石中汲取出来。将成矿物质从岩石中汲取出来的方法就是林滤。林滤的水来自自然降雨,雨水降落并渗入地下,流经地下火山岩体,汲取了酸性物质,并得到温度的提升,形成弱碱性并有一定温度的溶液。这种热的酸性溶液,流经风化后多孔、多裂隙的含矿岩层,成矿物质(如铜、铝、磷等元素)被溶解,形成含有铜、铝、磷等元素的溶液。
(四)搬运作用
溶解了含矿物质的溶液需要搬运、聚集到成矿区。搬运离不开开路。所谓路就是含矿水溶液流动、聚集的路,这个路就是断层。有了断层和必要的地势条件,含矿水溶液通过断层流动,在一定区域聚集,这就叫成矿物质的搬运。湖北绿松石富集带都集中在断层附近或断层下盘,矿床分布在断层的挤压破碎带中呈串珠状、藕节状成群层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