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血狼犬》让很多人看到西北的狗、狼,以及汉子。
于是想起关于西北的描述:“西北人不忌讳贫穷,他们敢于承认贫穷,他们没有被贫穷吓例的半点悲观情绪”。片中黄宏饰演的朱广生正是这样的人物,为了防止人盗木偷猎,他专门训练了一批狼犬。他看待狗的地位比家人还要高,为了养狗倾家荡产,和妻子离婚。朱广生对狗的感情有从职业属性到生命属性的转移。片中有一个酒局画面,满桌的大块狗和酒,主人一句上“上狗肉”,朱广生甩袖出去屋。他不能接受对狗的亵渎,更甭提吃狗肉。曾经有警察和他商议把狗场卖了,被差钱的他坚决给否了。他认为,养狗不仅是看家,还可以看林。
朱广生为何对狗如此看重呢?其实镜头从一开始做了铺垫,广阔荒凉的土地,在路上,有时候马有比车管用,因为路是无穷无尽的茫茫雪色,偶尔一辆车过来,声音会响彻群山,仿佛外来侵袭者。说到底,这片土地到底谁是侵袭者,人,还是狼?说不清。进入冬天,肉对人很重要,对狼当然也重要。所以,就免不了有偷猎者。偷猎者不光是为了果腹,还要赚零花钱,他们的手段很残忍。成年狼杀,小狼杀,母狼也杀。不光狼看不下去,人也看不下去。狼看偷猎者的眼神是坚定又仇恨,人看偷猎者是鄙夷气愤,狗负责守护主人。
《血狼犬》的故事取自“西北犬王的真实事迹”,本片的演员朱林正是西北犬王的女儿,她在剧中饰演朱广生的女儿。朱林2岁就开始接触狼犬,9岁与狼同笼表演,当时是中国最小的训犬师。整个电影的写实度颇高,镜头极为真诚。艺术是凌架现实上的,它在输出现实的同时,也沿着一个清晰的故事线倒给展现给观众。在狼、人、狗相博相杀的时候,这些独特的情节更为真实。被死亡袭到心头,在被狼吃掉还是奄奄一息的临界点时,朱广生终于开始怀疑人生,伴随夹杂着喘息、尖叫的声音,扣人心弦。
本片的主演黄宏凭借喜剧小品被观众喜爱,这次的表演和以往作同自嘲角色式的喜剧不同。从银幕上和狗相处的融洽程度来看,可见黄宏为电影做了大量的功课。朱广生在片里的形象又倔又梗直,有着西北爷们的烈与纯。故事人物从一开始就是讲足了架势,包括两个男人之间不可调和的恩怨也摆上台。从两个男人之间,我看到他们对赌的是谁能够伤害彼此重一点,谁的立场都涉及到一个极为坚定的理由。
西北男人的烈与倔是根深蒂固的,因为天气地理等诸多原因造成他们维系某一个思维会长期停留在相应的层面。这或许谈不上人性的层面,现代的个人英雄总是突出个人,细读哪些故事,不难发现所有的文字里一个人的形成与环境息息相关,所以环境也造就了狗是烈狗。这名叫蓝波的狗在朱广生家里不仅有狗窝,还有专属的饭碗。人是臭脾气,狗也是自脾气。一次警察所长到朱广生家做客,朱广生炖了一锅刚杀好的羊肉,热气腾腾,吃的正欢,蓝波冲进来狂吠不止,原来所长用了它的碗。这样的狗,这样的主人,简直是绝配。本来所长听到他用的是狗碗已经够扎心了,朱广生还偏偏补一刀:“有时候,狗比人干净!”。
守林员朱广生的“轴”让他自己产生了道德神圣感,在这种律已教条的自我约束和动物情感寄托下,他变成了没有同类的人,或者说他的同类是狗。而偷猎者刘向京有跟班,又喜欢上了朱广生的女儿,故事开始五味陈杂起来。到底是守护正义的错,还是要融入在这污浊的社会中,一直到狼的威胁出现,这个命题的答案才真正揭开。人永远不可能像狗一样守护正义,守护主人。人有牺牲,有怨恨,而狗可以做到对怨恨视而不见,在行动中脚踏实地。当蓝波的血染红了西北的雪,为救主丧命时,那些因狗生的缝隙偏见都放下了。在西北,确实要有狼的耐性,和狗的烈性。《血狼犬》里西部独有的酸涩,它的犀利与带血令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