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问题更聪明”?看看心理学家怎么说

我们都听过一句老话,说聪明的孩子都爱提问。

这一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提问是孩子主动探索世界的方式,能提出问题,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但问题是,每个孩子总会经历一段「自动播放提问机」的时期,一天到晚地「为什么」。

身为家长,高兴之余也烦恼,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招架?

想要解决「怎么办」,那我们先要明白,孩子爱问问题有什么好处?当他们在问问题时,到底在问什么呢?

1提问有什么积极作用?

①信息MAX!提问可以使孩子从更多人那里获得信息,而不只是依赖教师或者父母的指导;

②天然的社交机会!因为孩子可以通过提问开始参与陌生话题的讨论,这提供了信息交换的机会;

③训练表达和思维能力,即便是那些在我们看来毫无逻辑的问题,背后也有他们思考问题的条理;

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孩子最爱问哪类问题?

01 感知类提问

这类问题会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比如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孩子会指着西红柿问「为什么西红柿是红色的呢」、「为什么黄瓜长长的呢」、「为什么土豆比萝卜小呢」等等。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保留着形象思维的特点,思考的东西主要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主,基本上问题都围绕着事物的外部特征,如颜色、长短、大小等。

02 属性类提问

这类问题主要发生在孩子开始思考某一类事物的属性究竟是什么的阶段。

比如孩子可能会问「西红柿是蔬菜还是水果呢」、「西瓜是水果吗」、「玫瑰花是植物吗」等等。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能够跳出事物的若干外部特征和某些内部特征,对熟悉的事物进行本质特征的概括,问题主要围绕着事物的内在属性,如是什么等等。

03 知识类提问

这类问题会发生在孩子遇到自己刚见到新鲜事物或不明白的事物的时候。

比如孩子在吃糖果的时候突然发现事物包装袋上写了一个英语单词「apple」,就会突然问大人「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又比如在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剧中人物失去,便突然问「人死了有灵魂吗」;还有的孩子会问「地球之外的宇宙,有外星人吗」「猫猫真的有9条命吗」等等。

这时候的孩子的问题主要围绕着自己感到新鲜且不明白的事物上,他们通过问问题的形式寻找答案,是一种渴求知识的态度与表现。

04 逻辑类提问

这类问题主要发生在孩子开始思考比较复杂的事情的时候。

比如去郊游的时候,孩子看到河里的小鱼游来游去,如果小鱼突然不动了,这时候孩子就会问「小鱼为什么不游了」、「小鱼累了吗」等等。

这是孩子关于某事物突然发生的原因的思考,表明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不断完善,抽象逻辑思维在不断发展。

3我们应该怎么做?

孩子的求知欲弥足珍贵,我们一定要精心保护,当好孩子的第一本百科全书。

不过,能做到「十项全能」的家长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也非坏事。但,最忌讳的回答就是「这有什么好问的?」

正确步骤如下——

第一,耐心地倾听提问

听,是第一步。面对孩子的提问,一定要热情细心,积极鼓励孩子表达,即便这个问题看上去稀奇古怪。

比如,有的孩子会问「猴子进化为什么会变成人,而不变成大猴子呢」,这时候就算我们不能圆满解答,也要表现出对他所提问题的兴趣。

第二,适当反问引导思考

面对孩子反复提出来的问题,有时我们也可以不用急于表态,而要以此为契机把孩子引入到对科学问题的讨论中。

之所以不轻易地肯定或否定,是因为肯定和否定都意味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已经结束。我们可以说:「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如果孩子提的问题有水准或是具有思考价值,或孩子自己进行思考,甚至找出了答案,那我们要及时地给予强化。

比如,孩子问:「这几天幼儿园里有一个小朋友没来上学,为什么呀?」我们回答:「那你觉得是为什么呢?」这时候孩子就会开始想:「可能是他生病了吧。」

第三,鼓励观察

反复给孩子讲饭前要洗手的道理,不如让孩子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己的手指;

反复给孩子讲水受热会蒸发的道理,不如让孩子去看看锅里的水在沸腾。

好奇心实质上是求知欲的具体表现,求知欲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我们需要耐心观察,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及时鼓励和培养。

第四,保护热情

捕捉住孩子刹那间闪现出的创新思维的小火花,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要满足于一种答案。

让孩子从不断的创造中感到愉快,才能维持恒久的创造热情。

第五,一起寻找答案

其实,家长遇到回答不好的问题、或是不太确定的答案,可以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如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等,不宜胡乱搪塞。

孩子提出问题是探索生活与世界的积极表现,这反映出孩子积极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

家长应当积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通过提问题的方式不断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与表达水平,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资料:

[1]费广洪,汪文娟等.幼儿提问类型及策略对其解决问题的影响[J].心理学探析.2012:519

-524

[2]孔祥平.怎样回答幼儿提出的科学问题[J].学前教育.1996:18-20

[3]Vander,M.&Dillon,J.T.Adaptive student questioning and students’verbal AbiLity.Journal of Experience Education.1994:27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