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2017年也是帕金森病发现200周年,这让“帕金森病”再次成为热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将它和另外两种疾病混淆,一个是老年痴呆,一个是因为冰桶挑战红遍全球的渐冻人症。
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应该如何区别呢?
其实,这三种疾病都归属于同一个类别,可以被统称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顾名思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侵害的是无法再生的中枢神经系统,而且过程是不可逆转、持续进展的。
也就是说,患上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不仅无法治愈,病情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严重。
损坏的中枢神经有可能导致两种后果:运动障碍,以及思维、记忆、情感上的非运动障碍。
图自财新网
>>>>
帕金森病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人身上,病变位于中脑一个叫做“黑质”的地方,这个部位的神经元往往会出现大量死亡。
它主要导致运动障碍,颤抖是最明显且最为人所知的早期症状,老人们会感觉到动作变得迟缓,而四肢在静止时,却会出现无法克制的抖动。
这些运动障碍会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精细动作,让他们无法写字、缝纫或者梳妆。
晚期的帕金森病人还可能出现姿态不稳、肢体僵硬等运动问题,也有可能发生精神疾患,包括言语、认知、情绪上的混乱,记忆力也可能受到影响。
现在的医学水平已经可以大幅改善患者的运动问题,但患者的预期寿命还是比一般人短。其中,造成死亡风险的,主要是智力衰退导致的意外。
正常人及病人中脑的解剖图对比。箭头所指部位是正常人的黑质,相比之下,病人的黑质消磨丧失。图自Memorang
患者静止时,手部出现不可控制的抖动。图自Wikiversity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邓小平也曾经罹患帕金森病,病程长达十几年,最终于1997年2月19日因呼吸衰竭逝世。
>>>>
而另一位很多人以为也有帕金森病的名人霍金,其实患的是渐冻人症。
图自Google
渐冻人症的学名是“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病人主要的受损部位在于脊髓内的运动神经元。
最开始的症状是肌肉的无力和萎缩,病人逐渐感到行走受阻、肌肉僵硬,最终他们会逐渐丧失使用四肢的能力,“渐冻”为一个无法动弹的石头人,就连发音、呼吸都变得困难。
与帕金森病相比,渐冻人症的残酷之处在于,即使到了疾病晚期,病人依然保持着清晰的思维和完整的人格记忆,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病情恶化,而且他们常常还都是年轻力壮的人。
渐冻人症的预后不容乐观,大部分人会死于呼吸肌麻痹导致的呼吸衰竭,只有4%的病人能够存活超过十年。
霍金就是渐冻人症最著名、同时也是非常罕见的案例,他在21岁的时候开始发病,在半个多世纪的病程中,一步步从需要拐杖恶化到离不开轮椅,如今的他已经全身瘫痪,连发音和呼吸都需要机器辅助。
1965年,23岁的霍金结婚时,需要拐杖助行
图自popsugar.com
>>>>
而最后一种老年痴呆症,它的学名叫做“阿尔兹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65岁的老年人身上发病率可以达到6%。
它的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脑皮质,患者一般没有肢体运动的问题,但却需要忍受智能上的损害。
病人最早的症状是记忆力的下降,觉得难以记住近期发生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的记忆力愈发衰退,性格也会变得易怒、多疑、焦虑。到了晚期,他们逐渐丧失读写能力、语言能力,变得无法独立生活,甚至连原先没有受损的长期记忆也开始丢失,过去再亲近的家人,在他们眼中也只是陌生人。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绝症,但它本身不会致死,对于病人来说,最危险的是脱离家庭走失后的危险处境,或是照顾不周、长期卧床导致的褥疮感染。
正常大脑和阿尔兹海默病人的大脑。后者明显出现脑萎缩
图自wikipedia
由于发病率高,罹患阿尔兹海默病的名人是最多的。从美国前总统里根到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再到《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他们都曾经与这种疾病做过斗争。
2009年,华裔物理学家、“光纤之父”高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在那时,由于阿尔兹海默病导致的大脑萎缩,这位顶尖的物理学家已经不再理解“光纤”这个词了。
2003年,高锟被诊断阿尔兹海默病,此后智力和记忆开始衰退
图自dailymotion.com
>>>>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总结一下三种疾病之间的不同↓↓
如今的医学界,尚没能搞清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只有少部分案例可以追查到家族患病史。
或许大家觉得这些疾病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它们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虽然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治愈这些疾病的方法,但早日察觉、早日干预可以延缓病情恶化的速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版权声明: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联系授权,盗转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