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将研发无人驾驶汽车 要多久才能成为“老司机”?

作者:中国科普博览文字取材于科普中国作品《无人驾驶进入生活还有多久?》和《从“由人驾驶”到“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汽车的试驾新闻不断出现,拥挤的市政交通让人们对它愈发期待。

这一诱人的前景不仅吸引了汽车厂商和IT公司的加入,连NASA(美国宇航局)也宣布将开始研发。

乍一听,宇航局来研发汽车?这事似乎不太靠谱。

实则不然。

最近,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吴甘沙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举办的“人工智能与GPU研讨会”上提出,无人驾驶的商业化需要“轻车熟路”。

吴甘沙形象地用“新司机”、“认路司机”和“老司机”来比喻无人驾驶的能力提升与发展:“新司机”能利用摄像头、深度学习及激光雷达等技术还原驾驶场景;“认路司机”可以达到高精度惯导和定位;如果要达到开得又好又舒服的“老司机”标准,需要能判断道路形势,预测路况等。

但是无人驾驶技术要提升成为“老司机”,需要大概5-7年。

这是因为无人驾驶汽车现在的研发虽然日新月异,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而NASA在这些问题的解决方面,有着雄厚的研究基础。

让我们逐一来看。

困难一:精确环境感知

无人驾驶汽车的“即感知系统”主要由相机、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组成。

图1.无人驾驶汽车看到的景象

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必须能够感知和识别行驶车道的周边的物体,如图1所示,摄像头能够看到实际场景,可以辨识车道线和交通信号,检测运动目标等;激光雷达则通过激光点云来建立周边环境的3D模型,检测出包括车辆、行人、树木、路缘等;微波雷达用于检测运动目标,感应车身周围的移动障碍物等。最后融合成一幅如图1的车辆“眼睛”看到的场景。

为什么说无人驾驶车辆环境感知那么难?

毕竟计算机视觉还在不断发展中,要理解复杂的交通环境,存在不少挑战。例如我们人类司机开车过程中,看到前方漂浮的塑料袋就不会刹车或者躲避,而无人驾驶汽车就需要复杂的算法,才能理解和识别这个场景。

对于每个地方的交通基础设施,不同标志的表示形式有所差异,需要进行本土化对待,计算机视觉系统才能辨识。

另外就是不同天气和气候情况下,针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克服传感器各自物理限制和车辆运动干扰,提高环境感知精确程度,也存在很大难度。

困难二:精确状态感知

图2.无人驾驶汽车运行姿态

图3.无人驾驶汽车定位

无人驾驶汽车通过“小脑”知道自己的姿态和确切位置。如图2所示,车载的高精度IMU惯性单元能够知道车辆倾斜角、横摆角和滚动角,相应轴向上的角速度、加速度等,通过车身控制系统实现车辆稳定性控制,确保车辆“稳当”行驶。

要想实现无人驾驶,就需要通过“小脑”进行精确定位,这样才知道自己确切位置,以便执行下一步驾驶任务。在这方面, 无人驾驶汽车正面临挑战,现有的GPS捷联惯导等车载定位设备不能满足拥堵交通流中的高精度定位要求。特别是隧道和高架桥下等交通场景中,会出现接收不到GPS信号等情况,这时,无人驾驶汽车就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进行定位,例如辅以SLAM、视觉导航等技术,在复杂交通环境中增强无人驾驶车辆的定位能力。

困难三:精确控制

人类驾驶员开车的时候,往往会基于经验操控车辆,结合实际道路情况对车辆方向、速度进行微调。由于具备了精确的感知系统,无人驾驶汽车通过“四肢”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

图4.结构化道路无人驾驶汽车换道超车典型场景

如图4所示典型场景中,无人驾驶汽车准备执行右侧超车时,能够精确感知前车距离、速度和加速度以及临近车道车辆运动情况,并合理控制自身速度和方向,进行换道操作。而人类驾驶员由于受限于视野等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事故。

但是,无人驾驶汽车要具备发达的“四肢”,还需要汽车厂商进一步将智能化功能与车身总线进行集成,将无人驾驶汽车的控制系统中刹车、油门及方向等控制模块通过汽车总线进行控制。

困难四:智能导航与决策

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负责进行导航和决策。

在给定了目标任务地点之后,无人驾驶汽车要能够在路网中找到最经济、最快捷的路径,将乘客送到地点。但是在实际中,交通环境常是部分已知,可能还有障碍物临时出现/发现,必须重新规划路径。

图5.无人驾驶汽车重新规划路线

如图5所示,从A点到B点最短的道路被隔断之后,无人驾驶汽车能够重新规划路径,到达目的地。

此外,道路拥堵情况不断在发生变化,如何正确判断道路拥堵并进行正确的通行决策,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智能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不同国情决定了交通参与者不同行为,使得无人驾驶汽车要具备学习与自适应能力,这一点最具挑战性。无人驾驶汽车发达的“大脑”,要能遵守交通规则,在复杂交通场景下实现安全的、与人类驾驶行为类似的自主驾驶,使其不会对正常交通流造成影响,同时还要保障车辆自主行驶的安全性。

此外,无人驾驶汽车需要推断前后左右其他车辆的意图、处理不同驾驶员的异常行为,处理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人、自行车和电动车等突发情况。通过将机器学习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自主驾驶,将使得智能车辆能够处理复杂的交通环境,并产生自适应行为。

这次NASA是与肯尼迪航天中心联手进行研发。

针对精确感知环境和和状态方面的困难,该中心勘探研究和技术规划高级专家罗伯·米勒说,自动驾驶汽车确实会因传感器受损而“致盲”,因此,需要考虑几个影响传感器准确分析环境并导航的因素,包括日出或日落时的低角度阳光照射,迎面而来的灯光、雾、灰尘、大雨,以及附近技术干扰产生的炫光等。据了解,从陆地极端环境中总结的经验教训,也可用于那些在月球、火星或太阳系其他天体上执行探索任务的自动驾驶车辆。

而在精准控制和智能导航与决策方面,肯尼迪航天中心将提供4600米长、100米宽的航天飞机着陆设备跑道,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控制测试。

这一项合作的研发成果不仅有利于保障司机的生命安全,也将为执行太空任务提供有用的技术。

期待无人驾驶技术在未来的成熟,期待它能改善我们拥堵的交通,为出行带来安全与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