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总爱对孩子发脾气?

很多人都有过对某个人大发脾气的经历,并且TA也知道发脾气的根本原因其实与这个人没有多大关系,TA就是在某个时刻心情很糟脾气要发作,刚好某个人就撞上了,很无辜的被做了出气筒。

比如:小孩开心地吃着水果、认真地画画、努力地玩着魔方,突然家长冲小孩发火,连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又惹妈妈生气了!宝宝不哭,宝宝真的好无辜啊!

有时事后家长也挺难过的,因为家长也不想冲着孩子发脾气,甚至对自己的突然发脾气还感到吃惊呢!

类似这样的经历,许多家长是不是很熟悉呢?

发脾气——这是在做一件亏本的事情!

有话这样说: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永远是亏本的,那就是发脾气。

试问一下,有谁看见过,一个老板容易激动冲着客人没来由的发脾气,他的东西能轻松卖出去吗?一个家长总是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脾气,他的家人会更和他亲近吗?一个同事在公司里常常抱怨发脾气,她能有好的人缘吗?

天地之间万物以和为贵,“和气致祥”,也就是说和气可以带来吉祥。晚清名臣曾国藩先生也有言:“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所以,发脾气就好比是在破坏天地之间的和气,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气。

如果对家人生气,那就是在破坏你和家人之间的和气,家人也可能因此与你结怨,尤其是婆媳之间的关系。如果对朋友生气,那就是在破坏你和朋友之间的和气,朋友也可能因此与你疏远。如果爱怨天尤人生闷气,那就是在破坏你和天地之间的和气。

如果这种“破坏”会带来惩罚,那么发脾气的人或许已经在接受着惩罚,而她还不自知,没有把显现出来的外在的种种事情,与内在的缺失联系起来。

我很赞同企业家马云所说的这段话:“人只要脾气好,凡事就会好。很多人都问我︰我的事业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缘好不好?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气好不好?”

依靠专业技能或知识,不一定能过得好,但依靠智慧却可以。聪明不等于有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不轻易对别人生气的,因为他懂得发脾气就是在耗损自己人生的账户,在亏本呢,比如耗损身体的健康、人际关系等等。所以,如果一个人常常觉得事事不顺心,那就要反求诸己,问自己,我的脾气好不好?

家长是抓住孩子的教育点,还是抓住时机发脾气?

在孩子教育、家庭教育中,当面临孩子的问题时,一些家长往往先是大发脾气,再试图跟孩子讲道理。事实上,在解决问题之前,这类家长就已经是在营造一种不愉快的氛围,甚至是挑起了孩子的情绪,当家长再来教育孩子时,孩子已经在心里有了抵触的感受。这样,教育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而且,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因为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心里去,他内心的能量都集中在应对家长的脾气,战战兢兢的,即使是口头上答应了,内心里还是不服气!如果家长能够放下当家长的架子,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您若讲的有理孩子自然也会心服口服。

在这里,各位家长都可以回顾一下,当您看到孩子的不完美,发现孩子的缺点或问题时,您是抓住了教育点和教育时机,还是抓住了机会发脾气?

关于发脾气到底对孩子产生多大的影响,在这里我想引用德国经典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所比喻的:书中一只小企鹅在面对妈妈发火时吓得全身都散架飞跑了,身体的各个部分落在不同的地点,这暗示着孩子的种种情绪变化,比如内心里充满恐惧容易神游,也容易贪食、过量进食,缺乏安全感想要紧紧抓住某人或某物,想表达但大人没能聆听和理解,心里很迷茫……最后,即使妈妈开着大船来,把小企鹅那些丢掉的部分给找了回来,并把它们重新缝好连上。但孩子受过伤的心灵是无法弥补的。

孩子常常生活在一个家人爱发脾气、传递坏情绪的氛围中,他的精神就活在被虐待中,这不仅会泯灭孩子的灵性,还会让孩子常常有委屈感,无形中父母在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尤其,当家长冲着孩子发脾气时,会说出令人难听的话,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语言的杀伤力非比寻常!

据说,脾气很差的人,童年经历往往有两个特征:一是身边有个爱发脾气的人,二是内心常常有委屈感。正是童年时代的这两种遭遇,埋下了坏脾气的隐患。

我们的父母养育孩子,其实是在培养一个社会未来家庭的角色:未来的丈夫、未来的妻子、未来的爸爸、未来的妈妈……将心比心,谁人会希望身边的那一位亲密的人,是一个坏脾气的人呢?

所以,现在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把目光放长远,要想到孩子未来家庭的幸福,是孕育在我们现在这个家庭当中的。

所以,当家长总在挑剔孩子的种种毛病缺点时,反省自己是不是常常对孩子发脾气了呢,试着在家长自身寻找问题的根源。

正确认识坏脾气坏情绪,你的意志力用对地方了吗?

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一个人产生情绪发脾气,表面上看可能是因为不合心意、不被满足、得不到认可、计划被扰乱等等。实际上,更多情况是来自压力,比如正在做的、想要做的、已经做了的,许多件事堆在一起,而每件事情都会带来不一样的微妙感受,诸多感受相遇、甚至冲突,引起情绪变化,如果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疏通,就会出现叠加综合,很可能出现堵塞,导致情绪无法正常流动,当再来某些突然的事件时,这个人已是能量不足,有心无力……人就很可能处在情绪崩溃的边缘。

这种现象跟来自美国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阐述的有关意志力的两条定律极为相似。

关于意志力,罗伊?鲍迈斯特认为:每个人都拥有意志力,但意志力有限,使用了一次就损耗了一部分;人们做不同的事情所依赖的意志力是来自于同一个账户。

譬如,我们总是从同一账户提取意志力用于完成不同任务:控制思维,控制各种反应,调节情绪调整心态,抵抗冲动和各种欲望,控制和维护表现,克服障碍,克服心理疲劳……

如果某些突发事件或其他方面,突然需要他拿出更多意志力去控制和做出处理时,那么他就只能用少量的意志力去维持他原有的平衡世界:比如一位妈妈她仍希望把家务做好,早些完成辅导孩子做作业,留点个人空间来健身或看书,晚上拥有一个好的睡眠……她的这些欲望要求并没有降低,而这些无不在耗损着意志力用来努力控制和维持……所以她会处于一个压力山大的状态下。这时,如果这位妈妈无法平衡和调整由这种压力引起的情绪变化,她就会近乎崩溃,也就是意志力相当薄弱了,坏念头就会乘机而入,容易产生坏情绪。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常常发脾气的人,请多关心和理解他!

鲍迈斯特的测试实验还表明,意志力的自我损耗所造成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意志力减弱了,一方面欲望增强了。损耗意志力的人会对情绪反应更为强烈,更不容易控制自己。

所以,意志力已经相当薄弱的人,还焦虑地想着如何保持其他各方面的平衡和优秀,他真的会失控,会崩溃的……

当人们在工作上用完了所有的意志力,其他方面可使用的意志力就会很薄弱,人的内心世界也就会失去平衡。

所以,当一个人意志力都耗费在了办公室,家庭有可能就会遭殃,这好比我们常常说的没有把精力投入在家庭生活中,家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冷漠,你自己也不会好受,而发脾气是情绪表达最常见的,久而久之各种家庭问题就会冒尖了。

所以,生活中如果你身边有个人为朋友为家人为同事扛下了许多事情,请你要理解他,关心他……因为他在耗损着自己很大的意志力,随时都有可能会因耗尽意志力而失控……

意志力过度使用会疲劳,当意志力用完了能量之后,最后会屈服。长期忍受痛苦的人,他的意志力是比较薄弱的。

别看这个人从不抱怨,什么事情都能自己扛下来,表面上总是乐呵呵的,其实,他需要损耗很大很多的意志力去控制和处理这些方面。如果他的意志力这个银行账户,一直是处于“入不敷出”或“透支”的状态,他原本存取着的意志力就会被损耗殆尽。

幸好,我们的意志力是可以像肌肉一样,虽然不断在耗损,但长期锻炼就会增强。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节省意志力的耗损,关注我们内心世界的平衡,适当减少欲望,以防可以留有足够多的意志力去应对突发事件和情况。

别中了情绪的魔箭,坏情绪也可以像流水一样绕过石头!

很多人虽然明白生气、坏情绪会传染,如同“踢猫效应”带来影响。但当有了脾气有了坏情绪,他们也会防不胜防的中了情绪的魔箭,他们的思维是:说出来,别压在心里,我压抑,我委屈!他们会担心如果不及时发泄出来,会危害自身的健康,压抑着其实更加痛苦难受!也有一些人会这样认为:没脾气的人,不真实,更可怕!

毋庸置疑,发脾气和产生坏情绪,的确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坏情绪不是需要向外找一个出口,也不是当它被堵得不行了,突然来一下爆发,发泄和释放出来;而是需要内在里疏通情绪的渠道,让它流动起来!

因为人作为生物,情绪的产生是避免不了的,也就是说情绪一直都在,好的情绪和坏的情绪也会在互相转化。

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产生一个坏念头或坏情绪,如同河水突然遇到了一个石头;众所周知,河水遇到石头时,河水是很自然的就绕过石头向前流去……

我们生命中这一波流淌着“坏念头坏情绪”的流水,绕过石头向前流去,也就和前面的流淌着的水融合了,所谓的坏情绪也会如此圆融地转化为好情绪,坏念头也会被更多更大的好念头包容着。而心量如同河的宽度,心量大,不怕水流偶尔间激起了浪花,因为浪花最终也会落在河里,和河流融为一体。

所以,一念之间,有了脾气有了坏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念之间,我们没能将它转化,而是让它继续暗地里波涛汹涌……集聚更大的负面能量,冲破了河堤,一发不可收拾!

让家庭的爱流淌,从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做起!

情绪来了,脾气发作了,向外找出口容易伤人,懂得向内疏导,让情绪流动起来,锻炼处理情绪的意志力是最佳方式,学会转念是关键,包容和理解是润滑剂。下面这些方法,希望能启发家长们真正锻炼管理情绪的意志力。

1、觉察或观照它,学会转念

已体会到生气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下意识的把这种伤害降到最低吧。有个故事:高僧在外出云游前,把自己酷爱的种了满院子的兰花交与弟子,并嘱咐悉心照料。谁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将兰花搬回室内,恰巧风雨大作,原本开得正艳的兰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弟子忐忑不安等待着师傅的责骂。僧人云游回来,得知缘由,只是淡淡说了一句:“我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弟子从中得到启发,幡然悟道。同理,人不是为了生气而活着,不是为了把身子气坏气出病来的。

2、半小时效应,锻炼意志力

脾气爆发是瞬间的事,人在生气时,理智会大大降低。可以给自己立个规矩,不管有多愤怒,都不马上发作;即便无意中发作了,也要马上收住,告诉自己等半小时,等到半小时后再说,这时可以去做一些让自己感觉好些的事,转移注意力。挨过半小时后,人就会变得理性,该不该怎样做,会比较清楚了。在这半小时里,吃东西、到外面走走、洗个澡或给好友打个电话等等,一切有可能挑动脾气的事都不做,且最好不要和孩子在一起。

如果有人要对你发作脾气时,先沉静一下,不要急着和他争辩,当你沉静一下,对方也会怎么样呢?他也会把心静下来,停止脾气发作。经过半小时效应的锻炼,将会让你更富有智慧的处理事情。

3、记录你发脾气的原因,回顾来再审视它

在气头上的时候,也许你觉得你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事情过了之后,你把发脾气的原因写在纸上,你发现这件事情比这张纸还要轻,根本就不足以为之动怒。

4、发现孩子的毛病时,先不发作

当你发现孩子的问题时,请克制一下先不去说孩子;第一个问题忍住不发作,第二个问题再忍住不发作,到第三个问题再看看。此时你向孩子提出第三个问题时,你会发现前面两个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啊。

5、把衡量的标准和价值观暂时收起来

发脾气了,你告诉自己我不要生气,但你心里还是有气。因为心里有着衡量的标准,如果没有了这个标准,也就不会对此生气了。好比一杯水打翻在地面,水会蒸发,地面自己会干。

6、做一天没有脾气的好父母

让家庭多一些商量,而不是把家当做法庭,少一些讲道理和命令,多一些包容。家人如果有7分的错,自己有1分的错,那也要反省自己。如果做不到一天没有发脾气,先做半天,再不行,做一个小时没有发脾气的父母,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锻炼不发脾气,连起来就是成功的做到一天不发脾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