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恶劣的加杠杆行为就是负债性购买或者入股获得股权后,又将股权质押来融资。这种融来的资金又可以购买股份,又可以将购买的股份再次抵押融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种无限度的加杠杆行为背后是巨大的风险。风险在,股市必须永远上涨,加杠杆购买的股票价格必须一直上升,一旦下跌或者跌破其购买时的最低价位,就会引爆整个资金链条的断裂,风险就像决堤的水库一样,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历次负债性购买股权股票的风险都是非常巨大的。大到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小到一家上市公司。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教训就十分深刻。当时,整个美国几乎所有人都笃信股市永远上涨,不会下跌。时任美国总统胡佛与时任美国财长奉行完全的商业主义,商业第一是胡佛政府奉行的所有政策核心。当1929年9月美国股市开始下跌时,胡佛以及财政部长都出来安抚股民说,美国经济的基本面非常好,股市没有下跌的基础。同时商业大鳄的洛克菲勒、摩根等都出来告诫民众美国股市不会下跌 ,并且自己拿出了巨额资金来买涨托市。然而,却没有阻止住10月的暴跌。原因何在呢?
那时由于政府给民众传递的是经济一片大好,股市莺歌燕舞,永远不会下跌的信号。因此,许多民众企业都不再做实业、开工厂,而是把资金全部用来炒股,许多都是从银行贷款等借债炒股。然而,1929年9月美国股市开始下跌时吓坏了银行,银行立即要求贷款炒股者归还贷款。银行越逼越紧,炒股者只有卖掉股票还款,结果越卖,股市越跌,越跌银行逼债越紧,投资者越开始抛售股票,股市越暴跌。终于在1929年10月份美国股市崩盘了。胡佛没有想到,民众也没有想到,财大气粗的洛克菲勒、摩根投入巨资也没有挽救美国股市崩盘的命运。接着世纪罕见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了。一句话,都是借债炒股等惹的祸。
从企业看,鲜活的案例就在眼前。近日,辉山乳业成为资本市场“网红”,原因在于辉山乳业在没有明显利空消息,连公司内部以及大股东、董事长等高级决策与管理人员都不知情的情况下,2017年3月24日,股价暴跌,由2.81港元跌至0.25港元,两个多小时,股价暴跌91.1%,市值蒸发280多亿元人民币,随后紧急停牌。据说,一些银行就是用辉山股权抵押给其贷款的。这些股权抵押的银行,其贷款风险已经彻底暴露出来了。
2016年到如今保险企业在中国股市呼风唤雨、不可一世。除了其利用保险产品吸收资金以外,一个杀手锏就是不断进行股权质押来融资。成为焦点的万科股权大战中的大股东宝能系就是频繁演绎股权质押的把戏。在万科延期换届之际,宝能旗下钜盛华频繁地将万科A股份解除质押,再紧跟着质押给另一机构。3月27日晚,万科A公告称,公司股东钜盛华在3月24日将持有并质押给鹏华资管的万科9100万股无限售流通A股办理解除质押。
这已是钜盛华近期在鹏华资管这里第四次解除9100万股的质押。前三次解除质押后,钜盛华随即便将对应相同数量的股份质押给了平安证券。由此看来,钜盛华此次解除质押的9100万股也将大概率质押给平安证券。
钜盛华持有万科9.26亿股,占总股本的8.39%。自2015年10月15日至11月18日,钜盛华分15个批次,将所持有的8.89亿股质押给了鹏华资管,期限直到质押解除之日止。2016年7月12日,钜盛华又将所持有的剩余万科股份3735.73万股质押给了银河证券,至此达到了100%质押。
质押是为了融资,融资就有成本。不惜成本质押股权融资,无论担心卖出股权亏损,还是坐等股票上涨的红利,还有就是挟股倚重,威胁万科管理层,但本质都是加杠杆的行为。这种加杠杆对资本市场、企业、融资者等都不利,风险都非常之大。
除了融出资金机构要从风险角度自律外,监管对于目前的肆意股权质押的加杠杆行为不能漠视与无动于衷。到了出台约束利用股权质押疯狂加杠杆行为的监管措施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