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观赏性大学图书馆大盘点,你的学校上榜了吗?

当我们走进一所大学,图书馆必定是我们最关注的事项之一。今天小报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我国最具观赏性的高校图书馆。

第十名: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

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

上榜理由: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位于复旦大学新江湾校区内,因校董李兆基先生捐赠而得名,建筑共5层,地下1层,地上4层,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自2008年9月开馆运行。李兆基图书馆的目标是建成复旦大学江湾校区集信息传递、知识积累、学术交流、素质教育及文化休闲诸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信息服务中心。

李兆基图书馆在馆舍布局和服务功能设计上运用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的理念,提供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及协作学习环境。除提供传统的藏、查、借、阅一体化的书刊开架服务外,还设有兼具上网、阅读与休闲功能的网络学习区,专供小型团队学习、讨论的研究室及多媒体培训室,自由徜徉的个人自修空间等, 并通过资源建设、平台构建、读者培训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学科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可靠的导航,使图书馆从传统的文献提供式服务,转变为基于用户的学科化、知识化的服务,构建教学、科研、图书馆知识服务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

第九名:四川大学图书馆

四川大学图书馆

上榜理由:四川大学图书馆是我国西南地区藏书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63100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591万余册,古籍文献是川大馆藏的特色。媒体披露的川大图书馆“镇馆之宝”《四川全图》。是难得一见的清军的军事地图。

第八名:云南师范大学新图书馆

云南师范大学新图书馆

上榜理由:龙泉路校区图书馆即伍谢瑞芝图书馆,是一座现代化图书馆,由香港爱国企业家伍达观先生捐资修建,以其母亲的名字命名,于2001年9月10日落成,面积约7200平方米。2007年12月随着学校的发展、呈贡新校区落成、学校逐步搬迁的实施,呈贡校区图书馆启用。呈贡校书图文信息中心有6.89万平方米,其中图书馆现使用面积5.4万平方米。一二一校区图书馆有0.76万平米。图书馆有阅览座位6000余个,集藏、借、阅、咨、网络通讯、学术交流于一体,是国内高校中面积较大的图书馆之一。

第七名:西南大学图书馆 


西南大学图书馆

上榜理由:西南大学图书馆坐落于缙云山麓脚下,美丽的嘉陵江畔。馆舍面积约6.7万余平方米,拥有藏书438万余册,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战文献资料及教育学、心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等藏书为特色,特别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物为海内外珍本。

第六名:渤海大学图书馆(国际鲁班奖)

渤海大学图书馆

上榜理由:全国唯一一座配备学生录音棚和私人包间自习室的高校图书馆,全国楼层最高的高校图书馆(12层)、国家摄影协会指定拍摄点。

第五名: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

 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

 上榜理由: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兼顾的省属重点院校图书馆,它伴随着1995年学校的合并、建设不断发展。现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三座功能完备的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74004平方米。职能机构有:采访编目部、信息技术服务部、流通阅览部、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研室、办公室。设有阅览、自修座位5915个。其中大学城图书馆环境优越,在网易评选全国最美50大图书馆位列第三。

第四名: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榜理由:北师大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8036平方米,截至2015年底,共藏有文献476.1万余册;引进各类型中外文数据库310个,藏有善本古籍3500余种,宋元刊本逾30种,多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馆藏古籍中有126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第三名:中山大学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

上榜理由: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截至2013年12月,馆舍总建筑面积达 11 万余平方米,纸质馆藏总量达632.43万册 ( 件 ) ,光盘及网络数据库300 多种;多媒体光盘资源5.99万片。有15万册哈佛赠书的喜乐斯图书馆是馆藏中重要独家资源。

第二名:浙江大学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

上榜理由:浙江大学图书馆是始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藏书楼。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馆实体馆藏总量已达597.1万册,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400余个,中外文电子图书170万余种,其数字化文献资源居国内高校图书馆前列。

第一名:北京大学图书馆 

上榜理由:北大图书馆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到2015年底,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馆藏中的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为研究家所珍视。

图书馆往往是学术灵魂所在,很多大学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多,其外形设计也是美轮美奂!全国最具观赏性的高校图书馆排行榜新鲜出炉,你觉得如何?

(综合整理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期编辑杜晓宇,专业的学生,业余的新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