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买房时,特别看重楼层,尤为强调要避开“扬灰层”。他们相信,高层建筑有几层楼是扬灰层(一个流传较广的说法是9到11楼)。脏空气到这个高度会停留,因此污染物密度很高。买这几层房子,就意味着吃灰。
但在专业学者看来,“扬灰层”这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我做环境报道这几年,采访过很多位从事空气污染研究的专家。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到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研究院,从未有专业人士认可过这个概念。在中文学术期刊的数据库里,也根本搜索不到任何与“扬灰层”相关的学术材料。
既然“扬灰层”是一个伪概念,那么不同的楼层高度,空气污染状况会有差别吗?
“就长期的平均值而言,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随垂直高度上升而呈指数下降趋势。”这是复旦大学环境学教授王琳给出的专业说法。也是目前大多数这类研究所支持的结论。颗粒物,比如PM2.5指的就是细颗粒物,即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10指可吸入颗粒物,即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
通俗的理解就是,高度越上升,颗粒物污染程度会下降。很多地区城市的研究都提及了这一点。两篇针对北京地区垂直高度空气污染的学术文献,其中结论一是“北京地区近地层PM2.5垂直分布监测结果表明:秋冬两季的垂直分布随高度增加而呈对数递减的规律。”结论二是,“利用北京气象塔对气溶胶观测得出近地大气层中,气溶胶质量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但关键是,研究者说的“高度上升,污染降低”,能理解成“楼层越高,污染越低”吗?如果我们不细究具体的研究方式,我们确实很容易产生错觉,“挑越高的楼层,就能避免重污染”。
学者在研究中讨论的高度和污染情况,往往着眼于距地面两三百米的范围。比如一篇发表在《环境科学研究》期刊上的文章,《北京秋冬季近地层PM2.5质量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得出结论,“PM2.5表现出随高度增加而显著递减的趋势”。研究选取了一个325米高的气象塔,在铁塔上分别选取距地面8,16,32,47,64,80,100,120,140,160,180,200,240,280和320米等15个平台处设置观测仪器。
??
现实中的住宅楼楼层,与研究中两三百米的铁塔高度完全是两码事。住宅楼一层高度通常是3米,一般城市的住宅楼层数往往不超20层,也就是说,距地面最高处不会超过60米。从3米处到300米处,污染状况可能呈现高度增加污染降低的趋势,但从3米处到30米处,这种污染变化的趋势并不一定明显。
也就是说,挑选楼层无法套用上述研究结论。这段住宅楼高度间的污染变化可能非常复杂。上述《环境科学研究》的研究中,学者就提及,“距地面8~32米范围内,PM2.5变化不明显;在64米处,PM2.5质量浓度的衰减幅度为19%。而在100米处,PM2.5质量浓度反而有所升高,衰减幅度降至13%;在180和240米处,质量浓度的衰减幅度才分别达到31%和36%。”
关于居民住宅楼楼层的污染,目前并没有明晰的结论。同样是颗粒物,PM2.5和PM10的污染情况可以不同。河北石家庄市一栋32层高建筑上的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研究发现,该楼PM2.5浓度在7米高度以下,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高度于大于7m随高度增加反而减少。而PM10则一直随着高度增加而浓度减少。
同样是颗粒这种类型的污染物,PM2.5和PM10的污染情况不一致,与颗粒物性质相关。PM10直径大,颗粒易于沉降;PM2.5直径小,更容易受到外界扰动而悬浮在空气中。PM2.5和PM10在空气中又会受到风力的影响。不同的季节,同一栋楼上,PM2.5和PM10随楼层的变化可能又不一样。
处在同一个城市,不同住宅楼间的污染情况也可以不同。比如,辽宁沈阳市1座高27层81 m高的住宅楼,在3~30米之间,PM10 随高度变化不明显,超过30米后,PM10 降低较大,当高度为81米时,PM10质量浓度达到最低值。但在沈阳另一座高24 层约72米高的住宅楼,3~51米之间,PM10 质量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当高度为51米时,其质量浓度达最低值,而超过51米后,PM10 随高度增加反而趋于上升趋势。
说白了,就是根本没有一个放之诸楼而皆准的空气污染结论。城市的住宅楼,由于高度通常在100米以下,车流、人流可以影响气流,建筑可以影响风速、风向条件,影响颗粒污染物的因素很多很复杂。所以不同住宅楼之间,根本就无法定论,“究竟是3楼的污染重,还是13楼的污染重”。
事实上,当雾霾来袭的时候,无论是住在3楼,还是住在13楼,23楼,你都逃脱不过PM2.5的袭击。根据空气污染状况来挑选楼层,也没有必要为此劳心劳力。当然,如果哪天能选择住到第100层300米高的住宅楼,考虑此事还是有一定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