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结束了,小伙伴们都去哪里浪了?
旅游嘛,无非是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吃吃喝喝慢慢走,换个地方发发呆。
作为千年宅女的B姐终于出门见见世面了,订了去上海的机票,愉快地玩耍了几天。
“什么?你去上海玩了?你不知道上海人很排外,歧视外地人的吗?他们刻薄、小气、自大,相处起来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好友S君忍不住开启了吐槽模式。
当然,身为从小在帝都长大的南方人,B姐深刻地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地图炮”,对于这样的地域歧视早已习惯了。
-“你们广东人是不是什么都吃啊?煲仔饭、老婆饼、人头饭...”
-“你们北捞是不是经常不洗澡的?”
-“就是你们这些外地人占了我们的资源!”
对对对,到哪儿我都是个“外地人”。
除此之外,当然还少不了日常的“撕逼”大战。比如:
# 豆腐脑是甜的还是咸的 #
# 粽子是甜馅儿还是肉馅儿 #
# 番茄炒蛋到底加不加糖 #
这明明都是些“关你屁事”“关我屁事”的问题,为什么会上升到“地域歧视”的层面?一定要拉开阵营,分出个对错?
01.
地域歧视是一种环境压力,若有若无却又无处不在。
网络上但凡是个涉及地域歧视的帖子,河南人必定躺着也中枪。
当然,被“区别对待”的不仅仅是河南人,长期以来,北京人、上海人、广东人、东北人都被扣上了各种偏见的帽子。
- 北京人横
- 上海人小气
- 广东人什么都吃
- 东北人都是黑社会
地域歧视是中国特色现象吗?非也。外国人也具有极强的地域情结。
- 美国的南北、各个州之间互相调侃讽刺,比如有的州被称为“牛仔、乡巴佬”。
- 英国更是如此,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相互合不来,但他们都觉得爱尔兰人是“吝啬鬼,养猪的乡下人”。
所以,地域歧视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的存在。
02.
对外:存在“社会刻板印象” — 被泛化的负面评价。
什么是“社会刻板印象”?
“对某一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通常是带有负面色彩的评价。并以此作为参照框架,主观认为这类人的所有成员都符合这种看法。”
例如:
- 你是“处女座”的?怪不得呢,处女座的人都很洁癖的!
- 那些喜欢动漫和二次元的人看起来都好幼稚,特别宅!
- 程序员是不是都是呆呆的物种,很geek相处起来很无趣。
你看,我们习惯了用标签化的描述来形容自己或是他人,而这也逐渐形成了社会刻板印象。
我们往往会通过这类描述来对某个我们不熟悉的社会团体进行最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毕竟,#豆腐脑咸甜之争#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关注度曾一度超过了#建党伟业#,引来几十万网友围观。
不同的群体会形成不同的社会记忆,这种记忆会通过笑话、误解、谣言等口述记忆得以保存和表现。
比如:
“来自莆田的是骗子...来自河南的偷井盖...来自东莞的是小姐...来自台湾的是台独...来自东北的会打架...来自广东的什么都吃...来自上海的骂人很厉害...来自内蒙古的还骑马上学...来自贵州的都是人贩子...来自重庆的顿顿吃火锅...来自泰国的美女都是人妖...”
↑ 段子看看就好,不代表作者观点,认真你就输了,就酱(摊手.jpg
在信息时代,人们特别容易丧失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对许多事物往往缺乏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从而形成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现象。
而这些段子的传播性极高,又会加深人们已经形成的偏见。媒体在新闻报道时选择性的强调地域背景,同样会助长刻板印象的形成。
03.
对内:强化“社会认同” — “我们”与“他们”是有差别的。
什么是“社会认同”?
“一个群体内的每个成员对于其周围事件或问题现象有着共同的认识与评价。”
人们经常依靠其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怎么做,乐于参照周围相似的人的行为。
比如:经典的“电梯从众实验”。
当你进入电梯后,发现所有人都是背朝电梯门时,你会有怎样的反应?(有兴趣可以搜索“心理学实验系列:电梯实验你会上当吗?”哈哈哈,真的是看一次笑一次)
又比如:当微博上出现口水战时,必然会出现至少两方阵营进行骂战,用各种论证来证明己方是正确的。然后便是一窝蜂的狂赞顶,不亦乐乎。
当大家都以相同的方式去思考时,没有谁会太认真。
人们只需要一点点借口就可以形成群体,并开始歧视不属于这个群体的其他人。
所以无论是“地图炮”还是“地域歧视”现象,其实都体现了人群对社会认同的渴求。
人们通过不断强调“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别,来强化自我认同。
因为在人们心中,并没有一个进行自我认同的“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所谓“认同”,但是缺乏对自身的认同又会让人失去“安全感”。
在缺乏标准的前提下,只好去和别人比较,从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而恰恰是这种比较,能够给他们带来满满的优越感:我们是很棒棒的呢!
0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By. 戴维 · 迈尔斯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迈尔斯所说,偏见是一种负面的态度,会让你对某件事产生负面的评价和看法。
一旦升级到歧视的层面,就会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表现出来。包括:排外、骂战、言语甚至身体攻击、面临人际关系危机、找工作碰壁等等,这会给当事人带来身心的双重打击。
这让我想起黑格尔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死囚押赴刑场,围观有个老太太突然冒出一句:“他那金色头发多迷人!”
年轻人听后,深鞠一躬含泪说:“周围若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人,我也许不会有今天。”
假如一个人老是生活在指责、紧张、鄙夷中,往往会自甘平庸,心理变态,仇视社会。一句饱含爱心的话,则可能引导他走向人生正途。
B姐是个不太喜欢跟人争辩的人,所以每当有“撕逼”大战时,都习惯默默地观战。
遇到分歧时,我总是会想起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不要在不了解的时候妄下结论,多一些理解,世界上会少很多隔阂。
嗯,脑子是个好东西
希望每个人都有:)
(作者:B姐)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巴别心理所
有趣的心理学社区。带你深入发掘自我,审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