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身边有年轻人明确表示喜欢丧茶这个品牌,而且认为有关注就有市场。其实我不反对负情绪,我也说过品牌人格化就是表现人性的不完美。但是消极到这个程度确实让我也很难接受。但是也不好反驳,因为审美似乎是很个人的东西。
恰好今天看到康德有关二律背反的一些论点里,提到了审美的二律背反。似乎能解释我的纠结。康德把审美的两方论点分为经验主义审美和理性主义审美。
经验主义认为:鉴赏只根据个人口味,不存在普世的标准。美是天然和自由的,如果美是可以逻辑推理的,那就不是美。(不过说句题外话,现在社会对美的解释确实有一种推理认同,比如苹果的App图标加个工程制图就好像有了美的理由)
理性主义认为:鉴赏必然基于一定概念,否则美就不会获得群体认同。如果审美无标准,就不会出现社会审美趋向,一切艺术批评都将无价值。
康老师则认为:此两点都不对。审美愉快虽然是个人情感感受,但是它是指向人类普遍情感的。美的愉悦体现了个人心灵的社会普遍性。所以审美的论证标准虽不能用逻辑推理强加于人,但是另有一个标准,就是共通感。
共通感并不强硬规定什么是美,但是会使人不断趋向共通的审美感受。也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另外共通感并不是一个固定标准,只是无限趋向。并且康老师认为共通感通过美来融合真和善。到此处,我觉得有点理想主义了。
但是我理解,共通感包含了人性视角和文化视角。比如一条雌蛇看一条雄蛇可能是性感的,但是女性人类则感受不到这种性感。再比如丧这个词,《丑陋的美国人》直接让丧尸成为主角的室友,彼此相安无事还有点黑色幽默。他们觉得丧尸是独立于天堂和地狱之外的一种物种,只不过是由人变成的,但是和人已经断绝了关系。但是丧这个词在中国文化里就比较严重。我就不具体举例了,对于中年人来说,这个词是现实的,包含了太多无法化解的极端消极,而且和生者的命运也联系在一起。
今早看见吴晓波频道发布了几张T恤图片,写了一些有态度的标语,称为“小确丧”。动作够快的,也许又一个敏感词要被年轻人碾压了。我倒是乐观其变,如果这个词的悲观词意被消除,也许让这个社会又多一些看空少一些执念。不过是否真的有生意人会把真金白银砸到这种敏感词上,就像《大腕》里的广告商“报丧鸟”,看电影的时候是觉得挺幽默的。真有这个牌子的西装会有人买吗?或者如此挑战人性文化视角的牌子有人敢做吗?
其实丧茶的内涵表达的不是丧,是消极负能量。我一点都不排斥负能量,往往负能量更能见真性。但是消极和亲人离开我们是两个概念。用丧这个词,我觉得其实是哗众取宠的。昨天有人去了现场,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丧茶,只看到喜茶门口长长的队伍。这种做法,让我还没有体验过就已经对喜茶产生厌恶感了。据说现场有一些人恍然大悟喊一声“卧槽”,然后握拳愤而离去。大概都是像我一样的营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