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讨厌火器!满清八旗制度翻译成汉语竟是“弓箭头”

努尔哈赤时期,建州卫已经和叶赫并列,成了明帝国东北最重要的女真部族之一。同时在建州和海西女真中,“哈拉”这一古老的体系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为了管理日益强大的部族,也为了适应女真内部原始氏族体系瓦解后对新时代的需要,努尔哈赤决定整编牛录(后改为佐领)。

▲清太祖努尔哈赤

牛录是满语niru的音译,意思是射箭用的“大披箭”。额真是满语ejen的对音,意思是“主”。按照《满洲实录》记载,女真人“凡遇行师出猎,不论人之多寡,照依族寨而行。满洲人出猎开围之际,各出箭一枝,十人中立一总领,属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许错乱,此总领呼为牛录额真。”不过这是以族寨为基础的临时武装,打仗或者打猎时推举一位牛录额真来负责,在兵猎结束后就自行解散。这种模式固然极大地降低了用兵的成本,但也毫无疑问降低了女真部族之间的凝聚力,使“小山头”林立。这对于一个铁腕统治者来说,绝对是无法容忍的,于是努尔哈赤此后对牛录制度进行过诸多改革。

一开始,努尔哈赤牛录的设置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归顺部落整编成牛录,交给原本的酋长或者他的子侄统领。这种情况占多数,比如《八旗氏族通谱》记载,“常舒,镶白旗人世居沾河地方,国初同其弟杨舒来归,编佐领(牛录),使统之”。另一种就是把分散的女真人集中起来,编制成一个牛录,交给有功的或者有才干的人指挥。比如万历十二年,努尔哈赤攻打翁鄂洛城时,被鄂尔果尼和洛科各射一箭,身负重创。城破后努尔哈赤却认为两人勇敢善战,不但对二人赦而不杀,而且还“赐以牛录之爵,厚養之”(《满洲实录·卷二》)。

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对牛录制进行了全新的制度化,每三百人内设一牛录额真管属。《建州纪程图记》中记载,努尔哈赤对牛录内的一般成员(既诸申)则要求:“前則一任自意行止,亦且田獵資生,今则既所行止,又纳所猎”,此外,努尔哈赤还“設四旗以統之,以純色為辯,曰黄旗、曰红旗、曰白旗、曰蓝旗”,这也是后世八旗最早的模板。

以往由于归顺部落人数差距,以及努尔哈赤早期兵力不足的关系,各个牛录之间差距是很大的。这在军事行动中很不方便而且后遗症很大。经过万历二十九年的这次改革,牛录可以作为一个正式的作战单位编制登上战场。同时,牛录额真成了一个正式的官名而不再是由部众推举的,就此脱离了过去部族时代的习俗,并避免了一些酋长尾大不掉的尴尬局面。另外,牛录中的一般人员则被束缚了行动自由,强化了纪律组织,过去散漫开放的部落民体制随之消失,因此日本学者旗田巍然认为,牛录制度的出现为女真部族之间的融合发展增加了凝聚力,也为之后八旗制度的创立打下基石。

到了万历四十三年,随着努尔哈赤实力的不断膨胀扩大,其治下的人口也越来越多。被他征服归化的女真人已经遍布今天的东北,发展程度也大相径庭。比如可木以南地区靠近汉地,农业技术相对成熟;黑龙江诸卫也经常和汉人发生贸易往来;弗提卫更因为地处松花江下游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地区的必经之路,所以在永乐年间便是边境地区的贸易枢纽;努尔哈赤曾于天命元年征讨的萨哈连部(居住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交汇处),则已经可以拥有一至两年的战备粮食了;而到了撒鲁温以北地区明显就要落后多了,当地女真人“劲弓长矢,射山为生”;库页岛上的女真部落则“持木弓,矢尺余。涂毒于簇中必死,器械坚利”,“虽知耕种,而专以渔猎为生”。

除习俗习惯差异很大之外,女真各部族之间仇怨也比较多。在努尔哈赤刚刚起兵的时候,曾经四周“皆为仇敌”。康熙时期,在统计满洲部落之时,将各个部落划分为“来投”(baimeijihe)与“征服”(dailame dahabuha)两类,其当初之间的矛盾和仇怨可见一斑。因此,如何将如此众多、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甚至彼此仇恨的女真族群整合到一起,成为当时新兴的建州政权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努尔哈赤的做法是进一步改革军事体制。他首先就在原本的黄、白、蓝、红四色旗的基础上,增加了镶红、镶蓝、镶白、镶黄这四色。所谓“镶”就是将原本纯色正旗的周围镶上别种颜色,黄白蓝镶上红色,红的镶上白边。至此,八旗就正式的诞生了。

▲八旗军甲胄

每个固山(旗)分别设牛录额真、甲喇额真(五牛录为一甲喇)以及固山额真(五甲喇为一固山)。每个固山有左右梅勒额真,作为固山的副职。另外,牛录额真下设代子(骁骑校)二人,每个牛录分为四个塔坦(满语“村落”的意思),每个塔坦由章京一名统帅,设拨什库(村领催,八旗牛录额真下掌管登记档册和发饷的基层军官)四名。此后到了天聪八年(1634年),除了固山额真外,其他官员名称全部改为章京。顺治十七年,清廷定固山额真汉名为都统,梅勒章京为副都统,牛录章京为佐领。 在这个基础上,努尔哈赤又开始了八旗的农业化进程,牛录也作为一个农业单位开始了它的历史使命。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暗夜。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