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的日本铠甲验收制度:铠甲师要穿上铠甲被枪打刀砍!

以古代日本的生产力来说,其生产铠甲本身需要很好的技术,当时也不能大量生产,而一些有名的武将所用的铠甲更是价值连城,因此他们穿的都可以说是艺术品。

铠甲制作所需时间有长有短,一般需要几个月时间,一旦完成之后,除穿着是否合身外,还需要做试办的程序。所谓的试办就是测试铠甲是否真的有足够的防护能力,尤其战国时代火绳枪盛行之后,铠甲原本用以抵挡刀、箭的设计硬度根本不足以抵挡铅弹。因此战国时代的铠甲,特别是大名至高级武士的铠甲大多需要能抵挡洋枪的射击。

所以,铠甲师将新制完成的铠甲送到武士面前后,武士便会找来火绳枪在一定距离(大约20~50米内)进行数次射击,如果铠甲没有被铁弹射穿便是合格(凹陷也好)。相反,如果射穿,又或者数次射击下被射穿,除了不合格要退货外,铠甲师也有可能被脾气不好的武士当场斩杀。因此,铠甲师制作铠甲可说是拼上性命作担保的。除了火绳枪,刀、箭的试击也是例行公事。除了将铠甲挂起进行试击外,还会找真人穿上铠甲进行斩击及射击。这听起来十分残忍血腥,但在当时却是十分常见的做法。

不过在战乱频生的战国时代,一旦战败被杀,除了脑袋跟身体分开之外,他们的铠甲、武士刀也因为非常有价值而成为抢夺的目标。不过,抢夺这些铠甲、刀具的大多数不是敌人主将及他们的士兵,而是在战场附近的居民。其实真正如狼似虎的并不只是敌人,附近的村民一旦看到战事结束之后,会负责“善后”。除了清理尸体外,还会从死伤者身上搜刮可变卖或自用的东西,当中就包括铠甲及刀具。除了战死的士兵外,村民们也会在道路上伏击逃离战场的逃兵,甚至为了财物会不惜杀害他们。这种情况在战国时代十分常见,对于交战双方而言,战场内外到处危机四伏,想平安撤退绝不容易。

那么,这些铠甲能卖到什么价钱呢?这方面并没有实际的数字留下来,“黑市”的铠甲也卖不了好价钱,因此更常见的是村民会留作己用,一旦要作战时便不用破费了。另外也有些人会将铠甲的材料及部件转卖给铠甲师图利。总之,对于村民而言,战争并不一定只意味着破坏及灾难,很多时候其实是发财的好时机。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胡炜权。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