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男友婚后会不会有家庭暴力?

本来我也觉得婚前同居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似乎这样就可以把一个人的习性摸得一清二楚,从而规避婚后遭受家庭暴力的风险。但是,后来我才知道,这并不是一个毫无疏漏的方法(但这已经是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具体原因和做法我会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陈述)。

TED演讲:为什么家庭暴力受害者不离开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特别需要注明的是:以下并非是说某些家庭暴力行为实施者会“处心积虑很多年”,而是在论述某些家庭暴力行为具有潜伏性,而且很可能是长期潜伏性。

演讲者是一个哈佛毕业生,拥有高学历和成功的事业,同时按她自述所言,事实上她是一个很强硬的女性。而曾经对她施加家庭暴力的那位男性,同样也是常春藤名校毕业,在华尔街顶级银行工作。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首先规避第一个误区——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不代表就不会有家庭暴力倾向。家庭暴力可能发生在所有年龄层、所有种族、所有社会阶层以及所有教育背景的人群中。

而家庭暴力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引诱和迷惑受害者。

何为引诱和迷惑受害者?在家庭暴力发生之前,演讲者一直以为那个叫做康纳的男子是她的灵魂伴侣——他聪明而幽默,支持甚至崇拜自己的伴侣,认同且支持她的事业,毫无半点控制及家庭暴力的倾向。这些都发生在他们婚前同居期间,真真切切地发生着,和后来康纳极度恐怖的暴力行为一样真切。

何为引诱和迷惑受害者?在家庭暴力发生之前,演讲者一直以为那个叫做康纳的男子是她的灵魂伴侣——他聪明而幽默,支持甚至崇拜自己的伴侣,认同且支持她的事业,毫无半点控制及家庭暴力的倾向。这些都发生在他们婚前同居期间,真真切切地发生着,和后来康纳极度恐怖的暴力行为一样真切。

然后接下来就是家庭暴力的第二阶段——孤立受害者。康纳辞掉了自己在华尔街的工作,然后告诉他的伴侣自己是为了她才辞掉这份工作的,因为他已经从她那里得到了巨大的幸福和满足,不再需要再证明什么。他请求她和他一起搬离纽约。当时演讲者正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完全不想离开纽约,但是她为了这一份“

康纳辞掉了自己在华尔街的工作,然后告诉他的伴侣自己是为了她才辞掉这份工作的,因为他已经从她那里得到了巨大的幸福和满足,不再需要再证明什么。他请求她和他一起搬离纽约。当时演讲者正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完全不想离开纽约,但是她为了这一份“疯狂的爱情”,还是做出了牺牲让步,和康纳一起搬离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信号。“疯狂的爱情”——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为了自己所爱的人牺牲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是完全错误的,但你应当提高警惕。因为常说,什么样的人最可怕?亡命之徒最可怕。而在爱情里,如果疯狂到完全失去理智自然也是一件极可怕的事。那看似是“crazy love”,其实说不定就是一张精心编织的迷惑你的网。

最后就是家庭暴力的第三阶段同时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用暴力威胁受害者并观察其反应。

在经历了前期的种种铺垫之后,家庭暴力终于发生了。演讲者第一次遭受康纳的家庭暴力在

在经历了前期的种种铺垫之后,家庭暴力终于发生了。演讲者第一次遭受康纳的家庭暴力在婚礼举行前五天,在他们即将要成为夫妻的时候。

你猜后来他们有没有如期举行婚礼?事实是他们如期举行了婚礼甚至一同生活了两年多。在这两年里演讲者持续不断得遭受到她丈夫的家庭暴力,每周都有一到两次。有时是因为演讲者开车迷路了就猛烈地将她的头撞击车窗玻璃,有时是因为堵车让他心情烦躁他就会将一个巨无霸砸到演讲者脸上,他还曾将粉末倒在她的头顶......但她都没有离开他,她以为自己是唯一一个能够帮助康纳摆脱心魔的人。直到有一次,她发现再不离开康纳,他说不定就会杀了她。

列举这些我想说的是,其实重要的不仅仅是怎么看出自己的另一半有没有暴力倾向,比这更重要的是能否下定决心离开他以及怎样离开他?——婚礼还有五天,第一次被打了,请柬已经发出去了,婚礼已经筹备好了,你下得了决心取消婚礼吗?说不定他只是一时冲动,以后不会这样的了。后来再次以及多次遭受家庭暴力时,看着他时候忏悔道歉的样子,你能不心软吗?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轻而易举。

很多人都认同的一个说法叫做“止损”,关于这个的讨论已经很多,我不再赘述,但是懂得“止损”真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我主要给大家讲一下怎样发现“损”。

首先我们需要看一下家庭暴力的成因到底有哪些,目前主要有以下说法(这些说法都有各自的不完善之处)。

1.个人病理模式论——施暴者自身有精神疾病或者性格缺陷

2.心理理论——施暴者充满嫉妒心、过度依赖、控制欲极高,受暴者精神压抑、过度依赖、极度缺乏安全感

3.生物学解释——暴力倾向与身体中的某些物质有关

4.暴力循环理论——生长在暴力家庭中的人,通过习得的行为,将暴力传至下一代

5.家庭结构论——特定的家庭结构可能导致家庭暴力

6.交换/社会控制理论——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的代价过低

7.文化认可暴力论——某些文化中认为“打老婆”是可接受的

8.社会结构因素论——家庭经济状况可能导致家庭暴力

——总结自黄列《家庭暴力理论研究》

而其中需要我们额外重视的第2、4点,因为这些是我们可以提早发现并采取解决措施的,尤其推荐婚前同居,这可以更好地帮助你们的相互了解,以及你们在有争执时双方将会采取怎样的做法(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第2点。在与你的男友交往过程中,你会慢慢了解他的性格。如果他控制欲极强,对你的方方面面都试图进行控制(不是建议),例如你的穿衣妆容,你的工作,你的社交圈;又如果他嫉妒心极强,对你时常猜疑,还企图隔绝你与他人的往来;再如果你的男友极度依赖你,这种依赖已经超过了正常程度,例如在任何情况下一旦你没有及时给予他回应便会暴怒......诸如此类,如果有这些情况发生,你就不得不提高警惕,做好离开他的准备。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4点,一个人的暴力倾向与他年少时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与自幼家庭和睦、父母恩爱的人相比,生长在暴力家庭中的人有家庭暴力行为的几率确实更大(但是,绝不代表凡是生活在暴力家庭中的人均有这种倾向,还请大家不要误解)。如果你的伴侣从小生活在暴力家庭中,建议你更多地关心他,并且对他做出多一点的观察。比如,你可以在聊天的过程中询问他对父母关系的看法,以及对父亲家庭暴力的看法。如果他是无所谓甚至暗暗透露出“应该”的态度,你就需要提高警惕,重新衡量你们之间的未来。

此外还有一小些建议可以给大家:

1.不仅要看男友对自己的态度,还要看他对陌生人的态度,比如餐厅服务员、不小心踩到他脚的人。

2.看他对生活的态度,如果他对生活看法很负面,很消沉,你要试着找出原因,因为这极有可能导致你们日后的冲突。热爱生活的人通常脾气不会太差~

3.看他是否有不良嗜好,如果他抽烟酗酒非常厉害,或者在醉酒后会失常,那么你很有可能在某次他醉酒不清醒的时候被他实施暴力。

当然,以上所说的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中,相较于这些理论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你去深入了解他。

而我要啰嗦地再重复一遍,不光要学会判断男性在婚后会不会有家庭暴力,更重要的是及时离开他!及时离开他!及时离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