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诗词里传颂了上年的吴钩到底是什么样?

吴钩是传说中的兵刃,自来都与侠客、酒、诗以及驰骋战场的渴望相伴。比如“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多数人对吴钩的最初认识,大都来自于李白的这首《侠客行》。

那么,吴钩到底形制如何?这是个一直颇有争议,众说纷纭的话题。

主要的说法有三,即弯刀说、宝剑说、和弯钩说三种。

1. 弯刀说

弯刀说的主要依据有两个,首先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一段记录:“吴钩,刀名也。刃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其次在于陕西临潼秦兵马俑的出土实物,经鉴定认为即是吴钩。

▲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秦钩,让人一目了然看清先秦时代的吴钩是什么样子,这种武器的功能有二:正面为刃,则是后世弯刀的奇妙砍杀功能,反曲为刃则很容易将敌方兵器拨开、压制。也可像镰刀一样切割

▲今人复原的秦军武士,手中持有的就是吴钩

▲综合唐代之后的诗句,唐代及以后所谓的吴钩已经较先秦有了较大区别,甚至是两种事物,造成这种原因可能是先秦的吴钩到了唐朝已经淘汰出“武器行列”,而却在文学修辞上上升成为刀剑的象征,或者专指一种弯刀形状的刀剑

青铜钩体弯曲,分为身、柄两部分,一次铸成。钩身齐头,截面作枣核形,对开两刃。柄系实心的椭圆体,通长71.2厘米,宽2.3~3.3厘米。除临潼兵马俑外,尚有极少量出土实物在古兵器藏家手中珍藏。

2. 宝剑说

主要依据:吴钩之吴,指吴越之吴,系国名也。“钩”则来自名剑“纯钩”。吴钩一词泛指古吴国出产的名剑。也称金钩。《越绝书》:“赤瑾之山,破而出锡,若邪之溪,涸而出铜,欧冶铸以为纯钩之剑。”《淮南子.修务》:“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及加之砥砺,摩其锋鄂,则水断龙舟,陆团犀甲。”

唐人卢弘正《兴唐寺毗沙门天王记》所描绘的吴钩形象为“右扼吴钩,左持宝塔”。通过对佛教毗沙门天王形象源流的对比发现,此处的吴钩同样只能做直刃剑之解。

▲唐朝敦煌帛画中的毗沙门天王,身着西域铠甲,肚脐下所横短弯刀,就是所谓吴钩,极有可能这种弯刀和天王的形象一样是外来文化,本来有外来名字,一般唐人不知如何称谓,故而就以他们习惯用在诗句中的吴钩称谓之

▲这件唐朝毗沙门天王,肚脐下横着的“吴钩”更加清晰,无非就是一把西域特色的弯弧度的短刀

王维有“麒麟锦带配吴钩”,张载《登成都楼》诗:“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可见唐代吴钩是插于鞘内佩于腰间的。如果唐代吴钩是如秦兵马俑出土实物一样,大弧度弯曲的型制,其鞘将只能是单面鞘,非要制作成双面鞘的话,将宽到非常碍眼的程度。

▲还有一种推测,就是说唐朝吴钩是一种直剑,这个就更加离谱,纵然是直剑,也要有让人联想“钩”的部位,图中侍从所捧武器中一件弯把直刀,如果直刀说有点靠边,也可能是这样的

3. 弯钩说

也即是吴钩基本等于近代武术中使用的钩。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既宝莫邪,复令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赏千金。”有人贪赏,乃杀其二子,以血衅金,遂成二钩,献之。

▲最后武术兵器说,倒是有实际意义,不过这个可能也是从现状与功能技法角度命名,不一定与先秦吴钩有血缘关系,与唐朝的外来刀剑更无缘

汉书韩延寿传:“作刀剑钩镡”,颜注云:“钩亦兵器也,似剑而曲,所以钩杀人也”。又冀遂传“诸持锄钩田器者”,颜注云:“钩,镰也”。是钩形如镰,亦剑之属。白居易《折剑头》诗:“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相较而言,弯刀型制意义上的吴钩一词应该更早存在,也更早消亡。而直刃宝剑的吴钩一词出现要来得晚些,并且一直流传下来。唐代以来诗词中的吴钩,实际上是指锋锐绝伦的直刃剑。在众多的诗词赋予它特定的含义与意象后,它的本质原来是刀是剑,已经变得简直不重要。至于吴钩型制的第三种说法,更多的是一些武术练习者和工艺刀剑生产商有意无意的附会而已。近代意义上的“钩”做为兵器在汉乃至可能稍早些的时候就出现,但自来它只是叫“钩”,和“吴钩”联系在一起未免牵强。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魏兵,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