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1882年的今天,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赫在柏林宣告找到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杆菌。人类自此在征服结核病的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控制和消灭结核病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与结核病战役的最新战况。
非洲索马里的一家医院里,医生正在给结核病患者检查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由于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中国的结核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发病率又开始上升,此间一些发达国家的结核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大多数国家的结核病发病率又开始下降,中国的下降速度最快。为什么已经被控制的结核病会“死灰复燃”呢?
结核病“卷土重来”的原因很多。人口流动大幅增加是首要因素。边远地区和农村的人口来到大城市后,因缺乏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力而很易被感染;或者反过来,生活在城市的结核分枝杆菌携带者通过频繁的旅游而把细菌带到边远地区,感染当地居民。其次是“新发现”的病例增加。中国有45%左右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仅10%可能会发病,而这些发病的人中不少并不主动去看病。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展痰菌普查,发现了很多新病例,上报的发病数也就自然地增加了很多。最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增多也是导致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比如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很容易患结核病,这是非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结核病例增加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当前全球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和播散比“卷土重来”更可怕。要制服这些变异的结核分枝杆菌,必须全力以赴生产出能对抗它们的疫苗和抗菌药物。
来源:科普中国网